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穿插环境描写(记叙文读写例话6)

发布日期:2025-01-22 09:02:15     作者:欢切你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wel466518.html     违规举报

一、什么是描写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记叙文中穿插环境描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记叙文中穿插环境描写

一、什么是描写

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二、描写的类型

(一)按描写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

刻划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常用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常见的写法有:

(1)外貌描写

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侧面表现人物的品行。外貌描写的方式有:

①直接简笔勾勒特征;

②运用修辞手法对特征进行形象描绘;

③借助他人眼睛观察来刻画人物外貌;

④同相关人物进行对比来表现人物外貌。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就是通过众人眼中的黛玉、王熙凤眼中的黛玉、宝玉眼中的黛玉等多层面、多角度地描绘黛玉的肖像。以宝玉眼中的黛玉为例分析如下: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抓住唇、眉、脸、眼及神态、泪光、呼吸等特点进行浓墨细描,并借助比喻修辞,通过黛玉动静的对比以及同比干、西子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黛玉体弱多病、美丽多情的特点。

外貌描写应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为刻画性格、显示灵魂服务。外貌描写要注意:

第一,进行肖像描写,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为性格而外貌,不能为外貌而外貌。鲁迅先生告诉我们,最精当的外貌描写就是“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鲁迅先生就是“画眼睛”的高手。他在《祝福》中先后三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里的“画眼睛”只是个比喻的说法,即善于细致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他东西。鲁迅写祥林嫂侧重“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但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优秀作品中写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作家即使描写心爱的人物也不是“脸谱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严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实。在写批判人物时,有时常常以外形美来反衬人物的心灵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反面人物大主教,他衣冠楚楚,内心却非常龌龊。而小人物卡西莫多尽管外表奇丑无比,但其内心却非常善良。

(2)心理描写

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①作用

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②人物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直接描写式。这是最为常见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做标示。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

例文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非常恰当地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表现了出来。

例文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鲁迅《阿Q正传》

以简洁心理描写,很好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如: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梦境描绘式。这是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下面选一较短的进行说明。如: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曹雪芹《宝玉挨打》

作者通过梦境的描写,既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

★心理分析式。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如:

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玛蒂尔德希望摆脱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行动表现式。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孔乙己得意、炫耀的心理;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林冲听说陆谦追杀至沧州,不觉大怒,于是用了“买刀”“带刀”“寻找仇人”等几个连续的动作,表现出林冲报仇急切的激愤心理。

★环境衬托式。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如鲁迅在《社戏》中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路途中的景物描写;孙犁在《荷花淀》中对妇女们划船找丈夫时的景物描写,和遇到敌人时的景物描写等,都恰当衬托出了人物的心情。

★幻觉展现式。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如: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幻觉描写,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黑暗。

(3)行动描写

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人们的所作所为往往是其思想的具体反映。文学作品中,人物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书中写他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行动描写应掌握三个原则:

①从人物自身的行动中表现出人物性格。

②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应十分明确。

③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生动性,是指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典型性,是指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4)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要注意:

①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和经历。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话运用恰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②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读者应该从人物独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行为动机、追求目的及行将采取的措施等。而人物之间的对话,则应该随着情节的开展逐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的不同感情,显示人物之间的内心交流。它虽然不如独白那样直接、袒露,却同样应该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深处。

③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等等,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千万不能把街头乞丐的语气写得趾高气扬,又或是把老人的语言写得太过儿童化。

(5)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如:

①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孔乙己》)

③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藤野先生》)

把握细节描写与叙述的区别:

叙述:主要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事,以概括为主。

细节描写:把景、物、事件等发生发展的过程形象而细腻地表现出来。

例文:

①不断有雪花飘落到我身上,但很快就溶化了。(叙述)

②不断有雪花飘落到我身上,我用手擦去落到眼睛上的雪花,却不料手指刚一接触,她便顽皮地隐去了身影,只在手指上留下水痕,凉丝丝的。(细节描写)

以上讲的正面描写方法,在写作时,不是单一地机械地按照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进行描写的。在描写人物时,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认为这部小说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他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这里说的就是以衬托的手法进行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如《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作者先运用了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着力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精致、发型的美观、耳环的珍贵、衣着的艳丽,极言她容貌的美丽。如果仅采用这样的正面描写,仍有些概念化,缺少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不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接下来作者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地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文中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动作进行侧面描写,生动而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不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主要的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无论认为罗敷怎样的美,也是不过分的。在这里,侧面描写因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再如《孔乙己》中从“我”和顾客的角度来表现孔乙己都属于侧面描写。

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具体描写人物时,也应根据主题需要,按照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是用正面描写还是用侧面描写,抑或是兼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1)自然环境描写

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点明时令、地点,交代背景;

②衬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④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

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切,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②运用恰当的写景方法:移步换景法、定点换景法等。

★移步换景法:描写的景物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前进而变化的,有如移舟前进,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移步换景法。如《醉翁亭记》中描述入山走了六七里后,听到潺潺水声,接着看到泉水倾泻而下的情景;再往前走,经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便看见醉翁亭。《荷塘月色》沿途及荷塘周围景物的描写等。

作用:这种写法使景物的描写有层次,使读者如同追随作者欣赏景色,对景物的感受更为深刻。

★定点换景法: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对景物进行观察的方法。运用定点换景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表现同一事物时,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其次描写时要注意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专门说明,也应该让读者能从描写中领会到作者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等。这样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2)社会环境猫写

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如我们写一个学生,就不能不写他所求学的社会环境:学校、学校中班级里的教师、学生及与他们的关系,有时,还要写到他的家庭、父母、亲友。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同是王愿坚写红军的作品,《七根火柴》与《普通劳动者》所表现的社会环境就各不相同;而当代的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不少作品进行环境描写时表现出的环保意识,就是过去时代的环境中所不可能有的。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例如鲁迅《祝福》开头所写的江南农村农历年家家户户祝福的情景,就是一幅颇具特色的风俗画。

3.场面描写

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如《药》中的一段描写: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再如《挤车》中的场面描写: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这段文字通过点面结合来描绘挤车的场面。先写车停稳前几个青年人挤车的情景,通过“跳”“跃”“蹿”“霸住”等具体的动词及拟声词“嗖”的运用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挤车的过程;再写一大堆人拼命挤车的情景,尤其是各种手“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的描写非常形象,非常生动,拥挤的场景如在目前;在整体场面描写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个典型形象胖大嫂,对她挤车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形象、真切,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从描写的手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1.白描: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人物栩栩如生。也可以说,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用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对写作对象进行浓笔涂抹,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如《荷塘月色》中“荷塘上的月色”及“月色下的荷塘”等。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1.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静态描写就其手法说,主要有白描、细描等;就描写对象说,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等。这种描写是为客观事物本体造型,以寄托作者的情感,也为读者创造了具体感人的形象,从而实现描写的目的。如路遥的《人生》第二章借高加林脱衣服游泳的空隙,对他作了一段静态的刻画:

他的裸体是很健美的,修长的身材,没有体力劳动留下的任何印记,但又很壮实,看得出他进行过规范的体育锻炼。脸上的皮肤稍有点黑;高鼻梁,大花眼,两道剑眉特别耐看。头发是乱蓬蓬的,但并不是不讲究,而是专门讲究这个样子。他是英俊的,尤其是他在沉思和皱眉头的时候,更显示出一种很有魅力的男性美。

这集中笔墨的静态描写,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这个人物身上,给读者留下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

2.动态猫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是一种创造具体感人、栩栩如生的形象的描写方法。

动态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运动着的景物的描写,一是对静物所作的动态(包括比拟动态)描写。动态描写常与静态描写联袂相生,从不同角度刻画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赋予客观事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以克服形象的单调性,丰富形象的多样性,达到更好地表现事物,更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的动态描写:

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的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

这里绘声、绘色、绘形地将动态的水描写得壮观有气势,是雨中登泰山所见的独特之景,写出了作者在雨中登泰山见到了他人难以见到的奇观。

又如对云步桥附近松树的形态描写,化静为动,赋予灵性、造成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这种描写不仅将静态的松树写成动态,而且还赋予它情感和性格,深化了景物的内涵,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三、描写的作用

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气质神韵及作品主题服务。

四、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我们写文章,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什么地方需要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描写;什么地方需要详细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详细描写,都要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出发,而不能兴之所至,就大肆描写一番。一般来说应根据以下三点,即①表现主题的需要,②推动情节发展的需要,③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如小说《荷花淀》中,作者在叙述水生嫂等人被日本鬼子追着逃命的时候,突然放慢脚步,兴味十足地用浪漫的笔调描写荷花淀的荷叶、荷花: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在这个地方突然浪漫地对着荷叶、荷花描写起来,是有用意的。这一方面是写实,是“水生嫂”等女人们眼前看到的荷叶和荷花美景;但同时也是寓意,“铜墙铁壁”般的大荷叶下、“哨兵”似的荷花箭之间,正埋伏着水生嫂她们的丈夫,这就为下文他们的突然出现埋下巧妙而精彩的伏笔。

第二,特点突出。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特点,这样,给读者的印象是鲜明的、突出的。如果泛泛而谈,虽然具体、细致,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人感到烦琐、累赘,写得多而没有特点,结果等于什么也没有写,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1)描写要准确。比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作者抓住了祥林嫂脸色及眼睛的特点,突出了她的呆滞、麻木和毫无活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描写要细腻。比如《春》中对风的描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再如小说《项链》中,作者在第三段对主人公马蒂尔德的七个“梦想”进行了细腻的描写: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挂,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时候,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到那些挂在墙上的壁挂,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鲸鱼或者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文章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展开细腻的描写,这样可以及时展现她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性格,让读者对她有一个细致真切的了解;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悲剧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第三,鲜明而生动。描写要力求鲜明、生动。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写中显露出来,表现出鲜明性。通过描写来抒情的文字,自然是饱含感情的;一般的描写,也要把倾向性表现出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褒贬、爱憎,态度力求鲜明。描写人物、景物,都力求使读者得到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借助于过分的雕琢、堆砌,而是在朴实自然中再现事物的形象。

第四,运用恰当的描写方式。或直接描写,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或两者相结合。直接描写的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借项链场景的描写:“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而《荷塘月色》中对荷叶、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了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常见的描写方法有:

①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②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对白杨树特点的描写。

③运用联想、比喻写景。如:

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竹林深处人家》)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五,描写要融入作者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例文赏析

我的弟弟

09级高一(2)班 朱淑媛

一提起我的弟弟,我脑海中就立即浮现出他那贼头贼脑的样子来,那滑稽的形象别提多有趣!如果你要是遇上了他,准会让你哭笑不得!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自言自语的语言描写为下文刻画弟弟的性格张本。」这不,这个小家伙又耐不住寂寞,在哪里嚷嚷呢!“不知道这个鬼灵精怪的小东西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我一边做着作业一边想,“只要不来烦我,那就谢天谢地了!”“姐,快来看,有周杰伦的演唱会!”弟弟冲我这边大喊,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赶忙飞奔到电视机前。我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心跌入了谷底:“哪有什么演唱会,分明是动画片嘛!”我这才意识到又上了这小滑头的当。看来不教训教训他是不行了!我回过头,用眼睛狠狠地怒视着他,却看见他站在一个小凳子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戴了一副墨镜,捧着一把扫帚,作出一副弹吉他的样子。「外貌描写既符合弟弟的年龄特点,又表现出弟弟的顽皮,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对我笑嘻嘻地说:“老姐,你怎么这么慢啊,那演唱会都完了,这只能怪你自己了!”「语言描写活画出弟弟俏皮的个性。」“哼,小家伙,耍我还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没门!”我边想边伸出手要揍他。谁知,他伸出他那小巧的手一本正经地说:“不过,别难过,小弟我就牺牲一下,专门为你秀一个,谁叫你弟我有才呢!”说着他整了整衣襟,清了清嗓子,叫道:“Music!”天啊,这下我可是彻底遭殃了!竟三番五次落进这小萝卜头的陷阱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只好舍命陪君子,当回观众,看他独特的表演啰!只见他闭着双眼,身子稍稍有些倾斜,脚板不停地打着节拍,手指在扫把上飞舞,整个人摇动得厉害,到了忘我的境界,实在是滑稽!「连贯的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表现了弟弟的灵活和俏皮。」

“咚”,凳子竟被他摇翻了,这个可怜的小东西被狠狠摔在了地上,我吓呆了,急忙上去搀扶,“没摔着哪吧?”我焦急地问。没想到,他竟一脸笑容,很绅士地说:“谢谢老姐对本明星的关心,但这样零距离接触恐怕会引起其他粉丝的轰动哟!”看他那自恋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啊!

他这个小瘦猴成日里活蹦乱跳的,一双大大的眼睛最吸引人了,那圆溜溜的眼珠总在眼眶里打转转,一旦发现什么好吃的,眼珠立马刹住车,眼睛瞪得超大,总是飞奔在我前面抢着吃。「通过画眼睛突出了弟弟的机灵。」一天下午,妈妈拿了两个石榴叫我们俩吃,这次可不能让这小鬼头抢去了!我飞奔过去抢,心中暗自得意“这下大的该是我的了!”“别抢,俺老孙来也!”他滑着滑板车,不知从哪冒了出来,抢在了我的前面,一把夺过那大些的石榴,露出狡黠的神情,冲我做了个鬼脸。「动作和神情描写表现了弟弟的机灵」

看他那得意样,我郁闷极了,“怎么总是被他抢了先?”我心里直犯嘀咕。我一边玩弄手里的小石榴,一边来回踱步,干咳一声,带着讽刺的口气说:“这下你该高兴了吧,小馋猫!这次还不是我让着你,不然……哼!”我还没来得及为自己这壮举暗自喝彩,这小鬼头就跑到我跟前,用他那打着转的眼睛打量着我。我还以为他会取笑我,谁知他一把夺过我手中的小石榴,装得一本正经地说:“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一定听过吧!我可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随即他将大石榴塞到我手上,我正要推辞,小馋猫又机关枪似地说开了:“姐姐最爱吃石榴,对不对?弟弟怎么能横刀夺爱呢?”话音刚落,他就拿着小石榴美滋滋地吃开了,我望着他,脸上热烘烘的,“这小家伙啥时这么懂事了?”我心里暗自惭愧,刚想说声谢谢,他却边吃石榴边跑到妈妈身边大声嚷嚷:“妈,我今天把大的石榴让给姐姐了!我乖不?”我一听,真是气,“什么嘛,原来是为了邀功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突表现出弟弟懂事、谦让而又乖巧的特点。」

唉,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油嘴滑舌,鬼头鬼脑的弟弟啊!你说他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呢?

【点评】

1.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照应,分说部分通过弟弟“自我表演”和“让石榴”两件事的叙写突出了弟弟机灵、可爱而又乖巧的特点。

2.充分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写人,使人物个性鲜明。特别是连贯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突出了弟弟灵活、俏皮的特点。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突出了弟弟古怪精灵而又不失懂事谦让的特点,表现出弟弟的风趣、可爱。贬词褒用,如“贼头贼脑”“油嘴滑舌,鬼头鬼脑”,也是本文语言运用的特色之一。

4.充分运用“我”的心理描写来衬托弟弟顽皮而又乖巧的特点。如“‘不知道这个鬼灵精怪的小东西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我一边做着作业一边想,‘只要不来烦我,那就谢天谢地了!’”“我望着他,脸上热烘烘的,‘这小家伙啥时这么懂事了?’我心里暗自惭愧”等。

六、写作训练

1.以“家乡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景记叙文。

要求:①任选一处家乡的景物填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适当运用描写手法对所填写的景物描写,表达对家乡的赞美或思念之情。

2.以“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人记叙文。

要求:①在“同学、朋友、亲人”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②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彩虹、霞光、小草、雨、溪流、露珠、梅花”等自然景物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构思作文。

七、佳作展示

家乡雪景

09级高一(2)班 何柳靓

我的家乡是一个发展并不迅速,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小县城。每天,街道上尖锐的汽车鸣笛使我心烦,小餐馆的营业员为图方便而泼在地面上的污水更使我郁闷,那些通过炒股炒房而一夜暴富的人,开着锃亮的新车,呼啸而过,扬起的尘土只有那些买不起车的人才会“享用”,我看到人们脸上的不满与焦躁不安,内心一阵叹息。

那年的冬天,似乎很冷,又似乎很暖。

那日清晨,我推开窗户,闭着眼睛深吸一口气,那刺鼻的寒冷同样刺激着我的神经,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那耀眼的白似乎刺疼了我的眼睛,当我调节好眼睛的焦距,再次睁开双眼时,我彻底惊呆了,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天好高,好高,云好白好白,白色的屋顶与天空连成一片。是的,下雪了!

我匆匆跑下楼,赶着欣赏这醉人的美景,当这股带些凉意的白注入我的瞳孔时,我的视野似乎瞬时开阔了,我微笑着注视着这铺在地面的“棉絮”,似乎有一种不忍心踩下去的感觉,但我还是忍着那份心疼,轻轻地将脚迈进了雪里。“咯”雪儿似乎在与我开玩笑,在我的百般挑逗下,竟忍俊不禁,这时,我才放心地在雪地里漫步。

当我来到街道时,紧皱着的心似乎舒展开来了,没有汽车,没有摩托车,甚至没有自行车,上班的人吃力地在雪中行走,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勤劳的妇女们正扫着自家门前的雪,她们看着自己的孩子正欢快地堆雪人,眼里充满了慈爱,所有的人都用最原始的交通方式,他们的心中似乎都没有了隔膜,他们相互自然而欢快地交谈着,带着一张笑脸,格外阳光。

我带着愉悦的心情漫无目的地走着,这时,一棵落光了叶子的树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棵多么固执的树啊!它笔直地伸长着,干枯的树干挣扎着将同样裸露的枝条撑起,那树梢笔直地刺向天空,又好像是个战士,伸长了脖子,仰视天空,带着些霸气,厚厚的白雪覆盖在他身上,他用那瘦弱的身躯固执地撑着,我感动于他的那份固执,那份不屈。

当我再次漫步在雪地中,脚下似乎踩着了什么东西,我疑惑地抬起脚看了看,原来是块水果皮,啊!这是多么令人不畅的事啊,我叹息着,为这可怜而可爱的雪叹息,圣洁的雪啊,你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你如筛子一般,将这一切的焦躁、喧嚣滤去,留下的只有宁静。然而,你却掩盖不了这片不洁之地的本质,多么令人惋惜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有一颗淳朴的心,不屈服于金钱、荣誉的诱惑,保持自然的本性,人们的心灵没有了距离,那该多美好啊!在这家乡的雪地上,我默默地祈祷着。

【点评】

1.文章借景抒情,通过对家乡雪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同时又缘情造境,卒章显志,引发自己的感叹,表达了自己的希望。

2.能够充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景,形象、细腻。

①充分调动了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写景,“当这股带些凉意的白注入我的瞳孔时,我的视野似乎瞬时开阔了,我微笑着注视着这铺在地面的棉絮,似乎是柔软的……‘咯’雪儿似乎在与我开玩笑,在我的百般挑逗下,竟忍俊不禁了起来。”写出了自己的切实感受。“天好高,好高,云好白好白,白色的屋顶与天连成一片。是的,下雪了!”形象地描绘出下雪天的空间特点。

②简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第三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对雪景进行简笔勾勒,第六自然段对雪中傲然独立的树进行了细致描写,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他的霸气、固执和顽强,移情于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③晴天的喧嚣、郁闷与雪天的宁静、舒展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雪景的喜爱。

多面的小颖

09级高一(2)班 汤邵楠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同桌,也许是很长时间的,也许只是短短几天而已,同样我也有许许多多个同桌,有快乐活泼的Jing,有俏皮疯癫的黑妹,有沉默少言的邹同学,有“纯爷们儿”的黄晶晶……然而上了高中后我的同桌居然变成了一位看似乖巧文静的女生——小颖。

小颖是一个文静的女生这是公认的,不只是因为她梳着一个乖巧的马尾辫;不只是因为她那像瓷娃娃一样白皙的皮肤,以及活跃在她的脸上象征着青春的痘痘;不只是因为她那小巧的个头,实在是因为她在班上沉默寡言,下课后就坐在座位上看课本,一动也懒得动的神情。

但是又有谁会知道这么个文静的女生又是有这么多为大家不熟悉的一面呢?

幼稚的小颖,想必大家看了都会觉得诧异吧!但是请把你们惊得张开了的嘴巴合上,对了,合上。那还是在高一开学不久的时候,快要开运动会了,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在加紧练习。而我们俩刚好在他们的一旁看热闹,正当我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跳高时,旁边的小颖发出一声感叹:“哇!好大的气球!”只见她看着为了迎接领导的到来学校特意购置的大气球目不转睛,嘴里念念有词。

我刚想跑到跳远的地方为她们加油,刚跑没一会就被小颖一把拉住往气球那儿拖。我站定大叫:“我不去,不去。太丢脸了!”小颖拉着我的手摇晃着我的手臂,撒起娇来:“陪我去嘛,你看那几个小孩子玩得多开心呐。”我放眼望去,看到几个五六岁的小朋友拽着充气气球的绳子重复单一而无趣的动作,心时直嘀咕:小颖难道被ET抓去做过记忆移植?所以现在智商才仅和五六岁的孩子一样?我狐疑地看着她,她一脸的认真,星星眼像泛着泪光似的。我重重地叹了口气,这妞真够幼稚的。

那只是普通的一个下午,我们像平常一样在教室里自习。碰到一道棘手的数学题,我将它拿给小颖看。小颖盯着题目看了半天,一会儿抓头发,一会儿摸下巴。好一会儿过后,她才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不会做耶。”说完拿着纸和笔,低下头写着什么。我心想这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过了一段时间,小颖长长地舒了口气,对我自信地说:“做出来了,应该是这样子的。”这么长时间,她居然一直在想这道题目!

时光像是一条垂头丧气的小狗一声不响从岁月小巷的拐角处悄悄地溜走了。高一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半,而我也日渐习惯这么“弱弱”的小颖。

这便是我的同桌,看似文静却拥有多面性格的小颖。

【点评】

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小颖,她文静、幼稚而又认真。

1.语言形式非常灵活。“不是……而是……”句式的运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颖的外貌,更突出了小颖文静的个性。同是过渡句,既有反问句式,又有肯定的陈述句。

2.上下文衔接、过渡非常自然,使文章结构严谨。如“但是又有谁会知道这么个文静的女生又是有这么多为大家不熟悉的一面呢?”“当然,小颖除了幼稚以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样还有她的认真。”起到了勾连上下文的作用,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有效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如“她一脸的认真,星星眼像泛着泪光似的”“小颖盯着题目看了半天,一会儿抓头发,一会儿摸下巴”“哇!好大的气球!”无不体现了人物个性。

4.材料处理详略得当。重点刻画鲜为人知的“幼稚”和“认真”的特点,对在日常生活大家熟悉的“文静”只作简单交代。

我的父亲

09级高一(1)班 汤澜

说到我的父亲,其实我是不太愿意提及他的。和其他大多数父亲给孩子的印象一样,父亲给我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父亲个子不高,但是显得很精神。眼睛小小的,我想,笑起来一定成两条缝状,这里之所以说“我想”是因为我从没有见父亲笑过,或者说,他笑了,但我不曾留意过。

自童年至少年,仔细算来,不曾想父亲已给了我整整十五年严厉的父爱!在我的记忆库里,没有丝毫关于父亲鼓励我的信息,但奇怪的是,每一次挫折过后,我都会在父亲的训斥声中愈发坚强,毫无备受打击的绝望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父亲又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所以我一直和姨妈一起住,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在城里买的房装修好了,我这才真正体会到家的温暖。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父亲让我一点一点地明白恐惧的含义。

记得在一次暴雨过后,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其他同学打水仗玩,突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块眼镜盒大小的石头,正中我后脑勺,当时我感到全身一阵酥软和麻木,身体感到很不舒服,直到后来,身后的同学跑上前跟我说“你的后脑出血了”,我这才被扶到学校保卫科去了……

回到家,我昏睡了一天半才醒过来,恰巧,父亲也回来了。母亲指责他说:“儿子都已昏了一天多,你也不问一问好点没,还照常上你的班,你是当父亲的不?”

“这有什么?”父亲听了不但不觉得错,反而有点来气,眉头一皱,就像时钟上的十点一十,“昏了一天半是他自己惹的,怪谁啊。自己喜欢凑热闹,你说他站在旁边看有什么意思?砸破了头真是活该,要我说这叫好事,就该长点记性!”我顿时有些委屈,也有些害怕,但我又确实无话可说,只好强忍住眼泪。

那年,我9岁。

还有一次春节,我们来到姨妈家拜年,天性好玩的我忍不住跑去和哥哥们放鞭炮,后来的事实表明,我的决定是错误的。

为了找个乐子,哥哥们决定耍我一回,他们故意用快速引爆的鞭炮来引诱我。可人要是真想做某事,办法总是有的。拿到鞭炮,我把它们的引子全拔下来,然后拧到一个爆竹上,这下,引爆时间已远大于我的反应时间了。

哥哥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引燃我的“杰作”后,他们不停地找我说话,以分散我的注意力,最后……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炸声,我的手指顿时僵硬了。

闻讯赶来的父亲问清缘由后,平日里的小眼睛顿时瞪得老大,眉毛又拧成了十点一十,平时严肃的面容此刻显得有些恐怖了,“你真是笨得和猪一样啊”。父亲一点不觉得这是哥哥们的错,反而忿詈(lì因愤怒而骂人)我,那意思仿佛是恨铁不成钢,“都十多岁的人还这么容易被骗,真是蠢得没话说了”!父亲并不多加批评,但这几句话足以让我刻骨铭心,它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有作用。我再次委屈、畏惧、无语。

那年,我十一岁。

父亲一次次的蛮不讲理让我由生气到害怕再到恐惧,但这份恐惧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学会了自爱,懂得了自强,走向了自立。这份恐惧是自律,是约束力,有所惧才能学会有所控。如今每当我再次遭遇挫折时,我总会想起父亲严厉的脸色,还有那“十点一十”的眉毛,继而一次次地坚强前行……

【点评】

1.作者以看似怨怒的笔法,写出了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构思非常新颖,主旨鲜明。

2.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本单元作文的训练要求。尤其是细节“笑起来一定成两条缝状”及“眉头一皱,就像时钟上的十点一十”为下文刻画父亲严厉的性格作铺垫。

3.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揭示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自己所受的教益以及内心怀揣的那份感激,文章主旨非常鲜明。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wel4665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8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