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武器发展落后于西方,以致于后来被西方吊打,其实这也不是乾隆一个人的责任,放眼整个清朝,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不注重火枪的发展,以致于武器发展进程缓慢。
火枪发展的最早形态就是火铳,在蒙古西征的时候,连同火药一起传到了欧洲。
到明朝时期成型的火铳,主要是用引线点火,触发发射装置,将弹药打出,这种枪被称为火绳枪。
欧洲人的脑回路比较清奇,在16世纪中叶的时候,研发出了燧发枪,这种枪的发射原理不再是靠引线,而是利用燧石加弹簧来触发发射装置,也就是燧发枪,其实就跟老式的打火机,通过摩擦打火的道理差不多。
虽然提高了造价,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火绳枪的缺点是需要点火才能发射,一旦遇到恶劣的天气,就无法发射,射击效率也很低。
相比之下,燧发枪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在相对潮湿一点的环境中也能够发射,而且射击效率也高。
应该说,从火绳枪到燧发枪,是枪械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整个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都没有意识到燧发枪的优势。
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的清朝是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盲目地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思进取,才使得科技严重落后于西方,其实,有好几次战争中,清军都遭遇过西方的燧发枪。
比如在清俄的雅克萨之战中,第一次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清军与俄军都用的是火绳枪,康熙派遣1300人的清军用了不到三天就把450人的俄军打得落花流水,击败二百多人,俘虏二百多人。
等到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沙俄士兵卷土重来,这次来了八百多人,清一色换装燧发枪,再打的时候,清军是无论如何也拿不下来了。
最后不得不采取长期围困的方法,切断沙俄士兵的补给,最终使得沙俄不得不与清朝展开谈判。
应当说,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还是挺忌惮沙俄的,在签订《瑷珲条约》的时候,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这可能是清朝第一次见识到西方的燧发枪,尽管吃了亏却并没有当回事,后来在平定准噶尔战争,尤其是乾隆的多次对外战争中,其实是饱受枪械落伍的亏。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清缅战争,乾隆晚年的时候,把自己当皇帝时候发动的十次平定边疆战事合称为“十全武功”,清缅战争也在其中,然而就乾隆这样骄傲的人,最后评价清缅战争时也不得不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这场战争对清朝来说有多耻辱呢?
清朝以极大的国力,对战一个小小的缅甸,应该是吊打的事,但是七年出征四次,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不说,最后也没有达成战略意图,只得与缅甸谈和。
前两次出兵都是以云贵总督为主体的局部战争,等到第三次出兵的时候,那是派遣了重臣担任云贵总督,以两万五千精锐进攻缅甸,结果是差点全军覆没,主帅战死沙场。
等到第四次的时候,乾隆直接派遣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傅恒,并且将自己的甲胄赐给傅恒,结果也没能成功。
其实,缅甸军队的实力也并不是很强悍,而当时的清军虽然不及入关之初,但也处于鼎盛之时,真要是常规战场也不至于打不过缅甸。
问题的关键就是,当时清军并不擅长热带雨林作战,清军以北方人为主,主要是发挥骑兵优势,不但人适应不了热带雨林气候,骑兵也施展不开。
在战法上,缅军主要采取诱敌深入,然后再进行坚壁清野,颇有点游击作战的风格,就在热带雨林中跟清军绕圈圈,也不跟你决战,非战斗减员特别厉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清军的枪不如缅军的先进,当时清军用的还是康熙和雍正年间的火绳枪,乾隆年间造的火器,不断没有进步,反而在工艺上有所缩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茬不如一茬。
相比之下,缅军则大量采取了燧发枪。
热带雨林战场不比正常战场,由于潮湿的气候,严重影响了火绳枪的发射效率,清军因此吃了很大的亏。
清缅战争结束后,就有将领提出要研发燧发枪,但是乾隆并未给予重视。
之所以清军屡屡不能得手,主要原因不是清军不敌缅军,而是缅甸境内热带雨林环境特殊,清军主力大多北方人,无法适应这种气候,缅甸采取的是坚壁清野,以游击作战的风格,采取诱敌深入,骚扰作战,切断补给的方式。
使得清军在热带雨林的气候中,大规模爆发瘟疫,造成大规模非战斗减员,损兵折将。
主要原因就是,火绳枪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用再投入巨大的研发精力,相比之下,燧发枪虽然在明末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生产,却另要开辟生产线。
很多同学都认为清朝枪械落后,完全是因为不注重火器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整个清朝时期的官兵持枪比例一直再提升,但是却都是老式枪械。
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并不认为枪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火器,只有火炮才是致胜的最终利器。
清军正是依靠红衣大炮入关,在入关之后制造了大量的火炮。
在枪械的发展理念上,也是采取重型化的方向,比如清朝最为奇葩的枪械“抬枪”,说是枪,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