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将图片珍藏版(98版水浒传108将聚义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4-12-22 01:59:03     作者:过期旳回忆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wek154056.html     违规举报

“接拍《水浒传》两眼一抹黑的时候,在众多著作插画中,那幅李逵扬起板斧的画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抓住了平民英雄的灵魂。”作为1998版央视电视剧《水浒传》制片主任,大导演张纪中4日在沪百感交集,回忆起当年经白桦先生引荐登门,在戴敦邦家中初见这位“50多岁的小老头”。听到戴老一诺千金:“这个事我一定做,不要一分钱给你画”,张导坦言:“当时我的眼泪就上来了……”后来,剧组找演员时也对照戴敦邦设计创作的水浒人物画,真正“按图索骥”。


今天,“浓墨梁山好汉志 品悟水浒忠义情——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揭幕。以这位《水浒传》人物造型总设计最新捐赠的178幅图稿为主体,辅以明代以来若干重要绘画名家的水浒人物画册,“一百单八将”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聚义”博物馆,完整呈现经典名著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


戴敦邦,1938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国画家,自号“民间艺人”。童年时候,戴敦邦把一个月的早点钱积攒下来,买了一套一百零八将的“香烟牌子”。那些火柴盒大小的画片,上面有的英雄好汉,戴敦邦连名字都不知道,却是万分敬仰。本想着用这套画片作图画范本,临摹一番,不幸被父母发现,误认为小孩拿香烟牌子作赌具,当即把它们全部烧毁。戴敦邦后来回忆说,“这件事情是我童年时期受到的一次‘浩劫’!”


戴敦邦(资料照片)

1956年,走上艺术道路的戴敦邦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曾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8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系教授绘画,1998年以教授的身份退休。戴敦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擅画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画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其创作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人物画蜚声海内外。


在当代画坛,以国画彩绘艺术风格完整描绘水浒故事并且刻画水浒108将艺术形象的画家,首推戴敦邦。1950年代末,戴敦邦就首次依据《水浒传》创作连环画《三打祝家庄》。之后,他又陆续为多种版本的《水浒传》著作绘制插图、封面,创作水浒人物。1994年,他应邀担任电视剧《水浒传》的人物造型总设计,共创作了184幅水浒人物造型。


值得怀念的是,创作历时一年多,戴敦邦往返京沪十余次,劳动强度之大,几乎夜以继日。当他完成最后一个人物后,旧病突发,咳喘不止,几乎不能平卧。连续七昼夜,只能站立着背靠墙壁打盹,病了整整两月有余。但是,当看到《水浒传》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正式播出时,他的心理得到极大慰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张纪中在展览现场

“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九州……”,家喻户晓的刘欢歌声又在展览现场带着节奏。张纪中认为,其实戴老的画像不仅为导演组选演员提供了最生动的写照。甚至演员的表演也是抓住戴老笔下人物瞬间准确的神情,以此为突破,进入角色的创作。“戴老的神来之笔,也给服装设计、化妆设计提供了依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戴敦邦将为《水浒传》电视剧创作的178幅图稿全部捐赠给上海交大博物馆。他画笔下的水浒人物吸收了民间传统的绘画手法,在形、神方面极具夸张,线条大胆、直率、朴实,人物粗野、豪放,洋溢着阳刚之气。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艺,激发出欣赏者无限的联想,彰显着民族优秀传统艺术隽永的审美价值。


千人千面,画如其人。“假使我在当时,也会绝对反对他。”对于宋江,中装墨镜、个性十足的戴敦邦说,“不像我的老祖宗戴宗,那么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事实上,在梁山众好汉中,戴敦邦最喜爱和崇拜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并誉之为梁山第一好汉,“是铜罗汉、铁金刚,是真正悟得佛法、成得正果者。”


老画家解释说:“鲁(智深)、李(逵)两人在性格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根本的差异是前者智、后者愚。鲁智深行事粗中见智;而李逵则愚而蛮。从绘道而言,鲁、李形象都具粗犷、阳刚、野性,但绝不能混同或雷同。”


据悉,《浓墨梁山好汉志 品悟水浒忠义情——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3月4日至6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一楼第二展厅持续开展。展览期间,戴老的4幅画作将作为数字藏品在网上向全球同步发行。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照片来源:除资料图外,均 赖鑫琳 摄 题图说明:戴敦邦评画

来源:作者:徐瑞哲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wek15405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