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当几年的讲师才能评副教授(大学老师不香了)

发布日期:2025-01-22 05:46:06     作者:对恨无语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bzj187236.html     违规举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学当几年的讲师才能评副教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当几年的讲师才能评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

7月5日,科学网发表一篇“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引热议!大学老师不香了吗?”,引发热议,主要是打算进入学界的年轻人和大学青椒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当然是因为与之切身相关。

有博士生在公众号留言,问我的看法。这里简单说两句,权作回答。

之所以说是“简单”,原因至少是:1)我是个文科教授,对理工科的事情并不是非常了解,说的意见只在文科领域有参考价值,2)大学吸引力肯定是诸多变量影响的结果,除非实证研究后写书,否则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里只能感性地谈谈最直接的感受。

不过,对自己领域的亲身感受,大约可能更真实,更能引发共鸣。

首先要做个声明。以目前大学文科的生存状况,如果我现在博士毕业,30刚出头,有其他的选择,我有较大概率不会选择在大学中谋生。当然,现在我已经浸淫日久,基本已经搞“废”了,除了写和说也没有其他什么技能——调侃地说——就做个文科教授“了此残生”了。

为什么呢?我非常赞同帖子后面的两个最高赞的留言。

第一个是:“原因在于大学老师收入低。”

帖子中列举的跳槽两例高校副教授,分别跳槽到广州和深圳的中学任教。众所周知,广东经济发达,也非常重视教育,投入非常大。(插播一句,广东对教育的重视是这则有点忧伤新闻中最正能量的“点”。)好的中学老师比大学老师挣得要多,工作常规一些,也有教书育人的乐趣,虽然也很累,但压力要小很多。如果主要考虑经济收入,我知道大学文科教授完全没有什么竞争力。

网上各种传言教授多么挣钱,其实是把校园极少数的顶级大佬的收入等同于所有大学老师的收入。今天大学收入差距非常大。学科差别,级别差距,最终体现为收入上的差距。

大家肯定想得到,专业的实用性和与社会关系的远近造成很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即使在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文科专业老师也普遍是收入最低的人群。

很多人肯定不知道,教授还分很多级,再加上各种没有明确规定的级别,比如长聘短聘啊,旧轨新轨啊,杰出不杰出啊,有没有一官半职啊,有没有人才计划如长江学者啊,主持没主持过国家基金重大课题啊,有没有得过国家级成果奖啊……现在的大学有无数种办法,把老师分成无数级别。层级化程度比机关不说更“创新”,起码也是差不多的。大多数普通教授与行业顶级大佬的收入差距极大。

然而,高校收入低并不是中国特例。在发达国家,就是同样做研究,大学老师也比在公司或国家科研机构中收入要低。

我记得,几年前看到过美国的一个统计数据,说博士毕业进公司和进大学同样做科研,收入差1/3,但是美国博士毕业生宁愿少拿工资,绝大多数愿意呆在高校。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大学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的长处:第一,有意义;第二,有自由;第三,有保障。

为什么到了中国大学就不同了呢?这就说到帖子中第二高赞的回答了:“中国高校的科研基本都是为文章而科研,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长而久之特别空虚。”

如今中国高校意义缺乏。文科根本性的任务是创造意义,告诉人们为什么活着,让大家活得更有劲。可是如今文科教授自己都不知道每天究竟在干什么。在各种考核压力下,每天都很忙,上课写东西,美其名曰搞学术,实际上不过是在上峰规定的晋升阶梯上、按照量化标准凑“成果”。

学校一说重视学术,就是大家去报长江、去报社科重大,还有想办法在《中国社会科学》等等发文章,根本不管真的做了什么学术创新。对于大学,这就等于搞科研;对于老师,学术就等于晋职晋级。

现在大学老师凑到一块,聊的全都是怎么发文章、怎么评教授、怎么在学校当个官,嘿嘿嘿,真的很无趣,个个跟祥林嫂似的。说句不好听的,斯文有点“扫地”!哪有什么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

哈哈哈,最近看了几集《觉醒年代》,看到那时候的教授,越看越郁闷,弃剧了。

很多人想,上了正教授就好了吧,可以安心做学问了吧?不!正教授还分一二三四级——不知道谁想出的绝招——大学老师如果按照上面规划的道路,一辈子都不得完。

如此一弄,留言说的“长而久之特别空虚”完全不是夸张。

而且,你能还有什么自由呢?你说我不求上进搞自己的行不行,哈哈哈,每年都要考核你,不行就降职降级。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好大学都传出要搞中国特色的“非升即走”Tenure制度。也就是说,大学老师岗位“有保障”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说,你不能从教学中找到生活意义吗?第一,光说教学的话,中学不也是教书育人吗,去中学教好了,钱还更多,压力更小。第二,大学教学应该是研究型教学,就是教授你研究的东西,不是中学只是形式创新而无需内容研究的教学——也就是说,就算你讲得比德云社还吸引人,没有学术的大学教学实质是把大学降格为中学。

因此,我觉得,并不是中国老师更爱钱,而是情况的确已经发生变化了:中国高校完全不是什么传说中的“象牙塔”,也是一个相互倾轧的“大染缸”。

当然,我要说一句正能量的话:放弃“体制内”的名利,如果上到正教授,不再晋职晋级,不去报这报那,不去东搞西搞,安守清贫地做学问,虽然很难,还是可能做到的。如果出身好,继承有资产,那就最妙。如果正教授还没上到,养活自己都困难,关键单位可能让你“非升即走”,因此强烈不建议你这么干。

总之,中国高校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说一条建议:能不能把什么一二三四级教授给取消,大家都一样,让我们安静安静。

以上内容主观性很强,大家讨论嘛。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bzj18723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8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