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宋体书法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字按字体分可以分为楷、草、行、隶、篆五种。并且每种字大部分是用发明者的姓氏来命名这款字体,如楷书中的颜体(颜真卿所创)、欧体(欧阳询所创)、柳体(柳宗元所创)等等,这可真的算是体中有体。 但是有一种字体,他并没
宋体书法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字按字体分可以分为楷、草、行、隶、篆五种。并且每种字大部分是用发明者的姓氏来命名这款字体,如楷书中的颜体(颜真卿所创)、欧体(欧阳询所创)、柳体(柳宗元所创)等等,这可真的算是体中有体。 但是有一种字体,他并没有用发明者的姓氏命名,而是以朝代的名称来代之,因为这款字体不是手写字体,换句话说,它跟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这款字体就是宋体字。 现如今有一种说法,现在的书法已经远离了普通人的认识和常识。相传,宋体字是由宋代的奸臣秦桧所创的。这个奸臣秦桧博学多才,并且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综合了前人所有书法之长,自创了一种利于印刷的字体,自成一家。 要是延续历史在字体命名方面的特征,这种字体应当命名为“秦体”才对。可由于秦桧的人品太恶劣,在抗金斗争中,竟然是投降派的代表性人物,并且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抗金英雄岳飞父子,成了一个万夫所指的千古罪人,因此,人们虽然应用了他的技术,但是却把这种字体更名为“宋体字”。 宋体字源于印刷业,从发展上来说宋体字有两个源头: 宋体字的第一个源头是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刻写在动物的骨片上和铸就在青铜器皿上的象形文字,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甲骨文和钟鼎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人们把占卜后的内容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因为刻写在甲骨片上的内容不再改动,所以,人们通常是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字的时候都是一气呵成。 从中国汉字的发展来看,大致先后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仿宋体、宋体字等。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发明文字的过程中,总体趋向是追求简约、对称、统一的格式化。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后,随即采用了丞相李斯“书同文”的建议,发布皇榜,通告天下,将之前那些边边角角的繁杂的字体全部废除,全国统一使用篆 体。现在看来,这也是凸显其智慧的最好证明,因为秦始皇知道,武力统一只是地域版图上的统一,但是施行“书同文”方针,那么就会在心理上和文化上统一人民,这也使得中华民族在秦朝以后,尽管战争不断,分分合合,但都只是朝代的更替而已,最终还是都融入了汉字,并不断繁衍壮大。 自汉承秦制之后,中央集权较秦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凭借着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经过南战北伐,不断扩大了中央帝国的版图。武帝刘彻为了确保边疆永安,于是便设立了屯兵制,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政策,使得中国文化在边疆迅速地扎下了根。这样,对当时信息传播的质量与速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时候,小篆就逐渐演变为隶书,在史上称之为“隶变”。 “隶变”的这种演变并不仅仅因为小篆的复杂难写,而且还与毛笔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因为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书写图画演变为方正平直的隶书,使象形字逐渐演化为抽象的汉字,并初步形成了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等笔画,初步具有了方块字体的特征。 在此之外,当时的文员时常需要快速地记一些公文,在书写隶书时,某些笔画就逐渐地接连起来,这也就是如今所说的草隶。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字当然面向整齐、简约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有了楷书。当时的汉代就已经具备了楷、草、隶、篆这四种中国主要的书体了。 其次,宋体字的另一个源头是借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具有漫长的历史,最初印刷体现在玉玺、封印泥、铭文印章和印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文化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雕版印刷的发展和普及。 雕版印刷是指将所要印的文章反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然后用墨、纸等进行印刷,其历史可追溯于唐朝甚至更早。那时的工匠们都以唐代的三大书法家的楷书作为临刻原本,最初是临刻,日后工匠们融入了自己的智慧,结合自己手中的工具和木版材质的特点,使书法字体更加规范。 早期雕版印刷的字体,常由当时的书法家撰写,然后再由刻工们直接反拓后临刻,由于当时的刻工对书法家非常敬重,所以,当时所刻的字体也都保留了书法家的特点,并且也带有浓厚的正楷韵味。这种字体,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仿宋体”和“宋体字”的前身。所以,宋体的演变过程就是通过雕版印刷从楷体演变到正楷,从正楷再演变为仿宋体,最后成为宋 体。但是为什么生于唐朝但早于宋朝的字体称之为“仿宋体”呢。原来这还与我国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丁辅之和丁善之两位老先生有关系,1916年,两位老先生参考北宋古刻善仿写制作的“聚珍仿宋”。在这之后,上海两家印刷厂都有多种仿宋体的图书面世。 雕版印刷传到了两宋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这一时期,平民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为官,所以当时读书氛围浓厚,官民都有藏书的习惯,甚至在农村中的一些富裕家庭有的藏书过千卷。 由于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空前的增加,所以,刻工就要更加快速的、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因此,刻工们总结了过去临刻的经验,充分利用手中刻刀的特点,又在楷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加工,用最简约的笔画,表现出楷书的特征,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宋体字。宋体字是在唐宋时期产生、发展,到了明朝时,宋体字开始成熟,所以,在日本称我国的宋体字为“明朝体”。 雕版印刷在临刻楷书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汉字过渡的伟大任务,为我国现代印刷字体的规范铺就了一条平坦的大道。宋体字在中国字体的发展史上,上起到了承中国书法之精髓,下对汉字的规范化起到了指导作用。宋体字与中国书法一脉相承,宋体字巧妙地把中国书法与楷书的本质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得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