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普遍特点(成都人从哪里来)

发布日期:2024-12-22 01:21:55     作者:妖精小姐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un340775.html     违规举报

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一座“吸附能力极强”的城市。

现在的成都,管理人口已超2100万。科学测算,两三年之后,成都人口规模将达到2200万

成都是个较彻底的移民城市。成都人中,可以说95%以上都是“外来户”。


图据环球网

你有没有好奇过:成都人这么多,都是从哪里来的?

一切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1 四川人的祖先:从岷江上游而来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蜀道难》一开篇,就描述了一个神秘的史前文明时代。


“蜀山之王”贡嘎山。图据中国军视网,何永红/摄影

古蜀历史的最早开端,其实不是蚕丛、鱼凫,而是更早的蜀山氏

大约在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时代之前,在长江之源——岷江上游,出现了一支善于驯养桑蚕的族群,他们以岷山“石室”为居住之地,因此人们把他们称作蜀山氏(蜀山即岷山)。

蜀人走出岷山石室后,从岷江上游进入成都平原,辗转寻找最佳的生存和定居地点。

这一找,就找了大约2000年。


其间,蜀族经历了从蚕丛、柏濩(灌)、鱼凫到杜宇、开明(各历数代)五代蜀王的更替。

他们由最初的游团逐步形成聚落,再发展成为中心聚落和城邑邦国,并且距离成都越来越近。

直至开明王五世(一说九世)将都城从郫邑徙治成都(市区),从而结束了在成都平原大约2000年的寻找与迁徙。


成都地铁7号线的艺术墙面,呈现古蜀先民生活图景。图据成都地铁

2 秦汉:中原血脉注入巴蜀

公元前316年,灭巴蜀。

原蜀民大批向南逃亡,为了加强对蜀地的控制,秦国“移秦民万家实之”,大批秦国官民来到成都,关中文化开始随着中原移民传播到巴蜀之地。

这样的移民“实蜀”政策一直延续到西汉晚期,长达300余年,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大移民运动。成都是这场移民运动的中心。


资料图据网络

这一时期,中原许多富豪、工匠迁徙来到成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经商方法、农耕技术、先进的工艺。

最著名的就是赵国的冶炼大户卓氏,整个家族都辗转徙蜀,来到成都南边的小城临邛,成为蜀中乃至全国最大的冶铁大户,一时富比诸侯,其女卓文君与蜀中才子司马相如还闹出一场千古传颂的爱情绝唱。


琴台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雕像。图据网络

从此,中原文化的血脉开始源源不断注入到巴蜀文化之中。

西汉末年时,成都县人口达到7.6万户、约35万人,是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成都平原开始成为不逊于中原的天府之国。

3 三国:刘备入蜀带来文人工匠

另一次大规模的入蜀行动,发生在三国时期。

被打得四处逃窜的刘备来到隆中拜访了诸葛孔明,得到卧龙先生指点迷津,告知三分天下,以西川为基本,可以抗衡江南和中原。

刘备入蜀带来的不仅是军人,还有大批文人、谋士、工匠。当时追随刘备的百姓也不少,他们将江南、中原的文化、技艺、生活习性也带了来,使成都成为偏远的繁华都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图据武侯发布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大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入蜀。

西晋东晋时,四川南边的犍为郡等州县大批僚人入蜀,光成都就迁徙了3000多户,整个入蜀的僚人约有10多万户,58万多人。

外族人与汉人的大融合,不仅对蜀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甚至于对蜀人体格的影响、对蜀方言的发音等都有重要关系。

4 唐宋:繁荣安宁人口兴旺

隋唐之际,中原军阀混战,而蜀中相对稳定富庶,成为北方移民向往的世外桃源,大批北方人纷纷入蜀。

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巴蜀人口猛增至69.4万户,约350万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奔蜀,文人官吏、平民百姓也随之入蜀。诗圣杜甫、诗人韦庄等都到成都平原定居。


唐玄宗幸蜀图

关中地区战事不停,北人移居蜀中的浪潮便一直持续到唐朝末年。

两宋之交,北方移民为躲避金兵入侵,入蜀避祸。

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时,成都府人口约88万户;到南宋绍兴32年(公元1162年)时,人口已增加到近110万户。

人口的增加极大促进了成都平原经济社会的发展。宋朝的成都,不仅是全国著名的大都市,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成都博物馆,宋代市集的微缩场景

5 元末到清初:湖广填四川

宋末元初,蜀中军民在反抗蒙古铁骑的近半个世纪中,四川人口损失超过95%。到公元1290年,整个四川的在籍人数仅有61万,成都路人口不足4万户。

元末明初,因两湖一带战乱不断,大量湖广民众迁移到四川。

到了明朝建立后,朝廷制定条例开始了洪洞大移民,众多湖广百姓“奉旨入蜀”或自愿结伴迁入成都平原。


移民在四川建设新的家园塑像。图据华西都市报

明末清初,战乱四起,造成了成都平原人口的巨大损失,当数十年的战乱终于结束的时候,成都的人口存留比例仅在10%—20%之间。

清政府稳定全国局势后,开始了对四川的移民,“招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


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广东会馆,是四川移民文化的建筑符号

大批两湖两广、福建、江西、山西百姓在政府免赋、给地政策的诱惑下举家迁往四川。成都平原迎来了移民高潮。

到康熙六十一年,成都府人口已经达到了60万,华阳县人口达到22万。


清代移民路线图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极大改善了成都的生产力、恢复了生产,促进了人口素质的优化和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让成都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赋予了成都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城市气韵。


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浮雕。图据华西都市报

6 抗战时期到新中国:从战时大后方到三线建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政府机关、工厂、企业、文化团体、学校、军队及难民大规模内迁,让成都城市人口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

抗战时期北方27所大学迁来成都,成都一时名人荟萃,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成都许多知识分子的上一辈、上两辈都是北方移民。


抗战时期的华西坝,莘莘学子列队参加毕业典礼

1940年华东华中250家工厂迁入四川,到1944年工业企业增加到1万多家,同时迁来的还有数十万流动人口大军。

整个四川成了抗战的大后方。抗战结束后许多工厂学校又回迁,但人员并没有完全回迁,他们留在了四川,建立家庭并繁衍后代,成为成都的老城民。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批来自晋、绥、秦、鲁、苏的干部受命南下进入巴蜀大地,在战乱的废墟之上重建成都。

现在成都许多家庭,都是那一时期由北方南下的干部同当地人结合建立的。如今活跃在成都的五六十岁的人有许多是南下干部的后裔。


1949年,成都人民夹道欢迎解放军入城。图据四川在线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的工厂内迁,被称之为三线建设

按照当时军事的划分,中国沿海为前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内陆地区,特别是四川地区为三线。三线基本处于中国西部的大山之中,战略位置上比较安全。

作为三线建设指挥部所在地的成都,接收了大量从一线、二线轻工业与电子工业,获得国家投资新建、扩建、改建了成飞公司、成都发动机公司等大中型骨干军工企业。


三线建设时期老照片。图据方志成华

今天东郊大片的工厂那一时代成都工业发展的标志,先后聚集了253家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大批的东北人、上海人随之迁徙,工程师、工人及家人一起来到成都,极大充实了工业实力,促成了成都人口的又一次大融合。


如今的东郊记忆

7 新时代:“蓉漂”开启新篇章

成都是个很彻底的移民城市。

成都人上溯两代、三代、四代几乎都是外来血统。成都人中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95%以上是外来户。

今天的成都人皮肤细腻白嫩,长相俊美,特别是成都美女早已名扬天下,使外地人大为惊叹。这就是移民大融合的作用。


资料图据网络

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名未改、城址未迁。政治、经济、文化持久繁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源源不断移居成都的人民。

2017年,成都推出“成都人才新政12条”后,大量高学历、高科技人才接踵而至。

2020年4月25日,成都迎来第三个“蓉漂人才日”。数据显示,全市累计落户的青年人才达35万人

而截至2019年12月底,成都市共有两院院士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5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80人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开启新征程,新一轮成都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至。

“蓉漂”,新时代的“移民潮”,不仅是风尚,更成为了一个品牌、一种共识、一个现象和一大趋势。


图据成都人才

摆一哈你的家族史:

你们屋头是啥时候、从哪里来成都的?

综合: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

成都商报、城市观察者、成都方志等


——粉丝福利——

追成渝CP,赢千份福利!

成都、重庆“撒糖”

我们有¥200000 好礼要送给你!


参与方式


PS.

1、即日起至6月25日,每日福利12点准时上新

2、天天有福利,数量有限,先抢先得,当日兑换

成都宽窄巷子口这家美漫书店:一个个房间,如飞船里的生活舱!

“闲”不下来的成都

重磅!成都拟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线网图)

国内第一座乐高乐园开建:成都出发1小时飙拢,2023年约一个!

“城市之巅”丹景阁亮相!目测要火!(揭秘)

成都上空将“长”出2.4km超线性公园(超强剧透)

暖心又搞笑!成都驾校教练为学员录导航语音包火了

高高高高高颜值!成都东部新区首条环线西一线竣工通车(视频)

成都“小棉袄”!怕爸爸遭差评,网约车司机女儿写小纸条给乘客(视频)

约一场冰雪狂欢!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月底亮相成都!

你们家族来自哪里?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un3407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