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传承农耕文化 甘肃乡村的社仓

发布日期:2024-12-22 04:09:14     作者:狗友很狗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fiy271143.html     违规举报

集体化时代的社仓、社神与社区互助复兴

--以甘肃会宁马岔村社仓传统及社区发展实践为例

作者:常竹青

1、引言

在马岔村待了近三年,第一次去闫山社就注意到这几个破败的土窑洞,便很有感觉,直觉觉得这里应该有不少故事,此后前后不下去了十几次,给一批一批的志愿者和客人介绍,看到里面写的一些标语,便猜这里的可能是文革年代的大队队部,或者小学……但没有确切的答案。


闫山社附近的土窑洞

2、社队粮仓

这几天和民大的同学拜访白社长,偶然才了解到这里原来是个粮仓,进一步走访了解到,这个粮仓建于五十年代,土改之后,社里建立互助组,后来响应毛主席号召备战备荒,建立粮仓,全社粮食收成后放到社里的粮仓,除去交给国家的,留够第二年的种子,分给各户的口粮,其余都存在社的集体粮仓,社长并委派专人--仓管进行管理,但仓管并不拿工资。像这样的社队粮仓在当地各社都有分布,而白社长就曾在1982-83年当过仓管。


与白社长访谈

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建在闫山社的粮仓,还具有借还的功能,如社员有遇到困难,便可向粮仓借粮,解决温饱问题,待第二年归还,但无利息,如不能归还,则相应延后,也未相逼,因为都是本社的居民,所以并未发生借了不还的情形。

社员借粮,需要和仓管签一个借据,一式两份,上写:某某因家中缺粮,特向仓库借粮多少斤。并在社会计处进行记账管理。不过遗憾的是,去年白社长家人认为这些票据没有用处了,就全部烧掉了。


闫山社仓近照

4.社与社神

闫山社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社,全社二十几户,170余口人,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符合周礼所记"二五家为社"的社区建制规模。据社中老辈人讲,这里原来居住着一户姓闫的人家,后来搬走了,此后马姓、李、白、岳等姓搬来居住,从而形成一个社。全社推举一名社长,负责协调管理全社事务,社里还有社神(当地称法王爷,与上级方神共同构成地方信仰体系)--杨四将军,由马姓在一百多年前逃难背来,杨四将军有庙会,庙会有会长,历代会长由马姓担任,搬来的其他姓氏则尊重这种信仰关系,接受杨四将军的庇佑。庙也是全社的公共信仰文化空间,每年六月十九诞辰,腊月初一成圣两个日期举行庙会,会长承担社内与神事和社事有关的活动,例如庙会,社戏,社火等活动,以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闫山社全貌

如果从当地人的角度看,社神与其他宗教信仰的神有很大不同。

在村民看来,社神就是他们的一个成员,被常常作为更紧密的邻居甚至家人一样来对待,例如闫山社的杨四将军,在村民看来,即使发生灾荒人需要逃难,也不能丢下神,要带着神一起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落地安家,也要给神找个安家的地方--庙,一旦各家富裕了,自己修建了新房,也要尽力募捐筹款给神重修庙宇,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生辰(诞辰)忌日(成神)自然也要举行庙会隆重庆祝,甚至举办社火,唱戏,娱神娱人,作为回报,平时村民一旦有困难如医生也解决不了的灾病,天灾、财产丢失或失窃,也会请阴阳先生把神请来,通过问神的方式赖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村民眼中这无疑是非常灵验的,并且有很多真实的案例作为支撑。


一百多年前马姓村民带杨四将军在此安家的遗址

我曾经受邀在今年八月在另外一个社现场看过一次这样的降神仪式。傍晚阴阳先生和村民将神请出,几位村民共同拿着法王爷的法器,便不自觉的舞动了起来,如神降临。到了主人家,先生与神对话,神过法器在地上写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中好比请医生看病一样,先是打招呼,招待,然后问情况,随后开始解决问题,最后送神。有意思的是那天请的社神是猪八戒,解决问题后赖着不走,先生很无奈,只好坐下来谈判,最后的结果是八戒要求更大的先生来趟,僵持了半夜,好不容易请来了大先生,才将八戒送走。这个例子足以证明村民的眼里,社神如社员一样,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想法,人敬畏神是因为神保佑人且有超人的法力,但是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则人也会对神有意见。


新建的闫山社社庙--杨四将军庙


马岔村小湾社降神仪式

5.集体化时代的社仓--社队粮仓

回到社仓,从村民所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个粮仓应该与古代的社仓功能相同:粮仓建在里社,由本社人自我管理,起到了赈灾备荒的功能,又因为救急救穷作用,使得的粮仓具备社区互助功能。与古代义仓不同的是,粮食是属于共同财产,国家号召下强制放在粮仓,并非个人捐助;对比朱熹所创《社仓法》,基本上符合朱熹社仓法的制度要求,但不同的是社员同时具备某一社神管辖和社管辖区域的双重身份,入社自愿的成份较低,其次借粮也无利息,并不是春借秋还,更多是临时救急性的社区互助。不过其社区属性的人性化是两者的共同点,都会考虑到共同的文化和社区认同而柔性化对待,使得闫山社仓更具备社区邻里间的人情味。

从历史上看,三仓(常平仓、义仓、社仓)都属于备荒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以前,三仓主要是备荒赈济。解放后,备荒性质的义仓被政府中心重视起来,并受到毛泽东备荒思想的强大号召,将其功能建置于人民公社制度之下,一般是以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各地生产队纷纷建立生产队粮仓,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国家这一时期也通过工农剪刀差和交公粮的方式将生产队粮食抽走,用于国家工业建设,所以往往许多生产队粮食是空虚的,社员们不得不忍饥挨饿,又由于国家力量大强力干预和士绅阶层被打倒,实际上社仓本身的社区互助属性和公益属性被严重削弱,而闫山社仓见证了社仓在这一特殊期的经历,尽管在那个年代,干旱与饥荒并存,不同的是闫山历史上社的邻里互助功能存在,社仓的社区互助属性得柔性化发挥,保证了社区成员的生存。


当地五六十年代所建土圆仓

6.社仓的消失与社区互助的传承

闫山社仓结束于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之后,集体的粮仓也就失去了意义,粮仓也迅速衰败。不过社仓所遗留下的互助精神和行为依然存在,富裕起来的社员们先是共同捐款给社神-杨四将军修建了更好的庙宇,平时下雪后,社员们都积极自发组织起来将村主路上的积雪及时扫净,以方便众人行走。


村民家的粮屯


闫山社村民集体铲雪

2011年无止桥进入闫山社推广现代夯土技术,闫山社的村民们通过换工互助,最先建起了现代六栋夯土民居,工匠们通过给自己修建新房,掌握了现代夯土技术,还成立了夯土合作社,为周围农户修建夯土民房。而换工互助方式在周边村落也消失很久了。


本地工匠共同参与建造的现代夯土民居

7、传承互助精神,重新激活社区

基于这种社区互助精神,2016年起无止桥在新建成的马岔村民活动中心后续运营中引入并得到迅速活化: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首先是将敬社神的社戏--皮影、秦腔激活,并形成新的秦腔自乐班和妇女舞蹈队等社区组织,这些社区组织迅速承担了;


妇女舞蹈小组在村戏台上排练


秦腔乐器爱好者

其次基于社区传统及现代节日,如元旦,春节、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充分将社区的人、才、物、艺凝聚激活起来,使得活动中心各部分功能也被充分管理和使用起来的同时,整个社区也得到活化。过程中更奇妙的是,节日中通过食材分享共同聚餐的方式,用食物将村民的互助记忆-如社仓及集体食堂激活并加强,透过食物和味觉形成新的互助文化;


2018年马岔村第二届重阳节活动组织者合影


节日中村民们共同分享,制作食物,举行会餐

第三,社区组织透过集体节日,逐渐浮现出一些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社区骨干和志愿者,并开展一些互助服务,例如理发,衣物捐助等。


节日中村民互助理发

8、社区互助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周立社,形成最基层的社区组织和互助制度,并延续至今,社神、社庙构成了社区的精神核心,围绕社神开展的社火,社戏活动,将社区进一步有机联系起来,而义仓/社仓则进一步构成了社区的互助经济,义仓所蕴含的传统公益精神,拓展了社区的互助边界。

而社区自治之外,义仓/社仓又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并影响着彼此的兴衰。一方面国家通过推动和提倡社区互助来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引导社区解决自身的问题,义仓制度的建立对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当国家力量强大时,又总是尝试干预、控制社区,为我所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很容易成为政府和地方豪强的碗中肉,义仓体系的破坏又构成了基层社会流动乃至民变从而影响政权稳定的重要因素。

以义仓/社仓为例,历史上,每当国家力量后撤,尊崇和倡导社区互助,则社会容易休养生息、恢复发展,但一旦国家力量延伸到社区,强行控制和改变社区的组织和制度,则会破坏社区关系,导致社区衰败。义仓的创立促进了社区的互助,朱熹创立社仓制度进一步将社区互助巩固和持续,而晚清以来的政治现代化进程,解放后的集体化运动以及历次政治运动,则大大削弱了社区原有的互助体系、精神核心以及经济系统。

9、结论

所以,从当前的乡村振兴来看,首先是政府职能角色转变,其次是如何重建社区精神,互助制度和社区互助经济。但难点在于互助体系一旦被打破,邻里间的信任缺失,重建过程则会更加艰难,正好比罐子打烂容易,新建或者重新拼接起来则更难。

所以,乡村的振兴任重而道远!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fiy27114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