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方言二十四孝(乡言俗语平江话探古)

发布日期:2025-01-11 06:49:44     作者:耶稣拜上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dm309506.html     违规举报

点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为您推送平江各类历史文化资讯


文▎陈砚发

平江处湖南省东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区县。不但保留了良好的自然风光,更是原汁原味保留了一方特殊的语言,即平江方言。

一种语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群体,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种文化的底蕴。诠释平江方言就是一道奇妙的风景,能使人穿越在深邃的历史文化的长廊中。

中华民族的语言,首先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所形成的华夏语。至周朝便发展到中原一带的民族语言,有人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雅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话,祭祀礼仪都使用雅语,即文字语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语,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至秦朝统一文字,从而形成后来的汉语。有人说如今的粤语和客家话就是古老的雅语,最早的普通话,那么平江方言应该是远古黄帝时期的华夏语。因为平江话保留了远古以前的语言文化信息,语言形成之初的原始意义,平江方言的时间穿透力更强,历史更悠久。走进平江话,可以让你穿越历史的长河,追溯到人类语言的源头。

平江方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江方言保留了华夏语言的原始意义

人类语言的形成,是为了满足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如说“小姐”的称谓,在全国通行,唯独在平江没有此称谓,平江只有“小娘”之称。平江称小女孩为姑娘,年青漂亮少女为“小娘”,出嫁为“新小娘”,结婚以后为“夫娘”,称谓是清清楚楚的。在平江称谓年青漂亮的女孩为“小姐”,人家定会不高兴,婚都没有结,就称人家为姐,属孱头。

“姐”称为“娘”,那么“娘”又怎么称谓呢?娘的正确称谓,原始称谓是“姐”。笔者称姑母、伯母都称姐,“姑姐”、“伯姐”。平江东乡农村至今还叫妈妈为“姐姐”。

把“娘”叫成“姐”,叫错了没有呢?没有。《广雅》曰:“姐,母也。”从女从 且,“女”和“且”古时的文字象形表意就是指男女的生殖器,字义就是男女两人交合繁衍后代。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群婚制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女性在农耕社会之前,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她不但会采集,更能繁衍后代,所以女性地位高,现代社会把“姐”喊成“娘”,把“娘”称谓成“姐”,搞颠倒了。平江话的“娘”与“姐”的称谓为我们展现了母系社会的文化信息和生活习惯,人伦风俗。

走进平江话先从其日常生活语言说起。“石火,拿“鼎罐”搞饭吃,吃了饭,洗纹身,解守,睏窖,明朝涅头出山以前去看老虫下山冒(没有)。”一句话七个名字的资格都很老。

“石火”,就是点火。石火做饭,石火抽烟,源自击石取火,应是燧人氏时代的语言传承至今。

“鼎罐”,承袭古代以“鼎”煮食的习惯。古时“问鼎中原”,不是去杀戮,而是带着种子,带着鼎,当时的炊具,去种粮食,去开发土地。

“纹身”,洗澡就是“洗纹身”。原始氏族社会,男女老少大都赤身裸体,除了用树皮、兽皮遮羞外,都没有衣服穿,各部落氏族根据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族群的区分,都崇尚“纹身”,把部落的图腾描画在人体身上,且永不脱落。人人都纹了身,所以洗澡实际就是洗纹身。

“解守”,大小便叫“解守”,大便叫“解大守”,小便叫“解小守”。守:禁也,我们现在讲病人大小便失禁了,失禁了实际上就是失守了。因为大小便都是有开关把守的,“解守”都是远古文字的雅语。

“睏窖”,就是睡觉。这就是洞穴生活时代,比有巢氏生活还早的语言。因为远古时,人少动物多,野兽和蛇危害人的生存。人作为高级动物,警惕性非常高,不安全的地方是万万不能睡的,睡过去了,野兽来了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古人睡觉一定要把自己藏起来,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才能睡,这就叫“睏窖”。睏,眼疲顿曰睏;窖:即藏也。

“涅头”即太阳。《淮南子》:“涅为磐石也。飞禽伏卵未经孚始之时谓之涅。”涅:“新生,涅磐也。” 涅为开初始化,为大、为头、为始、为生、为父、为首。“涅头”的称谓保留了远古社会对太阳的崇拜的习俗。

“老虫”即老虎也。“楚人谓虎曰老虫”。平江人称虎为“老虫”,蛇为“地虫”。“老虫”亦属古语。至尧舜禹时期,即有虎蛇之称了。《淮南子》记载:“禹命羿断修蛇于洞庭”。洞庭属楚之域,可见“老虫”称谓早于尧舜时期。

平江话拿个“码贡”(石头)从“喊眼”中钉出去把甏(缸)打烂了。“码贡”说文解字曰:含玉之石为码,击石之声曰贡。足见其词之文雅。“喊眼”,按平江话入声的读法又可读“看眼”。原始社会以捕猎为主,那时的住房是很简单的栖身之地。低矮的住房留一个洞,观察屋外的动静。发现有动物进攻,就通过这个洞发布信息,左邻右舍听到了都一齐以声助威驱赶企图进攻人类的兽群。有时发现可以猎杀的动物,而必须采取群体行动才能捕杀到猎物的,都是通过这个洞观察和发出信号,所以平江人将这个洞称为“喊眼”或“看眼”。如今文明社会,“喊眼”和“看眼”的作用弱化了。代之而来的是采光和通风而叫“窗户”了。这个窗户最原始的含义,平江一直沿用至今。像这样保留了原始意义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语言,平江方言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是根据语言所讲的内容,用笔画或表意,或象形所表示出来。平江话都是文字语言,而且保留了文字的原始意义。属典型的华夏语,比周朝的雅语,所谓历史上的普通话资格更老。笔者曾经说过,平江话哇出来就是历史,讲出来就是文化。此评价一点都不夸张。语言能够全面地反映一个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这个地方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活化石。平江话是华夏历史一颗灿烂的明珠。

二、平江方言文白异读

平江话很难听懂,因为平江方言文白异读。

所谓文白异读,是指同一字既有读书音,又有说话音,这两种不能互换也不能混读。平江人对外地人讲文字话,具有开放式的对外交流的语言天赋。平江人叫“打声”(soη)。平江人内部讲话就是白话方言。按平江习俗,平江人在本地讲话不能“打声”,“打声”会说你“洋伴”。在本地不能“打声”,在外地不能不“打声”,因为人家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文字话就是现代的普通话,白话就是平江方言,其实方言也是用文字表白的,所谓异读就是读了文字的远古音,用了文字的原始义。比如开篇提到的“姐”,文读:tsi,白读tsia,就属于异读了,平江人读“姐”为母,读音为远古音“tsia”。还比如平江话下霜叫打喜事,天起雾叫下罩子;正午叫当昼,上(下)午叫上(下)昼;天黑叫断暗;庄稼叫生芽;雄鸡叫叫鸡;蜻蜓叫康鸡;蚯蚓叫泥捍;老虎叫老虫,房屋叫廊场,厕所叫茅司;口角叫结筋,开玩笑叫逗散谎;找麻烦叫找落壳,女人改嫁叫出身;女儿随母改嫁叫上纸,吊唁叫挂祭……

文白异读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三、平江方言保留了远古语的音韵

平江方言韵母有62个,比普通话多了27个。声母22个。特别是还有三个自成章节的辅音韵母,使平江话更具地方化的个性。

平江方言基本上没有儿化现象和连续变调的习惯。轻声也不明显。但平江话的“入声”正处于喉塞的尾过渡到促音韵尾阶段。慢读,一般呈促音状态,快读一般呈喉塞音。

列表如下:



走进平江话,你就走进了历史,听到了古音古韵。楚辞《九歌》:“吉日兮,辰良,穆将兮,上皇”。

《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托些”。

《大招》:“岱、秦、郑、卫、鸣等张只,伏羲《驾辩》,楚《劳商》只。”其中兮、些、只这三个韵尾,据刘尧汉先生《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指出尚存于今哀牢山上段彝族男女的巫词和歌尾韵脚中。笔者根据刘尧汉指出的三个韵尾用平江话读,完全合音合韵,而且与古音《楚辞》完全一致。

“兮”:通常读“希”,闻一多先生指出:“兮”的远古音读“啊”。

“只”:普通话读zhi,而平江方言读zha。

“些”:普通话读xie,而平江方言读xia。

兮、只、些用平江话读,啊、只、些完全在韵脚上。用平江话读汉赋,唐诗宋词和楚辞都音韵犹存。这是平江话最为宝贵之处,不但保留了文字的原始词义,还保留了文字的古音古韵。历经几千年亘古不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华夏语言的活化石。

往期导读:

点击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dm3095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