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2-10 22:32:47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313936.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1、设立时间不同: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2、功能不同: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 国子监和翰林院区别是什么

1、设立时间不同: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2、功能不同:国子监具有一定程度的监国功能,可以弹劾官员和国政。尽管这功能自宋朝以后已不甚明显,而国子监自创建以来最明显的三个功能则是:协助国家举行科举考核;负责对国家最优秀学子的教育工作;规管士子的德行、操守。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3、历史演变不同: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翰林院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henghuo/news31393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77 second(s), 79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