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

发布日期:2025-02-12 08:45:15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65369.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下

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

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科普下盐及盐的性质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1.盐的定义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强碱弱酸盐是强碱和弱酸反应的盐,溶于水显碱性,如碳酸钠。而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的盐,溶于水显酸性,如氯化铁。

注:此时的盐不是指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2.盐的化学性质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

2.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

3.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

3.盐的化学反应式

1.盐溶液+金属→盐ˊ+金属ˊ

这种反应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该金属的金属活波性质比盐溶液中的金属活波性质高,反应才能发生,这个主要依据的是金属活动顺序表。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CuSO4+Zn= ZnSO4+Cu

2.盐+酸→盐ˊ+碱ˊ

这种反应代表的是一种盐和一种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BaCl2+H2SO4=BaSO4↓ +2HCl

3.盐溶液+碱溶液→盐ˊ+碱ˊ

这种反应是说一种盐溶液和一种碱溶液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如:3NaOH+FeCl3=3NaCl+Fe(OH)3 ↓

4.盐溶液+盐溶液→盐ˊ+盐ˊ

这种反应是说一种盐溶液和另外一种盐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如:AgNO3+NaCl=AgCl↓+NaNO3

盐的化学反应式

4.初中化学常见的盐

1.氯化钠

1.1化学式: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1.2用途:作调味品,腌制食品。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2.碳酸钠

2.1化学式:Na2CO3

2.2俗称:纯碱、苏打

2.3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3.碳酸氢钠

3.1化学式:NaHCO3

3.2俗称:小苏打

3.3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4.碳酸钙

4.1化学式:CaCO3

4.2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4.3用途:可用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也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5.食盐的作用

1.食盐洗脸亮肤食盐洗脸清洁去污能力好,有很好的去黑头、清透毛孔的作用。

2.食盐洗脸明目,达到洗眼明目,去除污物的目的。

3.食盐美容,祛痘食盐有很好的杀菌消肿的作用。

4.去除痘痕。

5.控制T区油脂分泌。

6.去角质和去除黑斑。

7.去除腋下异味,盐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洗澡时可直接在腋下抹盐。

8.巧除双下巴。

9.去除脚臭,用大量的粗盐抹在脚尖、脚趾之间及脚底部分。

10.以盐护发。

食盐的作用

6.食盐的注意事项

1.少买及时吃少量购买,吃完再买,目的是防止碘的升华。因碘酸钾在热、光、风、湿条件下都会分解挥发。

2.忌高温在炒菜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3.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碘盐如长时间与阳光、空气接触,碘容易挥发。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内,用完后将盖盖严,密封保存。

4.忌加醋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5.盐与辐射2011年3月,国内多个地方超市出现的食盐抢购现象,据了解,市民抢购食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的食盐全部是加碘盐,其中的碘正是碘片的主要成分碘化钾。不少市民可能觉得多吃食盐,关键时刻可防辐射。另外一个就是广东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不能用,食盐一旦库存不足会引起涨价。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henghuo/news653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21 second(s), 80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