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出现了来自15亿光年的信号(地球中空说成真)

发布日期:2024-12-22 12:12:14     作者:爆料玩玩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kg200587.html     违规举报

几百年来地球中空的说法一直方兴未艾,甚至伟大的天文学家哈雷都提出过地球中空的说法,还有一个地球空心的哈雷模型,层层嵌套,令人头晕目眩,而在北极某地,据说还有深入地区深处的通道!


但自从第一颗卫星上天之后,大量的人造航天器被送往太空,当然相机是必备的设备之一,除了气象与地球资源卫星以外,还有农业甚至军事侦察卫星,犁遍了地球每一寸土地也没有发现通向地球内部的入口!


因此地球中空说逐渐只流行于神秘论者口中,但在上周的《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地球内部存在一颗原行星!


中空说与实心说

爱德蒙·哈雷在1692年就曾提出,地球是三个壳的星球,其中外壳厚度接近1000公里,三个球体同心,彼此有大气隔开,内核则和水星差不多大的实行核!而哈雷的这个想法来自于极区的指南针无法使用,现在看来实在有些可笑,想不到如此可爱的理论还来自于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爱德蒙·哈雷。


关于地球中空的说法,十八至十九世纪是最流行的,也曾有数个探险队在北极寻找入口,但从来都是无疾而终,不过对于北极的地理大发现确实还是有帮助的。到了二战,纳粹也曾寻找地球轴心,而五十年的美国海军少将博尔德称南极的跳高行动中发现了通向地底世界的通道。


现代行星形成理论不允许空心的天体存在,除非它的质量很小,有着天然的空心结构,但一旦形成行星,其引力塌缩带来的热能会融化一切,形成一个液态的内核,而最重的金属部分则会下沉至核心,就如地球有一个铁镍质内核。


另一种中空理论挺会唬人,这个理论认为地球自转形成的离心力,形成了一个中空的世界,外部的人脚下指向地心,而内部的人则由于离心力效应,脚下远离地心,但问题是地球表面更远离地心,同样的角速度下地表的线速度更高,离心力也更大,如果地球内部的人都能倒着站立,那外部的人不是飞走了吗?


不过在卫星横飞的二十一世纪,欧美都有相信地平说的粉丝,还定期举行地平说峰会,讨论地平的证据以及文宣工作,这精神实在值得“钦佩”!


地球内部的原行星是怎么来的?

既然不存在中空说,那么地球内部又何来的原行星?不过科学家不仅指出了地球内部存在一颗原行星,而且还提出地球内部的这颗原行星来自于忒伊亚!


早在2016年《国际地球物理学杂志》就曾发表过一篇论文,说的是地球地幔下的神秘的结构,在太平洋和非洲大陆下方数千公里的地方,有两个质量非常异常高的点,大约占了整个地幔质量的10%,如果位于地球表面,它们的高度将比珠峰高100倍。而它的来历则指向了月球。


地震波减速带:蓝色和橙白色斑点

月球是结果,忒伊亚是根源

科学家曾苦思冥想月球的来历,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葩,在太阳系的各颗行星卫星中,月球并不是最大的,但地球和月球的比例是失调的,木星如此巨大的,最大的卫星也就比月亮大不了多少,而地球居然能HOLD住其1/4直径的月亮,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因此无论科学家怎么假设,都无法让月球名正言顺地出现,然而要让科学家接受外星人创造了月球是不可能的,毕竟科学家用事实说话!之后科学家提出了忒伊亚假说,使得科学家茅塞顿开!


早期在地球轨道上同期形成了两颗行星,在漫长的同轨道运行中,终于在某个时刻撞在了一起,撞击产生的大量的物质飞离地球,形成了一个环绕地球运行的行星物质环,而忒伊亚的内核和撞入了地球内部。


马里兰大学的地质学家通过大量的地震波取得的数据,建立起了一个比以往更精细的地球内核结构,发现这两个炽热但地震波通过速度更慢的超低速带,发现了南太平洋Marquesas群岛下方的一个白化区域,其跨度超过1000公里。另外夏威夷群岛深处的斑点片段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


这两个神秘的区域就是忒伊亚造成,形成行星环的物质在比较大的块状物质引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也就是月球。而进入地球内部的原行星内核,则给地球内核带来的更大的能量,一直到现在仍然被科学家用非常手段发现了。


对于如此“创世纪”事件,只能从事后研究起成因,但似乎能解释一部分谜团,但真相到底如何估计也没人能知道了!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忒伊亚撞击地球时,那上面到底有没有生命?它们是经历了何等的恐惧才在撞击中毁灭,欢迎各位留言!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kg20058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