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不负人生(丰子恺天真万岁)

发布日期:2025-01-22 04:30:39     作者:一個擁抱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lg359123.html     违规举报

你是否曾摘录过这样的句子?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这些治愈人心的话语,其实都出自于同一个人——

丰子恺。


很多人印象中的丰子恺,是课本上的慈眉善目的老者。

银须飘飘,鹤发童颜,眼神里闪烁着和善的光芒。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温柔而干净的文字。

《春琴抄》的作者曾评价丰子恺:

“如果现代想找陶渊明、王维这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

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中,有鹤立鸡群之感。”

丰子恺的一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捱过暗无天日的时光。

但他始终没有被戾气所沾染,也没有被世俗所同质化。

他的内心,始终保有着一方纯白的角落。

在那里,他画画、做梦、写诗,从容不迫,温良之至。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走过时间的洪荒,内心依然澄澈如初。


一身孩子气

说起丰子恺,必然绕不开他的画。

因为画里洋溢着浓浓的童趣,所以时至今日,丰子恺的画,依然广泛出现在孩子们的课本上。

他画儿子瞻瞻,把蒲扇当做车轮,玩得尽兴之至;


他画女儿阿宝,把鞋子脱下来穿在凳子上,假装“凳子有四只脚”;


他画放学归家的孩子,摘了荷叶做帽子;


他画吵着要月亮的孩子,是李白诗中的“欲上青天揽月”;


他还画静物,在他的笔下,花瓶、蒲扇、茶杯,都有着笑眯眯的脸。


著名美术史家陈传席曾评价丰子恺的画:

“形可学而得,气不可学而得。丰子恺画中的清气、逸气是最难学的。”

正因画中充满了童真和灵气,丰子恺被誉为“国漫之祖”。

而在生活中,丰子恺也是个十足的“孩子王”。

他会在圣诞节时,等孩子睡下,然后在他们枕边放礼物,假装圣诞老人来过;

也会把买来的樱桃,一颗颗挂在枯死的樱桃树上,等孩子们回家时,“摘”给他们吃。

丰子恺之所以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呵护孩子们的童心,不让他们期望落空。


闲暇时间里,丰子恺还爱和猫玩。

他有个知名的头衔——“猫奴”,最多的时候,家里一共养了五只猫。

几只猫胆子贼大,不仅经常跑到丰子恺肩上、头上撒欢,还时不时偷东西吃。

可丰子恺不但不生气,反而和太太说,猫之所以会偷吃,一定是油水太少,只要把它们喂饱,猫就不会偷了。

在丰子恺的强烈建议下,家里猫粮的开销,足足增加了三倍。

五只猫也因为主人的“厚待”,个个膘肥体壮,走路带风。


除此以外,丰子恺也是个十足的“吃货”。

各种犄角旮旯的美食,都被他研究了个透。

他喜欢吃瓜子,虽然担心磕坏了牙,但总是“吃而复戒,戒而复吃”;

也喜欢吃螺蛳,拳头大的螺蛳肉,切碎加入酱油,对他来说,是“甚鲜”的美味;

丰子恺最喜欢吃蟹,他每次吃蟹,都吃得干干净净,壳里绝不留一点蟹肉。

丰子恺女儿曾问爸爸:煮蟹不是件很残忍的事吗?

丰子恺叹口气:“口腹之欲,无可奈何,无可奈何啊!”


常听人说,爱吃的人,也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

丰子恺就是如此,他爱吃,爱玩,爱孩子,爱动物,仿佛世间诸事,都能勾起他浓厚的兴趣。

巴金曾说:

“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因为眼中有爱,所以诚觉万物可亲;

因为心思纯净,所以常感诸事胜意。

一个人幸福的根源,也正在于拥有这满身的孩子气。


一颗赤子心

或许有的人会问,丰子恺先生温和可亲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或许,这要追溯到他小时候。

1898年,丰子恺出生于嘉兴桐乡。

悠悠的运河水,从这里穿城而过,滋养出美丽的景色,与纯朴的民风。

散文家俞平伯评价丰子恺:

“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


16岁那年,丰子恺到杭州读书。

在那里,他遇到了影响了自己一生的恩师,李叔同。

在丰子恺印象中,李叔同的性格“温而厉”,非常受人尊敬。

有一次,丰子恺和训导主任发生冲突,闹到了学校那里。

校方当即召开会议,打算上报教育厅,开除丰子恺。

关键时刻,是李叔同先生据理力争,才保住了丰子恺的学籍。

风波过后,李叔同把丰子恺叫到办公室,对他说:

“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文艺。”

一个想要有长远发展的人,必须先培养气量和见识,再专研才学技艺。

这句话,让丰子恺铭记一生。

他也从此明白,比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


抗日年间,丰子恺的故乡被炮火侵袭,很多乡亲都被流弹炸死。

悲愤之下,丰子恺提起画笔,决心把从明代以来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全都画出来。

“空袭也,炸弹向谁投?

怀中娇儿犹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相和流。”

画家笔下血肉横飞的惨象,即使我们今天看上去,都觉得触目惊心。


1937年,丰子恺带着家人们,开始了逃亡之路。

家里的万卷藏书、珍奇古董,他全都没有带,只带了那本自己没画完的《日本侵华史》漫画。

可是,登上逃难的小船,丰子恺却失眠了。

“我画这本漫画不要紧,可我不能连累了家人,连累了同船的乡亲们啊。”

想到这,丰子恺内心沉痛不已。

他狠了狠心,走到了船外,把几百页画稿,全都丢进了幽深的河道。

“扑通”一声,画稿里血淋淋的家仇国恨,从此沉入河底。

可留下的悲悯与柔软,也成了画家往后作品里,最动人的底色。

流亡路上,丰子恺一路走,一路画。

他画自己变成天使,挡下空中的炸弹;

他画鲁迅的《阿Q正传》,希望唤醒百姓的觉悟与深省;

他画祖国的一草一木,大好山川,那是他所展望的美丽人间。


国学大师马一浮对丰子恺说:

“望尽力发挥非战文字,为世界人道留一线生机。”

在那段充斥着硝烟和鲜血的日子里,丰子恺用画笔,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桃花源。

沸汤长莲花,兵杖化红莲。

真正的大爱,不一定得轰轰烈烈,它也可以是一种柔软的力量,用慈悲消解阴霾,用纯善迎接未来。

一如丰子恺,从未忘却信仰,也一直坚守仁爱。

因而,他即便历经沧桑事,也依然赤子心。


一个自在人

新中国成立后,丰子恺被任命为中国画院首任院长。

可他却不爱参加各种酒局,还给自己定下了“不教书、不演讲、不宴会”的三不原则。

比起外出,他更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家里,读书、画画。

丰子恺很享受独处的时光,他说:

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认为是幸福的。


李叔同50岁时,曾和丰子恺有个约定。

他委托丰子恺,从自己50岁寿诞开始,每隔10年,画一册《护生画集》,一直画到100岁。

关于《护生画集》的宗旨,师生俩达成了一致意见:

“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待人处世。”

然而,李叔同没有捱过62岁的秋天,就先一步离世。

可丰子恺却一直坚守承诺,把《护生画集》画到了恩师100岁冥寿。

特殊时期,丰子恺被打倒。

每天,他都要遭受排山倒海的声讨,和非人的折磨。

人们在他的背上浇热浆糊,逼着他跪下,去田地里摘棉花。

寒冬,丰子恺只能睡在泥地里,枕头边上,都落满了雪花。

即使是这样,丰子恺也依然偷偷地创作《护生画集》。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每天凌晨四点就会起床,摸黑写作、画画。

外界的吵嚷声,没有污染丰子恺心中那片自由的天地,他在文章中写到: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70年代初,丰子恺因为患上中毒性肺炎,被准假回家。

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年逾古稀的丰子恺,加紧创作《护生画集》。

他把所有的药都扔掉,以此拖延时间。

完稿时,他比原定时间,整整提前了4年。

1975年的春天,丰子恺最后回了趟家乡。

回乡的路旁人头济济,都是欢迎他的父老乡亲。

大家和他打招呼,他笑眯眯地点头;让他画画,他也一概答应。

和煦的春风中,没有人把丰子恺当成尚未平反的“罪人”。

此时的他,既是回到故乡的孩子,也是笑容可掬的老人。


木心曾说:

“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经历过太多事情后,依然能够将内心与这个世界进行剥离。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历经苍凉而不消极。”

丰子恺便是这样。

俗世的阴鸷和偏见,在他身上落了锁,但在内心的世界里,他始终宽广,也始终自由。


丰子恺有一条家训:

“去除残忍心,常养慈悲心,然后以此心,待人接物。”

不管命运如何跌宕,他对待万事万物,永远有一种天真的视角。

因为纯净,所以所见处处是风景;

因为仁爱,所以诚觉世事可原谅。

这样的性格,浸透在他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成就了他笔下的恬静与美好。


谁说人生在世,不需要这样的真与勇呢?

痛过,受伤过,但眼中依然星辉不改,热爱人间。

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否收获幸福的人生,关键并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心态。

你若爱,生活便处处可爱;

你若相信,生活便处处有希望;

你若感恩,生活处处可以感恩。

天真与纯善,看似是理想主义者遥不可及的梦,却能让人们在的贫瘠的荒原上,种出绿树繁花。

往后余生,愿你人生有爱,心中有光,任凭光阴荏苒,心中纯澈依然。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lg3591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