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都在哪封禅(古代帝王为何那么热衷于)

发布日期:2025-01-22 12:27:05     作者:爱上了大神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mc251767.html     违规举报

导读

据统计,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其实只有7位帝王进行过封禅,其中6位帝王封禅泰山,武周女帝武则天封禅嵩山。这是为什么呢?

01

秦始皇:被嫌弃的“封禅第一人”

中国乃是礼仪之邦,各种祭祀仪式自然不少。而在诸多祭祀典礼之中,最为隆重盛大的自然是封禅。所谓封就是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禅就是辟场祭地,报地之德——说白了,封禅就是人间帝王在一统天下之后对天地之功的报答。

有史可证的封禅第一人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自己虽然通过武力征服六国,但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完全征服这些国家。因此,他效仿上古帝王的“四方巡狩”制度,先后数次巡视全国,在各地名山刻石颂功。而齐鲁之地儒生们鼓吹的上古帝王“封禅”大礼,自然也跃入了他的眼帘。


秦始皇泰山封禅

秦始皇迫切需要通过一场隆重的典礼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同时也向天下的子民们表明,自己一统六国,靠的是上天的意志。对儒生们来讲,这可谓是一步登天的机缘。然而在如何封禅这个问题上,儒生们却犯了难。

由于春秋时期的封禅说大而化之,因此,当满怀期待的秦始皇找到齐鲁儒生,让他们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封禅典礼流程时,大家才惊愕地发现:究竟要怎么封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完全没有章法。于是,儒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些意见完全不合秦始皇心意。最后秦始皇索性抛开儒生——就用秦国的仪礼来完成这场封禅!

但这下惹来了麻烦。秦国长期地处西陲偏远之地,跟齐鲁之地儒生们所推崇的礼仪大相径庭。不仅如此,秦始皇更是提出了修路以方便他乘车上山、刻石以歌功颂德的要求——结果不料半路上风雨大作,一度将秦始皇给拍到了树下!


泰山

这下,儒生们可算扬眉吐气了:秦始皇这个封禅,老天爷不认可啊!之后,暴秦二世而亡,更坐实了儒生们的臆测,因此等到汉朝,大家集体否定了秦始皇的封禅行为。不过,始皇帝的封禅虽不被儒生认可,却还是为后来的帝王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比如登泰山顶以封天、下山后到梁父山禅地、在山顶刻石以颂德等等。

02

两汉:日趋成熟的封禅体系

汉武帝时,儒生地位得到提高,封禅大典自然也被推上台前。

其时,汉武帝在解决了内忧外患之后,觉得自己功德圆满,天命所归,而且恰逢元鼎四年(前113)在汾阴得到宝鼎,大家鉴定一番之后认为此乃“周鼎”,“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是祥瑞,说明眼下时机成熟,是时候封禅泰山了。

这次封禅礼的流程异常复杂,汉武帝先到梁父山“礼祠地主”,然后在泰山下东方某处举行公开的封礼,再单独携霍去病之子,当时年仅10岁的霍嬗一同登泰山,在山顶又行了一次完全私密的封礼。然后下山,在泰山下趾东北肃然山行禅礼。


汉武帝封禅

东汉开国之后,光武帝刘秀想再度封禅,下令求访当年汉武帝封禅时的礼仪制度。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是根据各种文献复原出来一部分。然而,汉武帝第二次封礼整个过程秘不示人,随行的只有10岁的霍嬗,偏偏这孩子封禅之后没过多久就病死了,所以第二次封礼是个什么情况,大家谁也不知道。

不过没有关系,没有现成的制度,那就改良一下。光武帝将当年汉武帝的两封一禅变成了一封一禅,山下的那次封礼变成柴燎祭天和祭祀泰山的山神,而上山的那次秘不示人的封礼则变成了公开的封礼。其他仪式也有所变化,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刘秀的这次封禅,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先例。

封禅本质上来讲,是王朝更替、帝王“受命易姓”之后“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的仪式。刘秀虽然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却并没有“受命易姓”——那还搞什么封禅呢?所以,刘秀的这次封禅,日后也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

不过,这些批评刘秀的人可能没有想到,下一次封禅要等到600多年以后了。

03

李唐:最有资格的太宗为什么不封禅

东汉灭亡之后,魏晋南北朝持续动荡,战乱频发。在近400年时间里,无数帝王来了又走,如流星般划过历史的长夜,直到唐朝才算安定下来。在这期间,数位帝王都曾动过封禅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成行。其中最为可惜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画像

在许多人心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在位23年,文治卓越,武功不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去封禅,都是够格的。可偏偏就是这样厉害的唐太宗,在位时“五议封禅”,最终却未能成行。

唐太宗未能封禅的原因十分复杂,总的来说,贞观初年他回绝群臣的封禅之请,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刚从隋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民物凋残,惮于劳费”,但据学者揣测,这其中也有他担心自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权上位,怕因为封禅而引得老天不满折损阳寿的因素在里边。

到了贞观中期,唐太宗的权力日趋稳固,封禅的心思也慢慢变得迫切起来,却因为距秦汉太久,相关礼仪无从考据,最后浪费了太多功夫在制定礼仪上。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时,唐太宗总算是下定决心,结果这决心刚下不久又碰上彗星之变,无奈之下,只得取消原定的封禅计划。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封禅之议再起,唐太宗再次下定决心,却因为边衅不断、河北水灾而被迫再次取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与封禅擦肩而过。

唐太宗虽然没能成功封禅,但他在位时所确定的封禅礼仪却被留了下来。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十月,高宗一行人从东都洛阳出发,携文武百官及诸国酋长前往泰山封禅,队伍“相继数百里”,人鸣马嘶,声势浩大。这次封禅最大的特点,却是禅礼的参与者,加入了后宫嫔妃。而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当时的后宫之首——武则天。

04

武周:乱入的嵩山封禅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崩于洛阳,唐中宗李显即位。七年之后,武周革命,武则天于洛阳称帝。第二年,群臣上表请求封禅,只不过他们这次请封的不是泰山,而是中岳嵩山。


武则天嵩山封禅

武则天在天册万岁二年(公元696年)腊月封嵩山,禅少室山。这次封禅所采用的礼仪与乾封元年唐高宗封禅的礼仪基本一致,封禅过程更是极为顺利,打破了自古以来封禅“唯泰独尊”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往往呈现出一幅非常有趣的局面,即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并不完全重合。而封禅作为齐鲁之地儒生及方士所推崇的古礼,其举行的地点自然要落到泰山头上。然而,随着秦汉以来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大一统帝国内部这种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不重合的现象逐渐得到了解决,在魏晋时期就有人提出了“五岳皆可封”的观点。其中嵩山作为“六合之中”,更是得到不少人的推崇。

当然,封禅嵩山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武则天的个人喜好。她认为自己的武姓源于姬姓,而姬姓自然要追溯到周天子的身上,周武王曾在嵩山祭天,认为嵩山乃是天下之中心,武则天自然也就认定了嵩山是自己的本命之山。

武周之后,李隆基再兴唐室,并一手开创了盛唐局面。因此,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颇有拨乱反正之意。

武则天的“本命神山”思想在唐玄宗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玄宗属鸡,生于乙酉年,而酉为金,金在西方,西岳乃是华山,照这么推断,玄宗的本命神山自然就是华山了。因此,在封禅泰山之后,玄宗很快就动起了封禅华山的念头,但因华岳庙大火而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构想。“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由盛转衰,也就更不可能举行什么封禅大典了。

来源:新周报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mc25176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