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扎克伯格(频频抹黑中国的扎克伯格)

发布日期:2025-02-11 04:18:37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2851.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马克 扎克伯格(频频抹黑中国的扎克伯格)我是老徐。去年七月份,美国四大科技公司的CEO线上视频参加了国会反垄断听证会。分别是:谷歌、苹果、亚马逊,以及脸书(Facebook)。四位巨头公司总裁中,脸书的总裁扎克伯格被提问的次数最多。足足超过

马克 扎克伯格(频频抹黑中国的扎克伯格)

马克 扎克伯格(频频抹黑中国的扎克伯格)

我是老徐。


去年七月份,美国四大科技公司的CEO线上视频参加了国会反垄断听证会。


分别是:谷歌、苹果、亚马逊,以及脸书(Facebook)。


四位巨头公司总裁中,脸书的总裁扎克伯格被提问的次数最多。


足足超过60次。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中国政府窃取美国技术”的问题时,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的CEO均否认。


扎克伯格是第三位被问询的。


回答前他结巴了一下,但立马恢复一如既往机器般得体的恭维,答道:


“议员先生,我认为中国从美国科技公司偷窃技术是证据确凿的。”


刚说完话,媒体的镜头给到了扎克伯格。


画面定格的三秒时间内,扎克伯格极力瞪大双眼,但仍忍不住眨了两下眼。


听到扎克伯格的回答,提问的议员满足地对他说了声“谢谢”。


五个小时的听证会总算没白费,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当视频扩散到中文网络,中国网民不得不感叹一句:


扎克伯格露出了真面目。


哈佛“黑客”


1984年5月,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生于纽约的富人区。


他的父亲是牙医,母亲是精神病医生。


都是美国非常吃香的职业。


家里的四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二还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优渥的家庭环境给了扎克伯格足够好的成长条件:


他小学六年级开始对电脑感兴趣,10岁那年,父母就为他买了电脑。


除此以外,他还兴趣广泛:击剑、拉丁文和古希腊文……


扎克伯格12岁时,家用路由器还远远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但他却能独自搭建出一个家庭局域网。


并把它命名为:ZuckNet。


中学时期,他开始写电脑游戏程序,还根据罗马帝国的故事情节编出了一款名为“冒险家”的小游戏。


牛逼吧!


凭借着对计算机的兴趣,扎克伯格早早地自学成才。


高三下学期,他又和朋友们鼓捣出了一款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音乐推荐的程序Synapse。


扎克伯格把它上传到互联网供人免费使用。


蹭蹭上涨的使用数据吸引了美国在线、winmap和微软的注意,甚至出价200万美金想要购买它。


但在那时候,扎克伯格专心于学业拒绝了大公司的收买,并说道:


“我不能给它贴上价签。”


撂完这句话,他就兴冲冲地去哈佛读书去了。


大二那年,扎克伯格攻破哈佛大学的数据库,盗取了全校学生的数据。


制作出了“摧毁脸谱”网站。


他将同学们的照片放在网上,让浏览者们评选“谁更好看”。


新颖的网站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网站浏览量不久就超过2.2万。


但扎克伯格也被立马请去了校委会办公室“喝茶”,更得了个“留校察看”的处分。


学校的处罚并未让扎克伯格收敛。他反而拉上了两位室友,在一星期内创建出了“脸书”网站。


一经推出立即横扫哈佛校园。


到了2004年底,“脸书”的注册用户突破100万。


那时候,哈佛辍学生比尔·盖茨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上电脑课,课上打趣地说:


“如果当初微软创业失败,我会重返哈佛。”


当时,扎克伯格也面临学业和事业不能兼顾的困境。


听了师哥的话,扎克伯格也辍学了。


娃娃CEO


辍学后的扎克伯格全身心投入“脸书”的运营,着装都还没褪掉学生气。


接受采访时,他往往只穿简单的T恤搭配松垮的牛仔裤,脚上还趿一双露脚趾的塑料拖鞋。


讲起话来还有点腼腆。


尽管身价已经上亿美元,但他只住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垫。


为了省事,扎克伯格买衣服往往一买一整箱换着穿。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不在日常琐事上浪费任何精力,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工作中。”


也难怪哥伦比亚广播电台的《60分钟》节目采访他时,他袜子都懒得穿。


尽管参加下一期节目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


不过,扎克伯格的确有足够“狂傲”的实力。


2005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了扎克伯格的MySpace。不久,雅虎公司出价10亿美元收购“脸书”。


但被扎克伯格拒绝。


到了2007年,微软出价24亿美元,只买到“脸书”1.6%的股份。


毕竟当时,“脸书”的市值为150亿美元。


而扎克伯格拥有“脸书”网站30%的股份,成了当时在世的亿万富翁里最年轻的。更比盖茨成为亿万富翁:


早了整整8年。


到了2008年底,“脸书”的用户数量在全球超过2亿。


按照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思维,创业者往往把自己的网站被收购,换成现钞视为踏踏实实的成功。


但扎克伯格对这种做法不屑一顾:“我做网站是为了耍酷。赚钱?并不是我那一壶!或许将来我厌倦了,就把它卖了!”


当时还有众多行业专家表示可惜,认为扎克伯格的想法“太年轻”。


但事实却打了专家们的脸。


2012年,“脸书”在全球的注册用户超过5亿。


几乎所有的哈佛学生、微软和Google公司高管、世界500强员工和好莱坞明星,乃至于美国总统都是“脸书”的用户。


它更流行到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中国……


那一年,扎克伯格还成为了《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人们所有关于年少轻狂和巨富的幻想,就在一个扎克伯格身上轻松实现了。


乃至于他不体面的穿着都被视为天才的个性。


更掩盖了所有不堪和阴险。


新一代IT“恶棍”


2007年,扎克伯格正处于事业上升期。


但这年的他,因为“脸书”的创意涉嫌偷窃被三位校友告上法庭。


可是他依旧嚣张。


正如他名片上写介绍:“我是CEO……Bitch(烂货)”。


那时候,我行我素的“脸书”更因为隐私问题受到网友抵制。


根本原因在于“脸书”是一款社交软件,它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只能靠拉广告和赞助。


为了快速变现,“脸书”引进了“灯塔”(Beacon)计划:


它会监测用户访问购物网站的记录,并自动向用户的好友报告。


网友们纷纷投诉“脸书”侵犯隐私。


比如,如果有用户想在网上为妻子买钻戒制造个惊喜,但“脸书”的行为能让“惊喜”完全泡汤。


扎克伯格本人则对这些投诉视而不见。


直到“脸书”的3家主要广告商威胁要退出,扎克伯格才勉强承认了自己的问题:


“在这个功能的建立上,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但在我们如何处理问题方面,我们犯的错误更多。”


但隐私问题只是“脸书”的冰山一角,它更有着令人胆战心惊的扩张模式:


收购、抄袭、杀死。


“脸书”公司内部有个名叫“早鸟”(early bird)的预警系统,它能监测到小型初创公司的威胁。


通过抄袭或收购对方,最终达到摧毁所有潜在的竞争者的目的。例如:


“早鸟”的监测,直接促成了“脸书”收购WhatsApp的决定。


扎克伯格为了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对所有可能颠覆“脸书”的公司也非常敏感。


如果不能打败对方,“脸书”就抄袭对方的创意。


乃至于“脸书”团队内部的口号是:


“别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不屑于去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


比如阅后即焚应用Snapchat、地理位置服务应用Foursquare都被“脸书”抄袭。


甚至抄袭Twitter的一些边角料:例如标签符号和信息流布局。


扎克伯格还将目光放到了中国。


看到腾讯和阿里巴巴(Ali pay)的支付功能后,他也推出了Facebook Pay。


别说这是巧合……


后来,在美国国会反垄断听证会上,议员Pramila Jayapal问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先生,你们抄袭过多少竞争对手,你算过吗?”


但扎克伯格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戳开扎克伯格的面皮,能发现下面其实是坦坦荡荡的三个字:不要脸。


“中国好女婿”的真面目


扎克伯格的“脸书”进行海外扩张,避免不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


2010年,扎克伯格就在自己的“脸书”账号上表示,新一年的目标是学习中文。


而当他再次和中文有关,是在2014年:


扎克伯格到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课堂,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学生们讲课,分享了他创立“脸书”的三个故事。


全程说了30多分钟。


扎克伯格努力地说着中文,但口音歪到外婆家去了。


台下因此时不时爆出满堂哄笑。


到了2016年,扎克伯格携手自己的华裔妻子和女儿Max,用中文录了一段拜年视频。


视频中,扎克伯格透露昨晚“脸书”办了春节晚会,公司请来了几位中国大厨,并吃到了他们做的中国各大菜系的美食。


扎克伯格自己表示最爱烤鸭。


谈完公司的事,他又表示自己也和家人吃了团圆饭,还为女儿取了个中文名:陈明宇。


“陈是妈妈的姓,明是明天的明,宇是宇宙的宇。”


借着妻子华裔的身份和女儿的中文名,扎克伯格攀上了半个“中国女婿”的亲。


但举动中体现的,是扎克伯格进军中国的野心。


就在同一年,扎克伯格又在脸书的个人账号上发了一段文字:


“回到北京真好!我开始行程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穿过天安门广场、经过故宫,最后到达天坛。”


并配上了一张他在北京晨跑的照片。


那天,北京的天气雾蒙蒙的。空气中危害呼吸细颗粒物PM2.5指数为374,已属于严重污染。


并不适合跑步。


扎克伯格不仅跑步,还不佩戴口罩。


网络上,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小扎”,并说道:“小扎是来为中国人民吸雾霾的。”


扎克伯格极力扮演着“中国好女婿”。


但是感情牌的攻势虽然猛烈,扎克伯格仍敲不开中国的大门。


更让他害怕的是,一批中国应用出海杀到了他老家美国,例如:


抖音海外版TikTok下载量轻松超过20亿。


结果是,“脸书”占有的用户时间被TikTok吸走,更面临着TikTok崛起的巨大威胁。


扎克伯格坐不住了。


扎克伯格是蜥蜴人吗?


对于扎克伯格,国外常有一些他其实是机器人或者蜥蜴人的阴谋论。


几年前,扎克伯格参加了一场问答直播,吸引了近6百万人观看。有位粉丝问:


“听人说你其实是一只蜥蜴,是真的吗?”


扎克伯格很认真地回答:“嗯,我必须说我不是。我不是一只蜥蜴。”


但“蜥蜴人”的阴谋论并未就此平息:这个阴谋论认为,全球最有权势的人全是“蜥蜴人”伪装的。


美国的一项民调显示,有4%的登记选民真的相信,美国正被一群“蜥蜴人”统治。


就像网民们认为,扎克伯格越来越不像一个“人”了。


不论扎克伯格是不是蜥蜴人,但在人性上,他倒像蜥蜴一样善变。


2019年10月,扎克伯格在乔治敦大学进行了一次演讲。


他一改以往的友善形象,提到美国排名前十的应用中,来自中国的应用占了六成。


更多次攻击TikTok,称它威胁到了美国的民主自由。


三天后,扎克伯格赴白宫与特朗普共进晚餐。


没人知道那次会面他们谈了什么,但商业和政治合谋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后来,特朗普要求字节跳动在45天的时间内,协商向微软出售TikTok事宜。


利用政治打压对手之余,扎克伯格还在捣腾Libra加密货币项目。


Libra是超越主权国家货币体系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美国甚至全世界的高度警惕。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为此联合国会,专门为扎克伯格办了场Libra听证会。


面对质询,他把中国当作挡箭牌,答道:


“如果中国的金融系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标准,那未来的美国将很难实施制裁和各种保护措施。”


翻脸比翻书还快。


前阵子,特朗普因鼓动支持者进京“勤王”造成骚乱和死伤。


曾与特朗普步调保持高度一致的扎克伯格立马发文说:脸书将无限期封禁特朗普账号。


那时,特朗普还能当十多天的总统,但毕竟权力已经处于交接期。


“小扎”变脸足够快,离任的凤凰不如鸡。


见风使舵的行为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对下一届政府表忠心。


不过几天前,BBC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


《扎克伯格的拜登问题》。


文章中引用了拜登一年前对《纽约时报》说的话:


“我从不是‘脸书’的粉丝,也从不是扎克伯格的粉丝。我觉得他是一个大问题。”


拜登更认为,迅速拆分“脸书”这个巨头企业,是美国人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毕竟,脸书对于用户隐私的侵犯、本身的巨头垄断和在大选中假消息的放纵,让很多人都深恶痛绝。


正如推特上人们吐槽的:


马克·扎克伯格和我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免费提供有关公司的私人信息,我却成了反派。


扎克伯格将您的隐私信息贩卖给大公司赚钱,他却成了年度风云人物。


精明如拜登也不会不知道扎克伯格的本质:一根墙头草而已。


他谄媚权力,而不是掌权的人。因此他敢在总统交接期封「在任」总统特朗普的口。


面对一个如此胆大妄为的巨头,拜登不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威胁。


办了它不仅是众望所归,还能成为执政时期的一项“伟大”政绩。


扎克伯格要开始体会做墙头草的麻烦了,毕竟:做两面派,最终砸的是自己的脚。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henghuo/news285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7 second(s), 81 queries, Memory 0.5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