海南黄花梨小料目前价格 浅谈海南黄花梨老料和速生料市场行情的现状

发布日期:2024-12-22 02:35:01     作者:怀想是步履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way478598.html     违规举报

有一篇报道是这样的“报道:超千年海南黄花梨野生寸林老料与制作的富有艺术含金量的海南黄花梨家具艺术珍品原貌。通过上篇幅报道充斥市场人工种植海南黄花梨新料与新料和某地区某红木企业制作的家具之间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比较才能提升我们对海南黄花梨不同级别的材料和家具的审美眼光鉴别水平!从而把握好对高端红木特别黄花梨家具投资与收藏的的定位。从而维护中国传统家具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消费的利益,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不用花冤枉钱,不用交昂贵的学费。


近来,有多位客人前来台山我的黄花梨艺博馆,在交流中他们在手机拿出曾购下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给我鉴别是否是黄花梨材质?当我看到相片中的家具,如实告诉他们,那些的确是海南黄花梨材质,但全部采用的是几十年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新料所制。他们知道真相后恍然大悟,后悔当时花了重金而没有购到收藏级别的野生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珍品。也让我回想几年前外省一位客人参观了台山伍氏兴隆展厅展示的海南黄花梨家具作品,他当时带着疑问请教了我,说了他刚刚在某地区购买了一批海南黄花梨家具,为什么这么浅白黃色,感觉与我展示的沉稳深黄色油梨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完全不一样,我当时叫他提供所购买家具的照片给我看看,果不其然,那位客人所购买的家具使用人工种植海南黄花梨新料与小部分越南北部越南黄花梨材料混合所制,看后问他所购买的家具付了订金没有,他说订的几千万元海南黄花梨家具货款全部付清了,我只能对他说当交个昂贵的学费吧。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新料只有超千年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三十多分之一的价值。为维护中国传统红木家具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整理一些人工种植海南黄花梨新料和超千年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及不同的家具资料分开发出,我拍摄了一些自己近十多年来收集的一些超千年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和采用顶级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设计制作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珍品,通过充斥市场上人工种植海南黄花梨新新料与一木难求超千年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和用新料与老料所制作的家具直观对比,让我们提升对材料和家具的审美眼光和鉴赏力,从而把握好正确的收藏定位,对海南黄花梨家具和材料投资与收藏。


随着中国改革的40多年,中国经济得到健康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国泰民安、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今天,盛世玩收藏,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行业的复兴,掀起了对文人字画、陶瓷、古董和其它艺术门类收藏的热潮,特别是高端红木家具,仿古传统家具投资与收藏的热潮受到空前追棒。由于高端红木家具需求急剧增长,使本已稀缺的中国传统家具名贵选用材: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和东南亚的老红酸枝等名贵材料迅速枯竭,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黄花梨,生长周期上千年的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已剩寥寥无几,已达到一木难求的程度。近这十多年来,每年能有机会收集到数百年、上千年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也不过三至四吨左右,今年所出现的老料不超过两吨。海南黄花梨老料优点是:密度高,油质份量重,给人产生温润如玉,沉稳韵味之感,黄花梨也具有治疗风湿、高血压、皮肤过敏等保健功效,尤其是那股特有的降香味道,闻过后入心入肺,令人难以忘怀与痴迷,是嘉木良材。


现在海南黄花梨油梨老料供应量已经非常有限,每年能够制作出体量大的家具也不过数件,小的如椅类也就数十件而已,那么市场上出现数量较多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到底是哪里来的呢?2020年和2021年我曾两次前往海南岛走访,才真正了解到第一线情况,我通过接触许多从事经营海南黄花梨材料的经销商和走访海口最出名“鼎臻古玩城”进行了解,所见所闻令人深有感慨。原来每逢周末就会有海南岛各地的黎民过来摆地摊销售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市场到处充斥着口径只有几厘米至十多厘米的幼材嫩料,这类生长只有几十年的幼小未成熟的木材遭到砍伐,真是有点太可惜了!若用此类木材制作家具,必定会出现一块门板、椅面板由七八块材料拼成以及桌面板需要十多块材料凑合拼接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问题:一、材料呈现白黄色,质地轻浮松散,份量轻;二、密度不高,油性不足,在家具图中,有部分新料制作的家具呈深黄色是经过人工染色、上色所造成的;三、没有一点降香味而有些好像水果番石榴的味道。由于生长周期只有几十年,所以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幼小木材,所制出来的家具质感和份量与野生老料有天渊之别。通过以上图文并茂的详细分析与大家共分享,物以稀为贵是市场走向的真理。


​希望广大对高端红木家具爱好者收藏家们在投资与收藏黄花梨家具时,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way47859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