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发布日期:2024-12-22 02:17:45     作者:驴唇马嘴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dji138289.html     违规举报

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古代的中国一直是一个独立且封闭的国家,与外界几乎没有交流。

可是实际上中国除了满清时期,在其余的时候都十分开放包容。

随着向外贸易的商业之路被开辟,许多异国文化也从海外流向国内,而中国的文化也同样影响到了其他的国家。


如今我们许多耳熟能详的东西,就是在几百年前传入国内的,比如乐器、宗教、服饰等。

其中有这样一句俗语,它的背后也反映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文化交流史,那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时至今日这句俗话也被常常使用,可是若是真问起来“浮屠”是什么?“为什么偏偏造7级的浮屠”,相信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

佛教的历史

浮屠等词语来自于佛教,这句话的诞生也和佛教息息相关。


虽然如今我们会在一些时期来到寺庙参拜,可是佛教却并不是原生的本土宗教,佛教最初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印度地区。

和中国的大一统不同,那个时期的印度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由于西北部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印度在公元前5世纪到6世纪时期,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16个国度,每一个国都拥有自己的皇室和君主。


雅利安人的渗透,不仅分裂了古印度,还把印度人分为三六九等。

其中婆罗门人是最高级的存在,刹帝利则掌握了印度的所有皇权,至于其他人不过是侍奉他们的奴隶。

这两个种姓在普通百姓的身上作威作福,给底层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压迫。

佛教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它诞生的本意正是为了反抗这些贵族的压迫。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佛教的创始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王族。


他就是释迦摩尼在成佛之前的身份——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的王子。

据说虽然悉达多身为王子,但是本人对统治却并不感兴趣,反而他更痴迷于宗教和学问。

或许正是他体内的仁义之心,促使了他在新婚之夜放弃王位,转而成为了一名苦行僧,并经过多年修行,在菩提树下立地成佛。

而他的学说也正式被印度人民所接受,一点一点地在整个印度境内蔓延开来。


最后直到孔雀王朝时期,成为了当时的国教。

正是因为佛教对印度人的影响太大,从而在之后与中国的交流中,渐渐流传至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在东汉明帝时期就已经吸引了许多人信仰。

尤其是汉明帝的叔叔楚王刘英,是当时第一个公开信仰佛教的人。

佛教在东汉的推广,同它迅速地“本土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彼时道家的黄老学说,在贵族文人的圈子里颇为盛行,而佛教其中的一些思想也与黄老学说不谋而合。

因此很快二者就相互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是“汉传佛教”的起源和开始。

浮屠是什么

因为佛教开始逐渐在中国发扬光大,所以很多佛教用语也开始被大家使用

一些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同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相融合,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族神仙体系。

“浮屠”就是在东汉时期传入到中国的,浮屠又名“浮图”。


源头来自于梵语Buddha,Buddha的意思有多种,像佛陀、僧人、佛塔等都可以用这个词语指代。

因此浮屠也应当含有这些意思,那么在这句俗话中,浮屠又具体是哪一个例子呢?

追根溯源,这句话中的浮屠应当指佛塔。

塔这一建筑也是外来的东西,因为是外来品,所以最初中国人直接以它的音译来称呼它为“浮屠”。

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诞生了塔这个字,所以浮屠的称呼才被“塔”所取代。


佛塔的建筑很有讲究,在古代那个科学和技术都称不上发达的时候,能造出高大的宝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时,万幸的是这些难题都被我们克服了。

因此,中国的佛塔不仅是东亚地区最高大精巧的,也是为数不多能够作为实用建筑的。

中国的塔建成后可以居住、可以用作仓库,也可以当成钟楼、观景台。


而日本虽然也也学习了造塔技术,可是它们的塔完全是摆设,不够结实、没有楼梯,不能让人上去,只能在塔下欣赏。

宝塔不仅建造起来需要精巧的构造,建造的规矩也颇为丰富。

比如佛塔的层数可以很多,但是必须是单数。

比如5层、7层、9层等,佛教以7为最尊贵的数,所以7层宝塔也是最珍贵的佛塔。


说起“七级浮屠”这句话的源头,我们就必须提及一个人——安世高。

安世高是第一个来到中国传教的外国王族,他在出家之前是安息国的王子。

因为崇尚佛法,所以把王位让给了别人,自己则一生都在为传播佛教而奔波。

安世高在东汉后期来到了中国,他在中国活动的30多年中翻译了41卷佛经。

并游历了我国江西、苏州、南昌等地,最后也圆寂在苏州。


正是有了他的存在,佛教才得以克服言语不通的难题,在中国发扬光大。

安世高的译本《佛说骂意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根据专家的推测,这就是“七级浮屠”这句话的前身,后来也在生活中为人所熟知。

其实这句话细细品味起来十分地有道理,它说救下一条性命所取得的功德,比造一座佛塔还要珍贵。

造塔这个行为和唐代的“供养人”类似


晚唐时期,富人世家出资修建佛窟、弘扬佛法,也为自己积累功德。

而东汉则流行建造佛塔,有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塑像,摆放在塔内接受香火供奉,以祈祷修成正果。

但是不论花费了多少钱财、建造多少佛塔,都不如实实在在地救下一条生命来得深厚功德。

这也是佛教劝人向善、珍视生命的思想在传扬的表现。

结语

佛教虽然诞生的时间很古老,可是其中有很多的哲理到了如今依然适用。

比如佛教的修行者精神与普世关怀的思想。


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文明的社会,“人道”成为了最重视的东西

对特殊群体的有色眼镜、对残障人员的歧视都越来越小。

慈悲和爱心为现在这个快速且冷漠的社会,增添了不少“人情味儿”,让我们可以懂得营造一个美好社会的方式。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dji13828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