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学成果汇报(CTW活动跟踪报道六)

发布日期:2024-12-22 04:15:00     作者:恶趣味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xhx504682.html     违规举报

  


  美国旧金山时间6月23日晚,中美教育科技峰会暨2014年全球教育CEO论坛中国区分论坛在旧金山四季酒店举行,论坛主题为:科技对教育的改变。本次论坛邀请的美方在线教育企业有十多家,包括Clever、Classdojo、Edmodo、Minerva、Shmoop、Udacity等。

  论坛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为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强老师与高盛教育技术服务部负责人Victor Hu的分享,第三个部分为主题讨论,之后中美参会嘉宾按照K12、语言学习、工具&平台、职业教育等领域分类,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互相了解中美双方的市场,搭建合作的桥梁。

  一、中美教育观察

  科技对人类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对教育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学习方式、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都与科技息息相关,教育与科技结合的潜力巨大,王强老师与Victor Hu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中美教育体系的看法。

  (二)科技对教育产业链的影响

  教育与科技的交集持续增加,进一步拆分教育产业价值链,从细分领域来看:

  学校大致分为早教、K12和高中后教育,辅导类包括家教机构、语言学习、游戏学习以及企业培训,工具与技术领域分为硬件、学习和基础软件、评估工具、效率提升平台。

  内容提供商分为在线内容生产、销售商以及出版商,提供服务的企业分为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比如2U,MOOC平台、教师培训以及教育服务商。

  


  科技对教育产业价值链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

  从内容方面来看:UGC(用户生产内容)、OER(开放教育资源)等概念的出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挑战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内容所有权;而出版商们在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从单纯的内容扩展到技术、服务甚至直接提供教育服务;此外,数字化教育实现了标签分类、模块化教育等功能,促进个性化内容的产生。

  从分发渠道来看:通过电子直销渠道,数字化教育内容的分发更加便捷;慕课及其他在线学习形式正在重塑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两大块;移动生态系统处于不断增长与完善中;传统学校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从教学方式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发生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得到更多应用;更加提倡强调互动并带有社交属性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课堂中尝试应用更多游戏化的方式。

  从学习方式来看:由于科技的应用,教育科技管理软件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加适应性、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而不只是看重结果;得益于网络与移动技术的普及,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

  从学习者/老师的视角来看:新技术平台的建立使学习者与老师的范围扩展到全世界,因此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更强,同时有利于终身学习。此外,发展中国家涌现出大量在线学习者。

  在投资方面,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投资加速,也有一些处于高速增长的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扩张,比如阿里巴巴等在今年年初对Tutorgroup投资1亿美元,Knewton去年年底获得5100万美元E轮融资,Lynda.com去年A轮融资达1.03亿美元。

  (三)对出版界与互联网公司的影响

  出版业的巨头们逐渐在内容之外进行竞争,比如培生收购了巴西英语培训机构Group Multi、在线教育服务商Embanet-Compass等,麦格劳希尔则收购了K12教育平台Engrade、适应性学习研发公司Aleks等,霍顿米夫林哈考特、Macmillan、Wiley等知名出版公司同样也收购、投资了大量在线教育公司。

  而互联网和传媒公司也在逐步建立自己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比如Amazon、Google、Microsoft、Apple等,国内的BAT同样如此。

  (四)在线教育平台的扩张

  在线教育平台在内容方面分为2B 与2C,2C的机构比如Lynda.com、Udemy、Skillshare等,其中Lynda.com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专家,而后两者的内容来源比较广泛,既有专家也有普通用户。2B的平台其内容来源主要有自行研发、与学校合作或者与出版商合作。

  


  这些内容提供商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K12、考试辅导、课外辅导、高等教育、语言学习、IT培训、设计与艺术、个人兴趣等,而在商业模式方面,部分企业已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主要采取按月/年付费或者证书收费的模式。

  


  三、中美教育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论坛分别邀请了两位中方与美方嘉宾以问答的方式聊聊中美教育的不同,以及如何用科技来改变教育,主持人为高盛教育投资部的负责人Marshall。

  Part1 分享嘉宾企业简介:

  UniversityNow (CEO Gene)

  UniversityNow借助技术来运作一些高质量的、学习者支付得起的私利大学,那些无法承担大学费用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借助其创新性学习平台,建立一个认证的、学习者支付得起的大学网络,来降低大学的学习成本。

  Brightbytes (联合创始人&CEO Rob Mancabelli)

  BrightBytes是一家教育数据分析服务商,通过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来帮助学校来检测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提供解决方案,帮助老师制定学习计划、跟踪学生成长等。

  好未来教育集团(CFO Joe)

  好未来是一家中国教育科技企业,专注中小学及幼儿教育领域,2010年在美国上市。

  开课吧 (高级副总裁 陈滢)

  专注于泛IT学科的综合在线教育平台,开课吧是关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营销、交互设计、编程语言、移动设备等泛IT学科的在线课程,在线教育,职业培训等泛IT学科终身在线教育平台。

  Part 2 问答环节

  美国有位学者赵勇曾说,美国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创新性批判性人才,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多是死记硬背。而近年来,美国好像开始强调考试,而中国在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型,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Rob:其实美国开始实行大型的地区性考试已经不是新鲜事了,21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我注意到这其中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一方面我认为实行Common Core (“共同核心”考试,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来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很重要,但这只是一些最低的标准,希望我们的教育者不要最终仅仅止步于此,把衡量体系都基于此。

  Gene:我觉得Common Core的意义体现在政府开始关注以前被忽视的大量人口和社区。美国培养基本技能的教育从来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覆盖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我觉得美国和中国似乎在向彼此靠近,他们最终会在某个共识区相遇,那就是,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要在此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创新。

  陈滢:我是在美国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就加入了IBM研究院,然后才进入的教育行业。几年前中央政府发布的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这其中就蕴含着很多的创业机会,对教育类的公司是利好的消息。

  Joe:刚才Gene说美国的教育不擅长规模化,而中国此前却是比较擅长规模化,设立标准化的考试。这样的好处在于保证了公平,减少了腐败和走后门,但坏处就是衡量人的标准过于单一,教学也很单一。我们和新东方等一些机构此前的重点都在于培训讲课激情的教师,而现在新技术可以让我们为学生提供更定制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比如一些学生周末上课,平时周中可以在网上用一些技术平台进行互动式学习。中国的另一个趋势是素质教育,这也对教育类公司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开课吧的模式是和大学达成合作?

  陈滢:我们现在已经在与中国的大学合作来设计一些在线学习项目,学生可以线上上课用来替代线下学分。此后,我们也会尝试推出与大学合作的证书项目,学生上完课后可以获得该学校颁发的证书。而且我们正在计划“微学位”、“微专业”等更多认证项目。

  BrightBytes与美国K-12公立学校合作的过程是否很困难?

  Rob:我过去的十年都在和学校打交道,其实你们知道了都会很吃惊,学校还是有很多可以自行支配的财产的。学校采购新的产品,拓展新的渠道等等都有很成熟的体系。但是现在学校内使用各种教学技术还有很多问题,虽然技术是引进了,但没有根本用于学生学习上,只见支出飞速增长,很多学校都在反思这个问题,而我们就是要帮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在尝试进入教育领域,你们觉得他们会逐渐抢夺市场的份额吗?

  陈滢:以中国为例,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虽然进入教育领域,但他们不会涉及到太核心的业务。他们本身已经有很成熟的其他业务,就是以自己的业务作为切入点延伸至教育领域,但不会在实质上改变什么。

  Joe:他们主要是在找到一种办法把用户变成现金流,更多互联网企业则在教育内容分享平台上积极投入。

  对于在座的企业,你们对进入国际市场有什么计划?

  Rob:我们正在寻求与中国院校或机构达成合作,目前已经在与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合作,同时在座的各位如果有渠道我也非常欢迎。

  Joe:我们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在中国,尽管我们运营海外游学等项目,但目前并没有计划海外扩张。我们目前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技术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效,把重心转到学生身上来。

  Ying:我们正在准备筹建美国办公室,非常欢迎和美国公司合作。

  Gene:我们目前主要还是在美国,只有比较少的国际学生比例,但这一切都在变化。

  小编以为,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趋势下,通过技术整合教育内容与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互动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已是大趋势,未来不仅教育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师生角色等会发生变化,甚至教育体制都不可避免地反过来受到影响,而且这种改变正在缓慢的发生,中美在线教育企业的合作也许是另一个有力的催化剂。

  结语

  经过这两天在硅谷与Imagine K12、Coursera、Facebook、Udacity等诸多创新企业的深度交流,嘉宾们不仅对行业有了不同角度的认识,还擦出许多合作的火花,“挖人”的、谈业务合作的、谈人生谈理想的……想必诸位都收获满满。明天是“真格中美教育行”的最后一天,本次CEO交流活动也接近尾声,再过两天就可以回国吃火锅慰劳一下空虚的胃,想到这点大家都很激动。当然,这两天的活动报道将继续为大家奉上,欢迎继续关注芥末堆。

  推荐阅读:

  1、CTW活动跟踪报道(五):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点在哪里?

  2、CTW活动跟踪报道(四):赴美嘉宾如是说

  3、CTW活动跟踪报道(三):新型数字化教育工具

  4、CTW活动跟踪报道(二):教育细分领域的创新

  5、CTW活动跟踪报道(一) “巨人们”在看什么?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xhx50468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