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都有哪些问题?这些农产品安全问题

发布日期:2025-01-22 03:28:13     作者:旧衣裳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zxw388975.html     违规举报


市民在超市选购水果。张进刚摄/光明图片


春节临近,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对各类食品进行严格排查,确保食品安全。图为该局执法人员向超市内购物的市民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廖海金摄/光明图片

【聊健康】

“有机蔬菜认证造假”“香瓜太甜是因为加了甜蜜素”“黑木耳打农药”……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其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舆论关注。特别是在自媒体浪潮推动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话题声量持久不衰,在网络不断被“翻炒”“嫁接”,催生出错综复杂的网络生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团队近期梳理了2018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大热门话题,并进行了科学解读。

2018年,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是舆论场中关注的热点话题。总体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大环境较往年有所改善,相关舆情总量比往年有所减少。各级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科学解读及风险交流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提高公众安全认知、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风险方面成效显著,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其中,以下几个热点话题,曾在网络上引发极大反响,给消费者造成很大困扰。我们对其解读,以正视听。

特别甜的香瓜喷施“甜蜜素”?

【热点回顾】2018年7月,有媒体曝光称,黑龙江香瓜主产区绥化市兰西县一些瓜农为了增加香瓜的甜度,会给正在生长期的香瓜喷洒疑似“甜蜜素”的“增甜剂”。事件直接造成当地香瓜滞销,部分自媒体以《震惊!央视告诉你,香瓜上喷了见不得人的东西》等为题恶意传播不实消息,引发网民对蔬果农产品用药安全问题的担心。

【热点解读】在香瓜生产中采用叶面施肥是一项正常的生产技术。喷施的所谓“增甜剂”实质上是一种水溶性叶面肥料的商品名,一种含钾量比较高的肥料,并非报道中所说的“甜蜜素”。这种叶面肥料具有平衡营养供应、促进香瓜糖分积累的功能,不会给瓜果产品带来质量安全问题。真正的甜蜜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甜度是蔗糖的40倍左右,用于水果罐头、果酱、蜜饯、面包、糕点、饼干、饮料和果冻等加工生产中,在香瓜生产过程中向植株喷施甜蜜素一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18元一只的速生烤鸭能吃吗?

【热点回顾】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的街边出现售卖低价白条烤鸭的摊贩。但群众始终对这18元一只的烤鸭到底靠不靠谱存有疑虑。特别是2018年8月前后网络中出现了一些传言称,这些烤鸭原料用的是所谓“速生鸭”。这一说法瞬间引发了群众对“速生家禽”“激素家禽”的恐惧,大批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讨论此事。

【热点解读】这些烤鸭多使用的是小白条鸭,是白羽肉鸭的一种。通常饲养期30天左右,主要用于加工小型烤鸭、香酥鸭等,出栏体重为1.9~2.0千克,屠宰后全净膛重约1.25千克,烤制成熟食后重量约0.8千克,即1.6斤左右,市场策略就是价廉物美,一个三口之家一顿即可吃完。白羽肉鸭是当前肉鸭养殖行业通过不断的遗传改良培育的新品种,特点是饲料转化效率更高,从而长得更快,不需要药物和激素就能够实现良好生长,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比起餐馆里上百元一套的烤鸭,这种小型烤鸭无论从养殖、屠宰分割还是后期加工等各个环节,成本构成都有很大差异,不具有可比性。

绿茶喝了会致癌?

【热点回顾】2018年3月前后,有网络传言将2012年茶叶农药残留报告引发的媒体报道以及2013年央视二套播出的“信阳茶叶农药残留调查”等内容拼凑在一起,以“央视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为题进行炒作,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并引发极大反响。

【热点解读】该谣言引用了央视的视频截图和东方卫视的视频,对视频时间未做任何交代,为博取读者眼球而拼凑不实消息,夸大了茶叶农药残留的严重性,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对2018年的春茶生产销售带来负面影响。根据我国监管部门近五年监督抽查和日常检验的15000余个茶叶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茶叶农药残留总体合格率高于98%,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状况良好。

木耳频繁打农药?

【热点回顾】2018年10月前后,一段“木耳打药”的视频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视频中,一名正在给木耳打药的男子向视频拍摄者介绍,木耳每年至少需要打两次药,现在正在打的是“农达”。该男子声称,有的农户还会使用激素,农户不会吃自己种出来的木耳。

【热点解读】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最受广大网民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之一。本次事件以微视频的形式出现于网络,打着“有图有真相”的旗号,实则模糊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具有刻意摆拍的嫌疑,动机不良,恶意抹黑,对不了解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的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误导。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菇蚊、菇蝇和螨类等,杀虫的正常方式是干湿交替的物理方法,阳光自然照射也能杀虫。黑木耳对化学药剂十分敏感,喷洒农药反而容易导致畸形耳。菇农宁可通过阳光暴晒进行虫害防控,也不愿在正在出耳的菌袋上喷洒农药。

“洗澡”变身的大闸蟹?

【热点回顾】2018年11月,某知名媒体曝光了江苏“阳澄湖”大闸蟹造假销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外地运来的螃蟹在阳澄湖中过一道水、洗一遍澡,摇身一变就成了当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高价卖给消费者。事件曝光正值大闸蟹销售旺季,网民对此反响强烈,却普遍表示无奈。

【热点解读】作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阳澄湖大闸蟹,由于受地域产能影响,市场总供给是有限的。一些不良商家用外地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赚取更高的利润,各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阳澄湖大闸蟹是当地最著名的品牌,如此乱象使阳澄湖大闸蟹声誉受损,“五常大米”等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这背后是少数人为了眼前利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品牌保护的困境。

有机蔬菜有“玄机”?

【热点回顾】2018年上半年,多家媒体曝光了“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在生产、认证、销售等环节存在“猫腻”。例如,一些商超将有机菜和非有机菜混着卖,部分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违规施用化肥,甚至在一些第三方有机认证机构“有机检测证明给钱随意开”。有机食品市场乱象的接连曝光,加重了公众对国内品牌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的不信任感,引发网民热议,大量网民在微博平台中呼吁“加强有机农产品打假”。

【热点解读】有机食品素来以安全、健康、营养的形象示人,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媒体的接连报道暴露出当前我国有机农产品认证、监管的漏洞,特别是对有机市场的动态监管力量存在严重不足。

(作者:邓玉,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与信息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祥洲,系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zxw3889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0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