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三节律(用好每个人的先天优势-人体三节律)

发布日期:2024-12-05 05:15:09     手机:https://m.xinb2b.cn/shenghuo/news6629.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生物三节律(用好每个人的先天优势-人体三节律)当白天又一次把黑夜按翻在床上的时候,太阳就出生了 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20世

生物三节律(用好每个人的先天优势-人体三节律)

生物三节律(用好每个人的先天优势-人体三节律)

当白天又一次把黑夜按翻在床上的时候,太阳就出生了 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

20世纪初,德国医生菲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了人体生物节律。人体生物节律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比较广泛的注意。1937年,国际上召开了首届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1960年,在美国召开的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标志着生物节律学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体生物节律,其基本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状况从体温、血压到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及精神状态,都有其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这种规律是能够测定的,现在一般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方法。菲里斯和斯瓦波达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的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智力周期是33天。


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像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注:PSI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生物节律影响着人的行为,尤其影响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人在节律转折点(即临界点)的日子体力容易下降,情绪波动和精神恍惚, 其行为波动大。尤其临界点重叠越多,危险性越大,如果这时工人正在生产岗位上操作,则较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甚至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从应用生物节律理论指导安全生产、指导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效果,都说明生物节律是分析事故原因、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

利用生物节律规律来指导运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节律情况择时训练;根据运动员每日、每月、每年的时间结构特点, 科学地增减运动量, 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 减少训练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根据运动员的时间生物特点, 准确地调整运动员生理机能和兴奋状态, 有效地克服时差反应, 以适应重大比赛, 并创造良好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 生物节律不能决定一切, 它只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计算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是首先将出生时间到想了解的生理节律状态的某月某日的总天数计算出来,然后将总天数分别除以23,28 和33, 所得商数中的整数分别表示已经度过的周期数,而从商数中的余数天数就可以断定要了解的那天的生物节率曲线中的位蹬。由此可以知道体力、情绪和智力在要了解的那天所处的状态(高潮期、低潮期或临界期) 。

计算通式为:

X =365XA 士B + C (4。 6)

式中, X 为从出生日到计算日生活的总天数; A 为预测年份与出生年份之差; B 为本年生日到预测H 的总天数,如未到生日则用“ 一” ,已过生日则用“ 十";C 为从出生以来到计算日的总闰年数,即C=A/ 4 所得的整数。

例如,某人1984 年6 月1 日出生,想了解他2015 年7 月15 日3 个周期所处的状态。

首先求出生活日数X:

X = 365 X (2 0 15 -1984) + (30+ 15) + (2015 -1 984 ) -:-4 =11 367( 天)

体力周期: 11 367-:-23=494 … 5 。

情绪周期: 111 367-:-28=405 … 27 。

智力周期: 11 367-:-33=344 … 1 5 。

以上体力周期余数5 表示到2015 年7 月15 日,该员工正处于第495 周期的第5 天,属于高潮上升期;情绪周期余数27 表示该日为情绪第406 个周期的第27 天,处于从低潮期进入高潮期的临界期; 智力周期余数15 表示该日为情绪第345 个周期的第15 天,马上从高潮期进入临界期。

所以不管做什么在三节律高潮期期去做事,生儿育女必将比别人的起跑线高!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henghuo/news66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66 second(s), 82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