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种植技术图解(草莓无土栽培种植技术)

发布日期:2025-01-22 08:15:33     作者:毀屍滅迹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eno199120.html     违规举报

营养液成分:是用各种化学肥料配制而成。

氮100毫克/千克,磷5—20毫克/千克,钾100毫克/千克,钙100毫克/千克,镁20—30毫克/千克,硫30—40毫克/千克,营养液的pH值要求为6,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来调节。

 3定植后的管理 无土栽培管理简单,每隔3—4天浇一次营养液。采果后施些复合肥。


  (二)草莓水培方法

  用营养液,不用基质,也不用土的一种栽培草莓的方法。这里只介绍家庭小型容器水培法。

  1、容器的选择 家庭在楼顶、平台、室内窗台均可用一些小型器皿水培草莓。北方冬季供暖后,室内温10℃以上,最高18—23℃,适合草莓生长。根据室内条件,可选择玻璃罐头瓶(盛500毫升营养液),瓶盖用硬泡沫塑料板切成瓶盖大小的圆板,盖中间钻一孔,定植一株苗,盖两边各钻一个孔,用来通气。瓶外用黑塑料包住,以防透光时间长瓶内出现青苔。适合冬季使用的,还可用能盛1000毫升溶液的六边形塑料花盆栽培。同样方法,用硬泡沫塑料剪成六边形盖,打成两个定植孔,两个通气孔,每盆可定植2株草莓苗。另外也可以利用木槽栽培。一般木槽长90厘米,宽12厘米,高15厘米。木槽里用塑料薄膜衬底,槽盖1厘米厚,或用0.5厘米的塑料板作盖,每隔15厘米打一个定植苗的孔,每孔定植一株。

  2、营养液的配制 取硝酸钙236毫克/升,硝酸钾303毫克/升,磷酸铵57毫克/升,硫酸镁123毫克/升,溶解在自来水中,配成A液。取硝酸钙236毫克/升,螯形铁16毫克/升,硼酸1.2毫克/升,氯化锰0.72毫克/升,配成B液。将A和B液混合在1000毫升的容器中,作母液贮存待用。

  在使用时必须先稀释,草莓植株生长时进行施用,开花前保持1.0的浓度,即取母液1毫升,加水9毫升。开花后要保持1.7的浓度,取母液1.7毫升,加水8.3毫升。其pH值用硫酸调至6.8左右。母液应保存在低温、避光处。


  3、定植 先把栽植容器洗干净。将稀释好的营养液倒入容器,溶液距容器口1厘米。选用壮苗,并经过一定的低温量,即花芽已分化。在10月中旬定植。

 4、定植后的管理 秧苗定植后15—20天,每周向容器内补充一次稀释好的营养液,每株每次补液50—100毫升。由于溶液不断蒸发,所以要及时补水,冬季2—3天补水一次。加水量与定植时水位相平。如是春夏每天补一次水。使营养液的量与其浓度保持稳定。因容器小,营养液量不够用常造成缺氧,也应注意补氧。除及时补水和营养液外,用橡皮管把营养液导入另一容器,反复几次可以补氧。

  当植株开花坐果期,为集中养分供果发育,及时除老叶、匍匐茎、疏花、疏果。每株保留5—6片叶,顶花序留5—6个果。


  无土栽培草莓的种植技术

  一、建立栽培槽。栽培槽高20厘米,宽65厘米,四周用红砖垒砌,槽间作业道宽35厘米,栽培槽底部及四周铺1层0.1毫米聚乙烯塑料薄膜与土壤完全分离,以防治病虫害传播,栽培基质用55%碎玉米秸秆,25%锅炉渣,20%锯末,充分混合均匀。

  二、肥水条件。在无土栽培生产中,作物必须有一个充足的营养供应源,我们采用消毒后的腐熟鸡粪和豆饼按2:1的比例充分混合,每立方米栽培基质中掺入15千克左右作为基肥,混合均匀的基质填入栽培槽前,在每个栽培槽内铺设塑料滴管1-2根,并通过支管和干管与室外的自来水相连接,每个温室设立独立控制阀门。


  三、草莓品种选择及管理措施

  1、试验品种。选择丰香草莓,于9月上旬定植,定植前首先对草莓进行假植,等到分化出花序前再定于栽培槽内。

  2、定植前认真清除弱苗,病苗老苗,剪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一般每个槽内定植2行,株距15厘米左右,定植后连续浇水2-3天,幼苗期需要经常喷洒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3、扣棚前剪除老叶,每株保留3-4片功能叶,喷10毫克/升赤霉素1遍,40%的植株现蕾时再喷5毫克/升,赤霉素1遍。

  4、阳历10月底进行扣棚。扣棚以后严格控制室内温度,经常摘除老叶、病叶、每株保留8-10片功能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0.2%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在草莓开花和果实膨大期,将速效氮磷钾经滴管水溶直接输送到草莓根部,实施水肥同灌。

  5、草莓花期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和棚内放蜂,以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

  6、冬季温室内湿度较大,容易发生草莓灰霉病和褐斑病,发生时可即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速克灵800倍液,或采用烟熏杀菌剂,并注意温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eno1991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