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毒病有什么(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鱼病)

发布日期:2025-01-22 01:27:01     作者:灆鉐榴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tt450381.html     违规举报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水产研究社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27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鱼病,称病毒性鱼病。病毒寄生在鱼类的细胞内,因此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靠预防来控制此类鱼病的发生。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体】 草鱼呼肠孤病毒,又名草鱼出血病病毒。

【流行情况】 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各主要养鱼区流行。

草鱼、青鱼和麦穗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2.5~15.0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一般在30%~50%,高的可达60%~80%,危害极为严重,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能患病。

近年来由于各地忽视了免疫工作,草鱼病毒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本病通常发生于6月下旬到9月中旬。

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量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在12℃以下及34.5℃以上时也有发生。

从健康鱼感染到疾病发生需7~10天。一旦发生,常导致急性大批死亡。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

主要症状表现在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

大多数病鱼在剥去皮肤后,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

剥开腹腔,可见肠道全部或部分因肠壁充血而呈鲜红色,但仍具有韧性,肠内无食物,但很少有气泡或黏液,可区别于细菌性肠炎病。

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脏、脾脏、肾脏有出血点或血丝。一般鳃部无明显病变,但由于内出血而导致鳃部苍白,故称“白鳃”,也有的鳃瓣呈红色斑点状充血。上述症状可在各病鱼中交替出现。

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也可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 主要表现为肌肉明显出血,呈鲜红色,但体表无明显症状,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出现“白鳃”。5~10厘米的草鱼鱼种易出现此种症状。

(2)红鳍红鳃盖型 主要表现为鳍基、鳃盖、头顶、眼眶、口腔等处有明显出血点,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出现点状充血。10厘米以上的大草鱼鱼种易出现此种症状。

(3)肠炎型 主要表现为肠道严重充血,体表和肌肉充血现象不明显,各种规格的草鱼鱼种均可见到。

【诊断】 通过肉眼观察诊断,主要是充血、出血。发病鱼一般体色为暗黑而微带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颌、头顶或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基部表现为充血,严重时眼球突出;小的鱼种,在阳光下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

(1)预防

1)池塘消毒。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并用200克/米3的生石灰或20克/米3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泼洒消毒。

2)下塘前药浴。鱼种下塘前,用聚维酮碘30克/米3药浴20分钟左右。

3)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0.3克/米3或漂白精0.1~0.2克/米3。

4)人工免疫预防。发病季节到来之前,人工注射草鱼出血病弱毒疫苗或草鱼出血病病毒细胞灭活疫苗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保护草鱼安全度过当年本病流行季节。

(2)药物治疗

1)大黄粉。每100千克鱼种每天用0.5~1.0千克大黄粉,拌入适量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1星期。

2)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每50千克鱼种用水花生5千克、大黄粉0.5千克、韭菜1千克、大蒜0.25千克、食盐0.25千克,将水花生、韭菜、大蒜捣烂拌入食盐、大黄粉,加入面粉、麦麸或浮萍等5~10千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7~10天。

3)使用强力杀菌消毒剂,每亩水深1米用量为500克;同时每100千克鱼,每天用4%的碘液60毫升拌饵投喂4天。

4)每万尾鱼种用枫香树叶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过夜,与饵料混合后投喂,连用5天。

5)三黄散(大黄、黄芪、黄檗三者的比例为5∶3∶2)与磺胺类药物联用,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连喂5~7天为1个疗程。

提示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在放苗前人工注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发的草鱼出血病弱毒疫苗,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病原体】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流行情况】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发生于欧洲及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流行水温为10~15℃。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红点鲑、河鳟、克氏鲑、银大马哈鱼、大口玫瑰大马哈鱼、大西洋鲑、大鳞大马哈鱼等,主要危害14~70日龄的鱼苗和幼鱼,发病率极高,水温10~14℃时为发病高峰,死亡率可高达80%~100%,鱼越小死亡率越高。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主要取决于宿主的种类、品系、年龄、病毒株的毒力差异及水温。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病鱼,也可通过卵、精子、粪便及被其污染的水和渔具传播。

【症状】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潜伏期为6~10天。病鱼的特征之一是生长发育良好、外表正常的苗种突然死亡,并出现突然离群狂游、翻滚、旋转等异常游泳姿势,随后停于水底,间歇片刻后重复上述姿势游动,不久便沉入水底而死。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并在腹鳍的基部可见到充血、出血,肛门常拖一条灰白色粪便。解剖病鱼进行检查,可见有腹水,病鱼胰脏充血,幽门垂出血,组织细胞严重坏死;肝脏、脾脏、肾脏苍白贫血,也有坏死病灶,胃出血,肠道内无食物,有乳白色透明或浅黄色黏液,这些黏液样物在5%~10%的福尔马林中不凝固,这具有诊断价值。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观察发病的鱼是否是容易感染的种类,然后结合病鱼游动行为及特有的内外部症状做出初步判断;肠道内黏液是否在5%~10%的福尔马林中凝固,目检病鱼的内部器官通常苍白,最明显的特征是胰脏坏死,如此可进一步做出诊断。用直接荧光抗体法、中和试验法、补体结合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出在组织及培养细胞内的病毒。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建立严格检疫制度,严格隔离病鱼,不得留作亲鱼。

2)发现疫情要严格进行消毒,切断传染源,防治水污染,建立独立水体,强化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消毒处理。

3)鱼卵(已有眼点)用含量为50克/米3的复方聚维酮碘浸浴15分钟。

4)将大黄研成末,按每千克鱼体重用药5克的剂量拌入饲料中投喂,连喂5天为1个疗程。

5)把水温降低到10℃以下,可降低死亡率。

6)发病早期用聚维酮碘拌饲投喂,每千克鱼每天用药1.64~1.91克,连喂15天。

7)2500尾0.4克的仔鱼投喂3毫克植物血凝素,分2次投喂,间隔15天,据报道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效果。

提示要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相区别,这两种病毒都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且流行水温相似,前者表现为生长发育良好、外表正常的苗种突然死亡,且肠道常见乳白色透明或浅黄色黏液,这些黏液样物在5%~10%的福尔马林中不凝固。

三、鳗狂游病

【病原体】 鳗冠状病毒样病毒。

【流行情况】 鳗鱼的狂游病也称狂奔病、眩晕病、昏头病等,其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极高,是我国欧洲鳗鲡养殖的难题之一。从1995年我国引进这种鱼以来,福建、广东等省的许多鳗鱼场都有发病,给我国鳗鱼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各种规格的鳗鱼包括白仔至幼鳗、成鳗期的当年鳗(体重100~150克)和2龄鳗(400克)均易发病死亡。流行季节为5~10月,7~8月为发病高峰,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为60%~70%,严重者可达100%。夏季高温季节为流行高峰,故该病又称欧洲鳗夏季狂游病。当水温超过28℃时,水质和底质易恶化,池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容易升高;另外,残饵的积累也易成为本病流行的诱因。在同一池中往往大个体鳗鱼先死,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个体小的鳗鱼。本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从开始发病到发病高峰约7天,发病到死亡约15天。

【症状】 发病前出现异常抢食、食欲极为旺盛的现象,数日后可见个别鳗鱼不摄食、离群、在水中上下乱窜,或旋转游动,或倒退游动,间或头部阵发性痉挛状颤动或扭曲,有的侧游或在水面呈挣扎状游动,急游数秒后沉入水中,再上浮呈挣扎状游动;随后大量病鳗聚集于鳗池中央排污口周围静卧,呈极度虚弱状,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病鱼体表黏液脱落,徒手能捞起,嘴张开,不久后即死亡。检查鳗体,可见少部分病鳗出现肌肉痉挛,躯体出现多节扭曲,胸部皮肤出现皱折,鳍红、烂鳃、烂尾等症状(彩图1)。死鳗数量也迅速增加,死亡率为90%以上。死亡病鳗表现为躯体僵硬,头上仰,有时口张开,下颌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溃疡,有的病鱼的口腔、臀鳍、尾部也见充血或溃疡;多数病鱼鳃丝鲜红;肝脏、肾脏肿大,其他脏器肉眼变化不明显。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直接的方法是将病鳗的肝脏、肾脏、心脏裂解后,经负染电镜检查,看到有大量冠状病毒样病毒。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注意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防止水温变化较大。

2)在鳗池上设置遮阳棚,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定期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或漂白粉消毒。

4)发病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疗效。如黄芪多糖或三黄粉(用量见药品说明书)。

四、鳗出血性张口病

【病原体】 披膜病毒。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鳗鱼,日本鳗鱼最易感染。日本和我国广东、福建等地流行。多数呈散在性零星暴发,大范围流行比较少见,发病后死亡率低。主要流行于夏季,1足龄以上的日本鳗鱼易发生。本病流行尚无明显规律,往往当年发生后,隔年并不一定流行。

【症状】 患病鳗鲡表现为严重出血,主要是颅腔出血,其次是口腔及头部肌肉出血,上、下颌与鳃盖、胸鳍及皮肤充血(彩图2),臀鳍充血最为明显,严重者上、下颌萎缩变形;病鱼骨质疏松,易发生骨碎裂,颅腔出现“开天窗”;齿骨与关节骨之间的连接处松脱,口腔常张开,不能闭合;肝脏、脾脏、肾脏肿大,极度贫血。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治方法】 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同鳗狂游病。

五、鲤痘疮病

【病原体】 鲤疱疹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早在1563年就有记载,流行于欧洲,现在朝鲜、日本及我国(上海、湖北、云南、江苏、四川、河北及东北等地)也均有此病例发生,大多呈局部散在流行,大批死亡现象较少,但影响鱼的生长和商品价值。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鲫鱼及圆腹雅罗鱼等,在越冬后期可引起鱼死亡;但同池混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鳊鱼及赤眼鳟不感染。流行于冬季及早春季节,在水温10~15℃时,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养鲤中容易发生;当水温升高后,痘疮会自行脱落至自愈。通过接触传播,也有人提出单殖吸虫、蛭、鲺等可能是传播媒介。

【症状】 早期病鱼的体表出现小斑点,以后增大、变厚,其形状及大小各异,直径可从1厘米左右到数厘米,或者更大一些,厚1~5毫米,严重时可融合成一片,形状如痘疮,故称痘疮病;增生物表面原为光滑,后来变得有些粗糙,呈玻璃样或蜡样,有时不透明;颜色为浅乳白色、奶油色及褐色(决定于病灶部位的色素),增生的病灶部位常有出血现象。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乳头状小突起,分层混乱,常见有丝分裂,尤其在表层,有些上皮细胞的核内有包涵体,染色质边缘化;增生物不侵入表基,也不转移。

【诊断】 根据病鱼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需进行增生物组织切片,可见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有些上皮细胞的核内有包涵体;最后确诊需进行增生物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

防治方法】

(1)预防 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流行地区改养对本病不敏感的鱼类;升高水温或减少养殖密度也有预防效果。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有病鱼或病原体的水域需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作水源;隔离病鱼,不得留作亲鱼。

(2)治疗 发病池塘应及时灌注新水或转池饲养;水库网箱则可用转移网箱位置加以控制。

1)二溴海因或溴海因按0.2~0.3克/米3的用量全池泼洒,对缓解和治疗池塘中病情有一定效果。

2)内服三黄散有一定效果。

提示本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在锦鲤和商品鲤鱼养殖中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症状呈现新的变化,表现为鳃出血、肿胀;眼球凹陷,内脏器官出血。治疗过程中采用减料、保持水质、增加溶氧量、减少对鱼体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等方法对本病有一定效果。一般水温升高到28℃以上时,本病不出现病理症状。

六、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原体】 斑点叉尾鮰病毒(CCVD),属疱疹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最早在美国流行,现洪都拉斯共和国和我国都有流行,给斑点叉尾养殖造成严重损失,已成为危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斑点叉尾鮰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对鱼苗、鱼种产生危害,但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病鱼或带病毒者通过尿和粪便向水体排出斑点叉尾病毒,发生水平传播,病鱼和疫水都是主要的传染源;亲鱼感染斑点叉尾病毒,可通过鱼卵发生垂直传播。本病的流行水温是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发病速度越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水温低于15℃,本病几乎不会发生。

【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当年鱼,水温25℃时会突然暴发,发病急、死亡率高。病鱼食欲下降,甚至不食,离群独游,反应迟钝;有20%~50%的病鱼尾向下、头向上,悬浮于水中,出现间歇性的旋转游动,最后沉入水底,衰竭而死。病鱼鳍条基部、腹部和尾柄基部充血、出血,以腹部充血、出血更为明显;腹部膨大,眼球单侧或双侧性外突;鳃苍白,有的发生出血;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突(彩图3)。剖检病鱼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浅黄色或浅红色腹水,胃肠道空虚,没有食物,其内充满浅黄色的黏液;心脏、肝脏、肾脏、脾脏和腹膜等内脏器官发生点状出血;脾脏往往色浅呈红色,肿大;胃膨大,有黏液性分泌物。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DNA探针技术。

【防治方法】

1)消毒与检疫是控制病毒流行的最有效方法,氯消毒剂在有效氯含量为20~50克/米3时,可有效杀灭病毒。因此,用氯制剂加强水体、鱼体和用具的消毒,同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可控制病毒从疫区传入非疫区。

2)避免用感染了病毒的亲鱼产卵、繁殖。由于病毒感染亲鱼后,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鱼苗、鱼种,因此只有选用无抗病毒中和抗体和没有该病病史的亲鱼才能用于产卵、繁殖。

3)降低水温,终止病毒的流行。在病毒流行时,引冷水入发病池,降低水温到15℃可终止该病毒的流行,从而降低死亡率,以减少病毒所造成的损失。

4)防止继发感染,在病毒流行时,可在饵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如四环素等,防止细菌继发性感染而减缓病鱼的死亡。

5)减少应激,给予充足的溶氧量。在病毒流行时,应注意保持好的水质,溶氧量应尽量保持在5克/米3以上,同时应减少或避免一些应激性的操作,如拉网作业等,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

6)治疗方法。目前,国外已研制了灭活苗、弱毒苗和亚单位苗,已通过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都因为成本较高或免疫途径不方便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

七、鲑疱疹病毒病

【病原体】 鲑疱疹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只在北美流行,在日本的鲑科鱼类中也发现有疱疹病毒感染,但与此不同。主要危害虹鳟、大马哈鱼和大鳞大马哈鱼的鱼苗、鱼种。在10℃以下最易感染。

【症状】 病鱼不活泼,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间歇性狂游,临死前呼吸急促。病鱼大多数体色正常,突眼,口腔、眼眶、鳃和皮肤出血;肝脏呈花斑状,肾脏苍白、不肿大,心脏肿大、坏死。病理切片显示心脏水肿,肌纤维横纹消失,有时呈玻璃样坏死;鳃小瓣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分离,假鳃广泛水肿、充血坏死;肾小管细胞红肿变性;肝脏组织水肿、出血;肠组织坏死,黏膜脱落。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电镜切片、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DNA探针技术。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综合预防。不从疫区引进鱼卵及苗种。

2)注意鱼卵孵化和鱼苗饲养的水温,一般维持在16~20℃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鱼苗在含量为40毫克/米3的聚维酮碘溶液中每天药浴30分钟有一定效果。

八、鲫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症

【病原体】 鲤疱疹病毒Ⅱ型。

【流行情况】 本病最早于1992年在日本金鱼养殖场被发现,造成金鱼死亡率几乎达到100%。1995年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金鱼繁育场发生本病,死亡率达90%。而于2008年在我国鲫鱼养殖主产区江苏北部盐城市最早发生本病,2011年在整个江苏北部鲫鱼养殖区出现大面积暴发,合计发病死亡的面积约有10万亩;之后在我国其他鲫鱼养殖区相继发生本病。

本病主要危害金鱼、鲫鱼及其普通变种,金鱼和鲤鱼的杂交体也能感染鲤疱疹病毒Ⅱ型而成为该病毒的携带者。本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但主要受水温影响,15~25℃易发病。水温高于25℃时,发病率降低,当水温提高至27℃时,发生死亡现象几乎停止。当环境温度急剧下降至该温度范围时,携带该病毒的金鱼种群能够产生典型的疾病并发生大量死亡,而当温度缓慢下降时,疾病的发生减缓。

【症状】 病鱼精神沉郁,昏睡,食欲不佳或厌食,呼吸频率增加;身体发黑,在下风或背风处缓慢游动,惊扰后立即窜入水中;一般情况下不易捕捞到,只有在死亡高峰时的池塘下风或背风处用网能捕捞到。捕捞到的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腹部尤为明显;病鱼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的过程中(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会从鳃部流出血水;病鱼死亡后,鳃盖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剪开鳃盖观察,鳃丝肿胀并附有大量黏液;病鱼鳍条末梢发白,尾鳍尤为明显,并且分叉,严重如蛀鳍状。解剖后可见腹部有腹水,脾脏和肾脏肿胀并呈苍白色,偶尔能见多处白色病灶,肝脏苍白,肠道空,内黏膜糜烂,鳔上有瘀斑性出血;患病金鱼鳍上有水泡状脓疱,有些鱼还表现为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肌肉充血。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如鳍条末梢发白、在鳃盖张合的过程中(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从鳃部流出血水。

2)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鲤疱疹病毒Ⅱ型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可基本确诊。

【防治方法】

(1)预防

1)彻底清塘。

2)严格检疫亲鱼带病毒情况,选取健壮无毒亲鱼繁育的鱼种。

3)鱼种下塘前,水温在10℃以上时用鲤疱疹病毒Ⅱ型组织苗进行免疫(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病室研制),可减少发病,保护期为1年以上,可帮助鱼种安全度过高温季节。

4)平时加强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5)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养殖。

6)减少药物使用,增强鱼体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7)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不能到处乱扔。

(2)治疗

本病无药可治,主要以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水体养殖环境和减少寄生虫感染来减少健康鱼的感染。

九、鲤春病毒病

【病原体】 鲤弹状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为全球性鱼病,尤其在欧洲最为流行,在我国也流行。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鱼苗、鱼种很少感染,偶尔也能在鲢鱼、鳙鱼、鲫鱼、草鱼和狗鱼中分离到鲤弹状病毒,但鲤鱼尤其容易被感染。只流行于春季,鲤鱼刚越冬以后最易流行,流行水温为13~20℃,亲鲤鱼死亡率极高,在水温超过22℃时就不再发病,所以叫鲤春病毒病。病鱼和死鱼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水传播,病毒经鳃和肠道入侵,人工感染还可使狗鱼鱼苗及草鱼等发病;也可由吸血的鱼类寄生虫如鲤虱或水蛭吸食鲤鱼血液时传播。本病潜伏期约20天,发病后2~14天可造成大量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到50%。

【症状】 本病潜伏期6~10天,发病后,病鱼体色变黑,呼吸缓慢,侧游,突眼,腹部膨胀,腹腔内有渗出液,最后因失去游泳能力而死亡。目检病鱼,可见两侧有浮肿红斑,体表有轻度或重度充血,鳍基发炎,有肠炎症状,肛门红肿突出,常排出长条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腹部明显肿大,眼球外出,鳃苍白,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红色,有时可见竖鳞(彩图4)。解剖病鱼,可见腹腔有血水,肝脏及心肌也有局部坏死,心肌炎,心包炎,肠道、肝脏、脾脏、肾脏及鳔等器官充血、发炎。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用尾柄细胞株或上皮瘤细胞株分离病毒,观察细胞病变可进行进一步诊断。确诊也可用抗鲤春弹状病毒血清进行中和试验。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用消毒剂彻底消毒。

2)水温提高到22℃以上。

3)可采用2~5克聚维酮碘拌饲投喂100千克鱼,10~15天为1个疗程;同时采用0.7克/米3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或每亩用10~15千克生石灰兑水化浆泼洒。

4)选育有抵抗力的品种。俄罗斯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现已获得抗病力较强的品种,成活率提高30%。

提示本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一类动物疫病,无有效治疗方法,发现疫病或疑似病例时,必须销毁染疫动物,同时彻底消毒养殖设施。

十、鲤鳔炎病

【病原体】 属弹状病毒。

【流行情况】 1958年在苏联发生流行,以后主要在德国、匈牙利、波兰、荷兰等欧洲国家流行。流行温度为15~22℃。主要危害鲤鱼、野鲤等,2月龄以上最易感染,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最高可达100%。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贫血、消瘦、反应迟钝,有神经症状,狂游、侧游,腹部膨大;鳔组织发炎、增厚,鳔内腔变小,内充满黏液;皮肤及内脏等器官具有小的斑点,甚至较大的棕色斑块。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定期消毒。

2)用亚甲蓝拌饲投喂有一定效果,用量为1龄鱼每尾每天20~30毫克,2龄鱼每尾每天40毫克。

3)每千克鱼用10~30毫克氟苯尼考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能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死亡。

十一、牙鲆弹状病毒病

【病原体】 牙鲆弹状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在1986年日本首次报道。山东的青岛、威海等地室内水泥池养殖的牙鲆发现有此病征。发病季节为冬季和早春,在水温10℃时牙鲆的死亡率可高达60%。本病主要危害牙鲆,人工感染对真鲷、黑鲷有强烈的致病性;从香鱼中也分离到此病毒,对虹鳟也有致病作用。本病主要分布于日本,近年来在我国山东沿海有类似病症。

【症状】 患病的牙鲆体色变黑,动作缓慢,静止于水底或漫游于水面;体表和鳍基部充血或出血(彩图5),腹部膨胀,内有腹水;生殖腺瘀血;肌肉出血;肾脏造血组织坏死,细胞核固缩、破碎、崩解、消失,肾小管上皮崩解、坏死,黑色素大量沉积;脾脏内实质细胞坏死;肠管黏膜固有层与黏膜下肌肉层充血、肿胀,胃黏膜上皮、黏膜下肌肉层显著出血;肝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肝脏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细胞系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

【防治方法】

1)加强水体消毒。工厂化养殖用水经紫外线或臭氧消毒,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2)受精卵用含量为25毫升/米3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浴15分钟。

3)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水温至15℃以上,可以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养殖池塘(或网箱)发现病鱼,应及时隔离,病死鱼要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原体】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最早流行于美国、加拿大,1971年传入日本等国,1985年传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危害虹鳟、大鳞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河鳟等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尤其是以刚孵出的鱼苗到摄食4周龄的鱼种(体重0.2~0.6克)为甚,死亡率高;1龄鱼种也会患病,但死亡率不高,2龄以上的鱼不发病。水温4~13℃时发病,以水温8~10℃发病率最高,15℃时自然发病现象消失。病鱼是主要传染源,可借助鱼卵、精液、排泄物、水等多种媒介传播。

【症状】 病鱼首先游动缓慢,顺流漂起,摇晃摆动,时而出现痉挛,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剧烈游动后不久即死,此时出现的狂游是病鱼的特征之一。病鱼体色发黑,突眼,腹鳍基部充血,贫血,腹部因腹腔积水而膨胀,肝脏、脾脏水肿并变白;口腔、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和心包膜常有出血斑点,肠出血,鱼苗的卵黄囊也会出血;胰脏坏死,消化道的黏膜发生变性、坏死、剥离。病后残存的鱼脊椎弯曲。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本病特征之一是苗种突然死亡,病鱼肛门拖一条黏液便,比较粗长。也可对病鱼的肾脏和胃肠道进行石蜡切片观察,还可以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确诊需用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将带有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运入。

2)鱼卵(已有眼点)用聚维酮碘消毒,用量为10升水中加聚维酮碘50毫升,药浴15分钟。

3)用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保护率可达75%。

4)在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阶段将水温提高到17~20℃,可防止本病发生。

5)用大黄等中草药拌饲投喂,有防治作用。

十三、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体】 艾特韦病毒。

【流行情况】 主要流行于欧洲及我国东北等地。主要危害虹鳟、溪鳟等1龄鱼;人工感染可使河鳟、美国红点鲑、苗、白鲑、湖鳟发病,但虹鳟与大马哈鱼杂交的三倍体不感染;据报道温水性鱼类中的银鲫也有感染性。冬末春初,水温6~12℃为流行季节,8℃左右时最容易发病,给鱼造成毁灭性打击,死亡率可达80%,15℃时零星发生。病鱼是重要的传染源,即使在疾病恢复期,病毒也能在体内持续好几周,也可通过病鱼的排泄物等从水中传播。

【症状】 本病有3种类型。(1)急性型 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鱼体色发黑,贫血,眼球突出,眼、眼眶四周及口腔上颌充血或出血;胸鳍基部及皮肤出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脂肪组织、鳔、肠均有出血症状;肝脏、肾脏水肿,变性坏死;骨骼肌有时发生玻璃样变性、坏死。(2)慢性型 感染后病程较长,死亡率低。病鱼体色发黑,眼球显著突出,严重贫血;鳃丝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均有出血症状,并常伴有腹水;肝脏、肾脏、脾脏等颜色变浅。(3)神经性型 主要表现为病鱼运动异常,在水中静止,时而旋转运动,时而狂游或跳出水面或沉入水底,有时侧游。目检观察,腹腔收缩,体表出血症状不明显。病程较慢,在数天内逐渐死亡,死亡率低。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法或抗血清中和试验。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建立严格检疫制度;严格隔离病鱼,不得留作亲鱼。

2)发现疫情要进行严格消毒,切断传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独立水体,强化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消毒处理。

3)鱼卵(已有眼点)用含量为50克/m³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浴15分钟。

4)将大黄研成末,按每千克鱼用药5克的剂量拌入饲料中投喂,连喂5天为1个疗程。

5)把水温降低到10℃以下,可降低死亡率。

6)发病早期用聚维酮碘拌饲投喂,每千克鱼每天用药1.64~1.91克,连喂15天。

7)2500尾0.4克仔鱼投喂3毫克植物血凝素,分2次投喂,间隔15天,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效果。

十四、牙鲆淋巴囊肿病

【病原体】 淋巴囊肿病毒。

【流行情况】 是发现最早的鱼类病毒性疾病之一,于1874年就有记载,也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鱼类病毒病,目前国外曾报告包括海水、淡水和半咸淡水在内的9科42目125种鱼类患淋巴囊肿病。在淡水鱼中主要是危害丽科的鱼,如各种慈鲷和短鲷;在海水鱼类中是鲈形目、鲽形目和鲀形目中的一些种类。我国水产养殖的军曹鱼、鲈鱼、真鲷、红斑笛鲷、紫红笛鲷、石斑鱼、牙鲆、大菱鲆和东方鲀等都曾发现过;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但水温10~25℃时为发病高峰期。在低密度和良好养殖条件下一般不会引起大量死亡,但如果环境差或与细菌并发感染,可引起严重疾病,导致死亡。网箱和室内水泥池工厂化养殖的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池塘养殖的感染率为20%~30%。在苗种阶段和1龄鱼种,发病后2个月死亡率达30%以上;2龄以上的鱼很少出现死亡,但病鱼外表难看,失去商品价值;有的经过一段时间,体表的囊肿物会自然脱落而恢复正常。这种病毒的传染性不强,通常在一个养殖群体中仅有部分鱼生病,一个网箱中的鱼患病时其周围网箱中的鱼不受感染。可能是因为该病毒在海水中的生存能力很弱,或者必须通过媒介才能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鱼排出的病毒进入水中,其他鱼接触后被感染;皮肤擦伤或受寄生虫损伤后往往成为病毒侵入的门户。

【症状】 淋巴囊肿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瘤,从外观上看近似于体表乳头状肿瘤。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水泡状囊肿物,这些肿胀物有各自分散的,也有聚集成团的;囊肿物多呈白色、浅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较大的囊肿物上有肉眼可见的红色小血管;囊肿大小不一,小的1~2毫米,大者达10毫米以上,并常紧密相连呈桑葚状;囊肿除发生在鱼体表外,在解剖病鱼时也偶然发现在鳃丝、咽喉、肌肉、肠壁、肠系膜、围心膜、腹膜、肝脏、脾脏等组织器官上,严重患者可遍及全身。鱼发病时摄食行为正常,但生长缓慢;病征严重的基本不摄食,部分死亡;部分感染的鱼体表囊肿物脱落,恢复正常,并可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免疫力。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可用BF-2、LBF-1等细胞株分离培养病毒,再通过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还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定期消毒。

2)人工繁殖用亲鱼应严格检疫,确保为无病毒感染的健康鱼;养殖苗种无患病症状;对发病的养殖网箱或鱼池实施隔离,捞除病鱼死鱼;应避免残饵及分选、换网箱等。

3)本病易继发细菌感染,可适当投喂抗生素药饵,预防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十五、真鲷虹彩病毒病

【病原体】 真鲷虹彩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在1990年最先发现于日本养殖的真鲷,主要危害幼鱼,发病后死亡率高达37.9%。1周龄以上的鱼发病较轻,死亡率为4.1%左右。发病期在7~10月,水温22.6~25.5℃为发病最高峰;水温降至18℃以下可自然停止发病。本病对海水养殖鱼类威胁很大,应引起注意。真鲷虹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水平传播。

【症状】 病鱼体色变黑,昏睡,严重贫血;体表和鳍出血,鳃充血、水肿、有瘀斑。解剖病鱼可明显地观察到肝脏瘀血、肿大,脾脏肥大,肾脏和头肾也往往肥大,肠道充血、无食物。本病的特征是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病鱼的脾脏、心脏、肾脏、肝脏和鳃组织的切片中有能被吉姆萨(Giemsa)染色的异常肥大的细胞。

真鲷虹彩病毒病

【诊断】 根据病鱼体表、鳃的外观症状和脾脏肥大可做出初步诊断。较为简单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取病鱼脾脏、肝脏、心脏、肾脏或鳃组织制成切片,经Giemsa染色可在光镜下观察到异常肥大的细胞。PCR技术已应用于对本病的诊断,且与免疫学诊断比较,PCR的灵敏性、准确性更高。

【防治方法】 对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日本正在研制真鲷虹彩病毒的商用疫苗,这将是有效的防治途径。

十六、鳜暴发性传染病

【病原体】 暂定为鳜病毒或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发生于鳜鱼单养池中,主要发生于鱼种和成鱼养殖阶段,大多呈急性流行,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可达50%~90%。发病季节在广东省为5~10月,高峰期为7~9月。23~35℃是本病适合流行的水温,而28~30℃是其最适流行水温;20℃以下时,鳜鱼一般不发病。

【症状】 病鱼上、下颌及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尾柄处充血,鳃颜色苍白,贫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有蛀鳍现象。剖检可见肝脏、肾脏、脾脏上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坏死,胆囊肿大。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电镜观察、荧光抗体试验或PCR技术。

【防治方法】

1)目前尚未找到防治本病的特效药,只能加强综合措施,以防为主。

2)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检测呈病毒阳性的鱼要及时淘汰处理。

3)改变养殖模式,尽量采用混养模式。

4)用细胞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本病,保护率达80%以上。

十七、东方鲀白口病

【病原体】 红鳍东方鲀吻唇溃烂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于1982年在日本首先发现。适宜的发病水温为25℃左右,高水温期一旦发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国山东、浙江等地区养殖的东方鲀曾发现有此病征。据有关资料介绍,白口病病毒可经水传播,养殖池或网箱中鱼互相撕咬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 病鱼首先口部发黑,然后变成溃疡状白化,继而上、下颌的齿槽露出,呈“烂嘴”状;内部表现为肝脏瘀血及有线状出血痕,重症者表现出特异的狂乱游动行为。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防治方法】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主要有如下方法。

1)防止将病鱼和带病毒鱼带入渔场和池塘。

2)杜绝健康鱼和病鱼或带病毒鱼之间的直接接触。

3)养殖群体中发现有行为异常或相互撕咬的个体,应及时捞出隔离。

4)适宜的放养密度,对带病毒可能性较大的幼鱼和1龄鱼进行隔离饲养,培育抗病品种等。

十八、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原体】 诺达病毒。

【流行情况】 此病毒于1989年发现,1990年首次报道。最初除美洲和非洲外,几乎在世界所有地区的海水鱼类中流行发病,对仔鱼和幼鱼危害很大,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近年受感染鱼的种类和危害程度迅速增加。本病主要影响苗种生产期的仔鱼和幼鱼,严重者可在1周内死亡率达100%。

【症状】 病鱼表现为厌食,上浮于水面,以螺旋状或旋转游动,或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难以下沉,病鱼腹部肿大,有的鳔肿大充血,外观无其他明显病变。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用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

【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可对育苗池水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或者使用国标渔药中的板蓝根末、七味板蓝根散等药物进行预防。

十九、病毒性腹水病

【病原体】 诺达病毒。

【流行情况】 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日本的西部地区发现。1985年,反町原从发病的中分离到诺达病毒。主要危害幼鱼,体重小于10克的幼鱼对本病毒敏感。本病的流行季节是5~7月在水温为18~22℃时;可侵染黄条、三线矶鲈、牙鲆等海水鱼类。

【症状】 幼鱼发病后体色变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鳃褪色呈贫血状。解剖病鱼,可见腹腔内有积水,肝脏和幽门垂周围有点状出血;牙鲆稚鱼则头部发红、出血。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用鳟性腺细胞系(RTG-2)等易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中和试验鉴定分离病毒。

【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提示对于病毒性疾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要做到提前预防。病程较长的病毒性疾病,在发病早期即介入治疗会有一定的效果。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减少投饲量、稳定水质、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添加调节鱼体代谢的药物。疫苗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某些病毒性疾病,目前缺少相关产品。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tt4503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5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