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鼓与传统文化(京西太平鼓国家级非遗)

发布日期:2024-12-22 07:51:45     作者:别犹豫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cex521438.html     违规举报


原标题《闲叙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


旧时跳太平鼓的老照片

京西太平鼓的历史发展‍

南北朝时期开始,鼓一直与巫术有关。随着时代发展,慢慢脱离了巫术,成为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姜斋文集·杂物赞·太平鼓》记载:北宋崇宁、大观年间,京城内外市街,有鼓笛拍板演唱,称为“打断”。政和初年,官令禁止,改称“太平鼓”。

北京是辽、金朝的都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汉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元朝时期崇尚佛教,北京西镇国寺、大庆寿寺佛教庙会极为盛行,包容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内容,太平鼓艺术也有不俗的表现。

明代,太平鼓主流已与巫术无关,成为城乡普遍盛行的民间舞蹈。太平鼓在京城作为民间舞蹈,明代已经定型,城乡民间打鼓者多为女子和儿童。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元宵期间日夜打鼓的情景,正是明代京城经济繁荣,人们尽情欢乐的表现。

清代,北京民间太平鼓舞蹈得到延续,是汉族民众最盛行的舞蹈形式,康乾时期太平鼓尤为兴盛。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钱载《咏太平鼓》都记录了京城内外打太平鼓的盛况。清代北京把太平鼓称为“迎年鼓”,每年腊月和正月民间打太平鼓,是北京城乡村镇的独特景致。在宫廷旧历除夕,也要打太平鼓,取“太平”寓意;而民间打太平鼓,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及安乐生活的追求与企盼。太平鼓舞蹈声情并茂,不仅活跃了节日气氛,增添了生活乐趣,一定程度上也寄托着民众美好的心理需求与愿望。

据史籍记载,明清时期每逢新春以及元宵节,民间用铁圈绷上单皮为鼓,形如蒲扇,鼓柄上套铁环,击鼓摇环,边舞边唱。可见北京地区春节打太平鼓这一风俗的历史是久远的。


细说京西太平鼓

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由门头沟区申报,率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7日,“石景山太平鼓”(石景山区)和“怪村太平鼓”(丰台区)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2009年海淀区苏家坨村太平鼓、房山区太平鼓也相继纳入太平鼓扩展项目。这些区域的加人,使京西太平鼓范围得到扩大。符合历史实际,有益于太平鼓民间艺术内涵的丰富,更有利于太平鼓艺术的普及、发展与提高。

京西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分为“边打边舞”与“间打间唱”两种。目前,门头沟流传的太平鼓基本是“边打边舞”,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舞者在不同鼓点的伴奏下,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鼓点和动作套路是一致的,不同的鼓点形成不同的动作套路,不同的动作套路又使鼓点显得丰富多变,从而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和谐统一。“间打间唱”这种表演形式,即唱一段曲,打一遍鼓。唱曲多系民间小调,一人或几人唱,大家听,表演者既打鼓也演唱。

太平鼓以鼓为舞具,通过鼓点节奏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以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老艺人们认为,太平鼓耍得好坏,要看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由于过去妇女缠足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动律为:“扭劲”和“颤劲”;男子的动律特点则是“煽劲”和“艮劲”。

太平鼓音乐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鼓点”,二是“唱曲”。“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鼓点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的,称之为“单鼓点”;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称之为“双鼓点”。

在此基础上,随情绪变化,可打出轻、重、缓、急的不同特点。鼓鞭用藤条修成扁条形,击打带有弹性,可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有的鼓点短促清晰急如“爆豆”,多以表现舞者热烈而洒脱的舞姿、明快而多变的节奏,使太平鼓音乐充满朝气和妙趣;有的鼓点则悠长绵延沁人心脾,一般为节奏平稳,力度对比鲜明。“唱曲”,当地艺人叫做“唱绳歌儿”(门头沟地区方言,是太平鼓演唱形式的称呼)或“唱绳儿调”。唱词一般以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为主,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大部分的唱曲可配多词,演唱时,先唱序,后唱主段,声音或高亢婉转,或悲怆凄凉,词曲朴实易于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怪村太平鼓动作小巧,感情含蓄,节奏明快,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艺术价值。其内容多取自村民日常生活,表演中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动作简单易学,队形变化丰富多样,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怪村太平鼓中用作舞蹈道具的鼓系以桑皮纸加工而成,制作工艺独特,结实耐用,声音清脆悦耳。怪村太平鼓套路众多,最多时可达几十种,目前仍保留有“圆鼓”“圆鼓代推磨”“四方斗”“六方斗”“八方斗”“卧娃娃”“三人两头忙”等13套,而以“三人两头忙”和“卧娃娃”最具特色。怪村太平鼓音乐由曲牌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曲牌又叫“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太平鼓曲牌以2/4拍居多;歌词在表演时打一段鼓唱一段,它主要包括“绳歌”“十二月古人名”“太平歌词”等内容,目前能收集到的只有“十二月古人名”和“绳歌”。

怪村太平鼓是中国北方传统鼓文化的当代遗存,可以为北京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怪村太平鼓后继乏人,急需抢救保护。目前,怪村村民正致力于培养太平鼓表演的后备力量,挖掘整理即将失传的珍贵资料,绘制动作图谱,将太平鼓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完整传承下去。

石景山区旧时属宛平县,此地的太平鼓有200多年历史,尤以五里坨、模式口、北辛安、古城村、刘娘府、衙门口等村最盛行。新中国成立后,本地区太平鼓曾在天安门广场、吉祥剧院等地参加演出。太平鼓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其次是村民互相学习并表演;再次是因婚嫁从外村带来。石景山区太平鼓的音乐主要由鼓点和曲调两部分组成。鼓点有十几种之多,击鼓技法有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响。

石景山太平鼓是京西太平鼓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地域特色浓郁,是自娱性很强、深受群众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其风格独特,流传广泛,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此外,从鼓的制作工艺到在舞蹈中发挥的多种表演作用,太平鼓已经超越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成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每次打太平鼓都是一次人与人、村与村之间互相交往、沟通感情的机会。石景山太平鼓与京西太平鼓的鼓形一样,均呈蒲扇形,下有鼓柄;鼓形分为正圆、扁圆、梯形、八角形多种;鼓圈为铁质,鼓面用羊皮单面蒙制;鼓柄下方有如意环套,缀有铁环数枚;鼓鞭(即鼓槌)用藤棍制成。


石景山太平鼓的表演套路和鼓点有扑蝴蝶、斗公鸡、圆鼓、方鼓、摇头跪、扎篱笆、拉抽屉、套环(又叫弯弯绕)、接鼓、大扇鼓、小扇鼓等十余种;击鼓技法分为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形成清脆多变的音响。其表演风格也有女性的“扭劲”“颤劲”和男子的“煽劲”“艮劲”的特点。

石景山太平鼓的表演风格兼具雄健洒脱、坚实有力和风趣幽默、诙谐生动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套路为“扑蝴蝶”和“斗公鸡”,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各村的表演套路也有差异,如刘娘府村多唱“四喜歌”,模式口村多唱“悲调”,五里坨村多唱“百花名”,衙门口村多唱“十二月古人名”。石景山太平鼓曾在天安门广场、吉祥剧院等处进行过表演。

石景山区太平鼓舞蹈,以妇女表演居多,打鼓时按鼓点节奏变化,表现不同舞蹈套路,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太平鼓边打边舞,或间打间唱,鼓和舞有机配合。鼓既是乐器又是道具。人们左手持鼓,右手击鼓,随着鼓点节奏翩翩起舞。小脚妇女打太平鼓最具“扭劲”“颤劲”;男子打得好的,有独特的“煽劲”和“艮劲”。

房山区天开村太平鼓。北京市房山区孤山口村、北甘池村、天开村邻近山区,旧时盛行太平鼓。天开村太平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早在清康熙年间就有太平鼓表演,已有300多年历史。天开村太平鼓表演套路很多,可分为单串花篱笆、双串花篱笆、三环套月、单跳、二龙戏珠、走八字、葫芦颂、凤凰单展翅、双展翅、正卷帘、倒卷帘、六步、八步、二十步、二十四步等。


京西太平鼓的传承

近来,北京市政府已经拨专款用于挖掘和保护太平鼓工作。但仍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太平鼓早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一些动作套路已经失传、缺少传承人、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一部分人忽视民族精粹的价值。

目前在门头沟,太平鼓已经没有以前村村打、人人打的鼎盛景象,人们娱乐的方式在不断地增加,这种古老的文化活动也在慢慢地离开舞台的中心,但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视线。

2004年门头沟新桥路中学被确立为京西太平鼓艺术传承学校,把太平鼓列入学校的艺术教学课程。后来又在小学开展了太平鼓兴趣班,门头沟文委组建的太平鼓民间艺术团,多次到国外宣传、交流京西太平鼓,让这一来自民间的艺术之花得以传承和发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付顺利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cex52143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