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骨的形态图(博骨通筋颅骨的解剖Ⅱ)

发布日期:2024-12-22 01:06:42     作者:神祀容止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xoa353738.html     违规举报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颅骨有23块(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形成颅骨,保持与支持脑、感觉器,并构成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颅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


颅的整体观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颅骨借膜和软骨牢固结合成一整体。全颅的形态特征,对临床应用极为重要。

颅顶面观

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光滑隆凸。顶骨中央最隆凸处,称为顶结节。额骨与两侧顶骨连接构成冠状缝。


两侧顶骨连接为矢状缝,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成人字缝。



矢状缝后份两侧常有一小孔,称为顶孔。

颅后面观

可见人字缝和枕鳞。枕鳞中央最突出部为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嵴称为上项线,其下方有与之平行的下项线。


颅内面观

颅盖内面凹陷,有许多与脑沟回对应的压迹与骨嵴。两侧有树枝状动脉沟,是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压迹。正中线上有一条浅沟为上矢状窦沟,沟两侧可见许多颗粒小凹,为蛛网膜颗粒的压迹。

颅底内面凹凸不平,自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加深的陷窝,分别称颅前、中、后窝。各颅窝中有诸多孔、裂,大都与颅底外面相通。


颅前窝

位置最高,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正中线上有诸多孔、裂,大都与颅底外面想通。


颅中窝

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以颞骨岩部的上缘及鞍背与颅后窝分界,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入眶腔,管只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


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为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方走行。弓状隆起与鳞之间的薄骨板为鼓室盖,岩部尖端有一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

颅后窝

颅后窝位置最深,主要由枕骨和题骨岩部后面构成。窝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上方可见十字形隆起,其交汇处称枕内隆凸 。

由此向上延续为上矢状窦沟,该沟向下续于枕内嵴,向两侧续于横窦沟,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改称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

颞骨岩部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入内耳道。


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高低不平,神经血管通过的孔裂甚多。由前向后可见:由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以及由上颌骨腭突与腭骨水平板构成的骨腭。

骨腭中有腭中缝,其前端为切牙孔,通入切牙管。骨腭近后缘两侧有腭大孔。骨腭以上,鼻后孔被鼻中隔后缘(犁骨)分成左右两半。


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即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小的棘孔。鼻后孔后方中央可见枕骨大孔,孔前方为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直接结合(25岁以前借软骨结合)。

孔两侧有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髁前外侧稍上有舌下神经管外口;髁后方有不恒定的髁管开口。枕髁外侧,枕骨与颞骨岩部交界处有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其前方的圆形孔为颈动脉管外口。

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有茎乳孔。颧弓根部后方为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的隆起称关节结节。蝶骨、枕骨基底部和颞骨岩部会合处,围成不规则的破裂孔,活体为软骨所封闭。

颅的侧面观


颅的侧面观由额骨、蝶骨、顶骨、题骨及枕骨构成,还可见面颅的颧骨和上、下颌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其后方为乳突,前方为颧弓,二者在体表可摸到。

颧弓将颅侧面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下窝。

颞窝

上界为颞线,起自额骨与颧骨相接处,弯向上后,经额骨、顶骨、再转向下前达乳突根部。

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构成“H”形缝的小环形区称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其内面常有血管沟,脑膜中动脉前支由此沟通过。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颞下窝

颞下窝位于额弓平面以下,是上颌骨体和额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与颞窝通连。窝前壁为上颌骨体和颧骨,内壁为翼突外侧板,外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缺如。

此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翼腭窝

翼腭窝是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

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经腭大孔通口腔。


由于翼腭窝内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通过,众多起源于口鼻腔、眶内、颅中窝、颞下窝和鼻旁窦的病变均可累及此窝。

颅的前面观

可见额骨和面颅诸骨,面部中央为梨状孔,向后通鼻腔。孔的外上方为眶,下方为由上、下颌骨围成的骨性口腔。

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额区

额区为眶以上的部分,由额鳞组成。两侧可见隆起的额结节,结节下方有与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称眉弓,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左右眉弓间的平坦部,称眉间。

眉弓与眉间都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眶为底朝前外,尖向后内的一对四棱锥形深腔,可分上、下、内侧、外侧四壁,容纳眼球及附属结构。


底:即眶口,略呈四边形,向前下外倾斜。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中份下方有眶下孔。尖:指向后内,尖端有一圆形孔,即视神经管口,通入颅中窝。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与颅前窝相邻,前外侧份有一深窝,称泪腺窝,容纳泪腺。内侧壁:最薄,由前向后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眶板和蝶骨体组成,与筛窦和鼻腔相邻。前下份有一个长圆形窝,容纳泪囊,称泪囊窝,此窝向下经鼻泪管通鼻腔。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壁下方为上颌窦。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后份,有眶下裂向后通入颞下窝和翼腭窝,裂中部有向前行的眶下沟,该沟向前导入眶下管,管开口于眶下孔。外侧壁较厚,由颧骨和蝶骨大翼构成。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的后份有眶上裂向后通入颅中窝。

眶下壁和内侧壁骨质较薄弱,是眼眶骨折最常累及的部位。

骨性鼻腔

骨性鼻腔为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颌骨之间,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

鼻腔顶主要由筛骨筛板构成,有筛孔通颅前窝。筛板薄而脆,外伤时易骨折,为鼻部手术的危险区。


底是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组成的骨腭构成,前端有切牙管通口腔。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筛骨迷路、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

自上而下可见三个向下弯曲的突出骨片,称上、中、下鼻甲,每个鼻甲下方为相应的鼻道,分别称上、中、下鼻道,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共同狭窄腔称总鼻道。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端隐窝。中鼻甲后方有蝶腭孔,通向翼腭窝。中鼻道位于中鼻甲外侧,其外侧壁前中部可见筛泡,内含中筛窦。

筛泡前下方的弧形嵴状隆起为钩突,构成筛骨内侧壁的上部。位于筛泡和钩突之间的半月形裂隙,称半月裂孔。裂孔向前下和外上延伸形成筛漏斗。

下鼻道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位于下鼻甲附着处下方。鼻腔前方开口称梨状孔,后方开口称鼻后孔,通咽腔。

鼻旁窦

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具有发音共鸣和减轻颅骨重量的作用。


额窦: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的筛漏斗处。筛窦(也称筛小房):又称筛骨迷路,呈蜂窝状,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居蝶骨体内,被内板隔成左右两腔,多不对称,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最大,在上颌骨体内。窦顶为眶下壁,底为上颌骨牙槽突,与第1、2磨牙及第2前磨牙紧邻。前壁的凹陷处称尖牙窝,骨质最薄。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有窦的开口通入中鼻道半月裂孔。窦口高于窦底,故窦内积液时直立位不易引流。

骨性口腔

由上颌骨、腭骨及下颌骨围成。顶即骨腭,其前方正中有切牙孔,后方两侧有腭大孔和腭小孔。前壁及外侧壁由上、下颌骨牙槽部及牙围成,向后通咽,底缺空,由软组织封闭。

新生儿颅的特征

胎儿时期由于脑及感觉器官发育早,而咀嚼和呼吸器官,尤其是鼻旁窦尚不发达,因此,脑颅远大于面颅。新生儿面颅占全颅的1/8,而成人为1/4。

额结节、顶结节和枕鳞都是骨化中心部位,发育明显,从颅顶观察,新生儿颅呈五角形。额骨正中缝尚未愈合,额窦尚未发

育,眉弓及眉间不明显。

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宽大,称颅卤。


前囟(额囟)最大,呈菱形,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后囟(枕囟)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呈三角形。

另外,还有位于顶骨前下角的蝶囱和顶骨后下角的乳突卤。前卤在生后1~2岁时闭合,其余各卤均于生后不久闭合。新生儿颅的上、下颌骨不发达,下颌角呈钝角。鼻旁窦尚未发育,乳突不明显,口鼻显得较小。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xoa35373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