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全文是谁写的(319字暗藏玄机的清帝退位诏书)

发布日期:2025-01-22 11:21:06     作者:涙在投降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xan305177.html     违规举报

关注【历史深处】,读军人时代,看懂近代军阀!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之后,两千多年帝制的正式结束(虽然之后上演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事,可都只是过眼云烟);也是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寿终正寝的日子。可是这么重要的一天,却不常常被提起。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临近的两个日子——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从现代人的视角看,似乎都比这一天更为重要。“只见新人笑,那看旧人哭”,历史想来是这样喜新厌旧,被记住的永远是兴起的、后来的力量,对于逝去的那些东西却常常选择性忽略。历史深处【军人时代】这一期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前后的事情,让我们看一下两千多年的帝制是如何结束的。


图2、袁世凯与各国使臣合影

迫不得已,清廷起用赋闲在家3年的袁世凯。可面对如此窘迫的局势,袁世凯能怎么办?从撒手不干的前摄政王载沣手上将这个乱成一片的烂摊子拿过来。袁世凯和已经宣布独立的十七省代表就“君主立宪”还是“共和”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谈判。名义上谈判的是两方清廷和十七省联合代表,可实际上是三方在谈。清廷起用的袁世凯,早被各省代表看作了实际的和谈对象。此时此刻,实际上已经独立的各省,对于君主立宪没有任何的兴趣,早认定了只有“共和”一条路可走。在谈判期间,同盟会的老大、革命的旗帜性人物孙中山在1911年12月底回国。很快共和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实质上已经否定了“君主立宪”的可能性。接下来,就是南京临时政府逼迫首鼠两端的袁世凯早日和清廷摊牌,让清廷早日退位,并承诺拥立袁世凯为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图3、南京临时政府

从南北方和谈开始,清帝逊位已经排上了日程表。袁世凯1月16日摊牌,隆裕太后在召开几次御前会议无果的情况下, 2月3日全权委托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谈判清帝退位条件,实际上已经接受退位。在清帝退位前一天2月11日,隆裕太后接受了退位条件。

在2月12日,清廷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和未成年的溥仪一起下发三道旨意,宣布退位。这三道旨:一道是退位诏;二是公布优待条件的诏书;三是“劝谕臣民”诏。三道诏书,需特别说明的是第一道,正是这道诏书,宣布了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历史的正式结束。诏书字数不长,据说出自晚清最后一位状元张謇之手。


图4、张謇

诏书只有319个字,全文如下:“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图5、清帝退位诏书

319字确实不多,而且一大半内容在介绍背景,再又一小半在讲客气话。最核心点题的文字并不多,但正是这些文字,又如遗诏一样,决定了之后政治局势的走向。这一句就是“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据说这句话在张謇一开始写的诏书中并没有,是隆裕太后看了之后要求加上去的。可以理解隆裕太后此时的担心,那远在南京的革命党们远没有近在身边的袁世凯可信,我交出政权可以,但我一定要交到我信任的人手中。而从武昌起义爆发,隆裕太后可以依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袁世凯。我走了可以,安排一个可信任的接班人,这样的想法,想必当过大领导的人,都深有同感。

就这样三道诏书,清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得不说,血腥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能以这样和平的方式结束,不知是历史的反讽还是时代的进步。确确实实,帝制就这样温柔的走了,走的以至于很多人都难以相信,想想历史上那一个朝代更替少了血腥的屠杀了?可偏偏到最后,来这么温柔的一手?历史深处之【军人时代】这一期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看清帝逊位之后的南北之争。

历史深处之【军人时代】,和您一起解读近代中国的军人政客们。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xan30517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