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作文结构更合理(学会这样使用排比)

发布日期:2024-12-22 05:29:34     作者:散了烟味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kg118559.html     违规举报


排比是考生作文常用的一种增添文章语言的文采性的修辞手法,但是,大多数考生在使用的时候,用得比较单一、用得比较死板,所以,久而久之,不但老师觉着淡而无味,就是考生本人也觉着没有味道。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应当如何去做?方能使排比在文中重新焕发青春、熠熠生辉呢?下面,笔者借助实例介绍5种很有特色的排比使用技巧,供各位考生参考。这5种很有特色的排比使用技巧是:比喻排比、引用排比、反问排比、对称排比、对比排比。

1. 比喻排比

比喻排比就是将排比与比喻结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排比技法,这种排比的特色是每一个单个的句子是比喻,三个比喻句组合起来构成一组很有表现力的排比句。比如下文:

选择,是深邃天空中滑过的一颗流星;

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

选择,是如水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

第一个句子将“选择”比作天空的“流星”,第二个句子将“选择”比作青春面庞上的“微笑”,第三个句子将“选择”比作碧波上荡起的“涟漪”,三个句子合起来组成一组排比句,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气势,可谓一箭双雕。


2. 引用排比

顾名思义,就是将引用同排比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排比技法,这种排比技法的特点就是构成排比的一组句子中的每一个句子在修辞手法上都是引用,三个引用句结合起来,构成一组排比句。如下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蕴含,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这段文字分别引用了文天祥、谭嗣同、毛泽东诗文中的名句来抒写议论主体文天祥、谭嗣同、朱自清的人生选择,读来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气势非凡。

3. 反问排比

同前面两种技法一样,就是排比句中每一个句子均是反问句,三个反问句组合起来构成一组排比句。如下句:

难道佳士得就可以不顾中国人民的感受恣意拍卖兽首?难道兽首的所有权不归中国所有?难道属于我们的文物还得我们自己花钱拍得?

这段文字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一组特色鲜明的排比句,既显得观点鲜明,语气强烈,又强烈谴责了侵犯我中华民族权利的卑劣行径,读来正气凛然,鼓舞人心。


4. 对称排比

这里所说的“对称”是指对称句,对称句是整句的一种,人们最熟悉的对称句就是对偶句。不过,对偶在形式上要严格一些,而对称则大体差不多就行。就一般的文章写作而言,在结构上大体相称的句子将其称之为对称句似乎更合适些。

对称句同排比相结合,就是对称排比。如下句: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言;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西北文化则是东坡的粗犷豪放;若江南文化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求之于乐器,若江南文化是幽咽欲泣的二胡,西北文化则是悠扬嘹亮的唢呐。

这段文字从小处着眼,尽是对称句;从大处着眼,这些对称句又构成了一组组排比句,读起来既琅琅上口,又灵动飞扬,堪称对称与排比完美结合的典范。

5. 对比排比

对比排比是对比同排比的结合运用。如下句: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我唾弃虚伪;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我厌恶背叛;在宽容与狭隘之间,我保留宽容;在尊严与阿谀之间,我恪守尊严。在成长的路上,有舍有得,心灵的选择决定了你一生的方向,心灵的选择是人的灵魂的集合。

在这段文字中,有四组对比,这四组对比又构成了一组排比。这样的句子,从表情达意的的角度讲,观点鲜明,爱憎强烈;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讲,立场鲜明,语气强烈,感染力强。

古人云:“情欲信,辞欲巧。”换句话说,就是写文章既要讲究思想感情的真实可信,又要讲究遣词造句的工巧,只有这样,文章才能传之久远。在这个过程中,偏重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写出好文章。不过,就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生欠缺的其实不是真实的思想感情,而是工巧的语言,因此,作为一名冲刺高考的考生,在守住思想感情真实的前提下,必须把提升文章语言的“工巧”作为自己作文的主攻目标,只有这样,你的高考作文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夺得高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kg11855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