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入口在哪,桃花源记中的那个村落不是仙境

发布日期:2025-01-22 06:53:10     作者:月与灯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fmb462060.html     违规举报

记得上学那会儿,一上语文课很多小伙伴都很怵文言文。诚然,文言文的晦涩难懂,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伤痛了脑筋。但有那么一篇文言文,读起来并不是那么拗口。相反,它的某些段落读起来是那么的朗朗上口,写得也是字字珠玑,文采斐然,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并且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是我们现代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我想当初读过这篇课文的小伙伴一定还记得,那就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


因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实在是太美好,所以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都用自己的作品来诠释对桃花源的理解。写诗、作画、拍电影、演话剧,甚至做成动漫游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整篇课文以武陵的捕鱼人所见所闻为线索,采用了写小说的笔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文章一开始,武陵的捕鱼人便似在有意无意中“误入”了仙境。在一条清澈的小溪尽头,溪的两岸是一大片灿烂的桃花林,或粉或红,密密匝匝,开得甚是热闹。一阵微风过后,枝头的花瓣纷纷洒洒落入水中,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在这片纯粹的,茂密的桃花林,期间不参杂有其它树种。捕鱼人啧啧稀奇,接下来当然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开始他的“探宝”之旅。


读到此处,有没有觉得这个捕鱼人如果放在现代那就是一个活脱脱想一探究竟的驴友啊。他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因为他不仅见到了风光宜人的自然之美,也见到了安宁详和,生活简单而富足的人文之美啊。有山有水,有肥沃的田地,鹅鸭戏水的池塘,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正如他在《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那样“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真正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黄发垂髫再加上青壮年,三代同堂,生活怡然自得。这是一个多么自然质朴的世界,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山水田园。

在这样一个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世界里,没有勾心半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官府的逼迫,没有沉重的赋税,更没有强欺弱,大欺小。人人平等,没有贫富悬殊,没有阶层差别,“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当然更是不可能。人们之间,有的只是和谐的交往,互助互爱。

都说乱世出英雄,比如三国时期,天下割据,群雄逐鹿天下,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便纷纷涌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或名流青史,或遗臭万年。但乱世也出文才,比如陶渊明,比如杜甫。如果没有经历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和繁重的徭役、兵役,哪能写出《兵车行》和《野老行》这样厚重苍桑的作品?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一篇优秀作品的背后,一定有着作者不凡的人生经历和不同寻常的创作背景。下面我们来聊聊陶渊明这个人。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话说江西这个地方还真的是人杰地灵,北宋著名的文学文学,政治家,“太平宰相”晏殊便是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另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欧阳修也为江西人。与欧阳修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也同为江西人。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自称“五柳先生”。可能陶先生对柳树情有独钟,据说他屋前曾栽有五棵柳树,“五柳先生”的名号便来自于此。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名,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为后人所熟知是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品收录在《陶渊明集》中。唐代的山水派大诗人孟浩然、王维只能是望其项背。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百年来我们所吟诵。我国的诗人那么多,为何我们独独钟情于陶渊明?


因为:

一、他把中国读书人尊崇的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和老庄“道法自然”的思想结合起来,塑造了一种隐逸的文化。这是中国文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二、他写的田园诗离我们并不远,田园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当一个人寒窗苦读十年,梦想着金榜题名而不得的时候,他要如何才能平复自己内心的失落?虽然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直强调“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但天秤的一端“学而优则仕”,另一端真能做到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想,多数学子一定会发出一声长叹:“我太难了!”


那么此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地方来抚慰自己的创伤,安放自己的灵魂。这个地方就被称之为田园。而陶渊明逐渐发展了这种隐逸的文化,他把田园赋予了一种诗意。而在他的田园诗中,只写了两样东西。

1、饮酒

元好问说过: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直抒胸中天。翻翻所有的诗歌集,无论是《诗经》还是唐诗宋词,有写登楼怀古思乡的,有写登高望远的,有写闺妇思春的,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送别诗。而在陶渊明的诗集中,他只写到两件事情,第一件便是饮酒。他以《饮酒》为题写的诗多达二十首。“性嗜酒,而家贫而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馀辄尽,期在必醉 ,既 醉 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爱喝酒,一喝必醉,醉了就歌。狂歌五柳前”。估计后来的李白也是受了五柳先生的影响,要不然怎么会“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而苏轼必然也受了陶渊明的影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反复三更”“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酒为杯中物,那可是好东西。狂欢时饮酒,“酒逢知己千杯少”。失落时饮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的文人,不管得志也好,失意也罢,那一樽酒里盛满的全是故事。

“忽与一觞酒,日夕相欢持”。都说夕阳美,但还有一句话:可惜近黄昏。所以中国人害怕谈到夕阳,害怕老去。但陶渊明不同,手持一杯酒,从从容容地面对即将到来的黑暗,开开心心地迎接明天的光明。只要杯中有酒,胸中有诗,乐观地过好当下,顺应着生老病死,不担忧也不恐惧。“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


2、归田

陶渊明所处的晋末,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代。青少年的他,也曾胸怀大志,想着大济天下。然而在看透了官场的无为和腐败之后,他最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他的归隐。而他的归隐不是弃置家人不管,自己像个仙人一样幽居山中。他有家要养,有田要种。所以他的归隐是过着一种耕读的生活。虽然他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人,因为他种的地是“草盛豆苗稀”。但这又有何妨,只有肯出力,老天一定会眷顾。“力耕不吾欺”。而苏轼估计也学到了陶先生对人生态度的精髓,“乌台诗案”后,被贬往黄州,无钱无权,也只能开荒种地了。一般人沦落到种地的地步,少不了会有怨言,但苏轼种地也是乐乐呵呵的。这颇有陶渊明“俯仰皆宇宙,不乐复何为”的境界。

虽然陶渊明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农人,但他却在经营人生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他不违背自己的初心,活出了一片真我的天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他放下一切名和利归来,做了一个纯粹的农人。


这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山水派诗人如孟浩然,如王维等。

孟浩然求仕不得,最终归隐山林。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人心是需要回归真我的

在经历了喧嚣和繁杂之后,渐渐明白自己内心究竟需要什么。理想与抱负,功名与利䘵,这些可能都是身之累赘,而心是向往自由,愿意回归本真的。孟浩然这首诗中的“钟鸣”、“渡头”本来是代表热闹与喧嚣的,而最终,它们都会静下来。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

人的内心是需要一方净土的

而王维在《渭川田家》的所写的更是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如出一辙。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不能不说,王维不受陶渊明的影响。其实,王维更是在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后,写了一篇乐府诗《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桃花源记》描述的其实不是仙境,它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它是我们在经历万千之后,心向往之的地方。是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有烟火气的所在。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而陶渊明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乐观豁达,那种随遇而安感染了千千万万的后人。他所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就是:做自由自在的自己,做心的主人,不要被物质所束缚。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fmb46206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