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周礼第22讲(友说国学第11集克己复礼)

发布日期:2024-12-22 07:54:25     作者:骨的疼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gcc336603.html     违规举报

前面我跟大家介绍过四书五经,在儒家《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书中,相对来说,《大学》的义理算是最浅的,属于儒家的“入门教材”,被称之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在第一章,就明确确定了儒家的“三大纲领”和“八大条目”,我们把它简称为“三纲八目”。

《大学》的第一段,我们都很熟悉。很多孩子都会背,张口就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说的就是“三纲”。“三纲”指的是: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

这一段后面还有一段话,是说的 “八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翻过来、倒过去说了两遍。正着说一遍,反着又说了一遍。但道理是一样的,说的都是“八目”的内容。

所谓“八目”,是指如何才能完成“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这三大纲领、最后实现“止于至善”的终极目标的具体方法。这八个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八个条目里,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因为《大学》说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之前我也说过,三纲八目归纳起来,只有四个字,叫“克己复礼”。

什么是克己,什么是复礼呢?

我们可以把八个条目分开来理解。从格物、致知、意诚,到心正,这四个条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修身。

《大学》给出的逻辑是:一个人要想修好身,必先正其心(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想要正其心,必先诚其意(诚意指的是不自欺,不能“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想要诚其意,必须致其知,想要致其知,必先格物。所谓的格物致知,指的是在获取知识时,必须要抱着一颗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求索之心,穷尽物理、探寻真相,做学问和做人做事一样,都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你只有获取了正确的知识,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让我们达到意念专一、思想纯净的境界,这就叫意诚和心正。

只有当一个人在: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又思想纯净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达到儒家追求的所谓“内圣外王”的水准和境界,这就是儒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修身”的原因。

完成修身之后,又干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在于:道家修行的目的,是成就小我,然后避世归隐。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有明显的道家避世思想。“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所以,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但儒家是入世的,儒家和道家目标不同、修行的目的地不一样,这是儒家和道家最大的区别。

所以,儒家认为修身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去齐家、治国和平定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方法,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推行并恢复周朝“礼制天下”的策略,这就是“复礼”。

齐家的“家”、儒家这里所说的“家”,不是指我们自己的小家庭。这个“家”,对应的是诸侯国君的下属单位。

当时周天子管理的疆域,叫“天下”。儒家是没有宇宙观的,他们认为天圆地方。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像一口锅一样的是天,天下面的是大地,地是王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上的事情,由老天爷、天神在管理。天下的事情,由老天爷派他的儿子在管理。因为他是老天爷的儿子,所以叫做“天子”。

就算周天子真是老天爷的儿子,他一个人也管不了这么大的天下呀。怎么办呢?天子很聪明,他把天下分割成若干个封地,再把这些封地,分给有功劳、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人,让他们去管理。这个封地,在当时叫做国、封国。

每个封国都有天子指派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叫做国君。所有的国君加在一起,统称叫诸侯。

每块封地只有一个最高行政长官:国君。

国君只有一个人,他也管不了封国里的那么多的事。于是,国君也效仿天子,把自己的封地,又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区域,设立了二级单位,这个二级单位,当时称为“家”。

所以,国和家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当时的诸侯国,相当于现在的省,“家”的面积大小不一样,大一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县、市,小一点的,也就只有现在的乡或者村、镇这么大。

管理天下的人叫天子,管理封国的人叫国君,管理家的人叫“大夫”,协助大夫的叫“士”,士大夫共同管理封国里的子民,也就是百姓。


所以,儒家强调的“修身”对象,主要是针对士大夫以上级别的人讲的。儒家认为,上至天子国君,下到士大夫。都要以修身为已任,做到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堪当楷模。因为如果每一个领导人都能做成修身成仁,则一人兴仁,一家兴仁。“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样一来,则天下可治矣。相反,“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如果一个领导人没做好,甚至成为负面典型,这个国家就乱了,根本没办法治理。

这就是儒家“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仁爱思想和仁政理念。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修身成仁”的境界呢?

关于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问过孔子“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是:“仁,就是要经常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要严格地用礼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都符合“礼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达到仁的境界了”。孔子说,“这是要靠每个人自己去努力的,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颜回又问: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要去看;不符合礼制的言论,不要去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要去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要去做。

颜回很听话,是个老实人,他说:“我颜回虽然不够聪明,但我一定按照老师您说的去做。”


克己复礼,被称为孔门儒家的“切要之言”。所谓切要之言,是说孔子把“克己复礼”这四个字看得很重,认为这是一个人修身最紧要、也是最切实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自己”的含义。

王阳明有句名言:“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他说的“去心中贼”,指的就是克制、战胜自己的私欲。

朱熹把孔子 “克己复礼”的理论进一步做了注解和完善。他是最早把“克己”解释成“战胜自我私欲”的人。

复礼的“礼”,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因为在孔子的工具箱里,“礼”是他最专业、也是最拿手的工具。儒家有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是如果当官的犯了罪,不应该走司法程序,更不能对他动用司法手段,让他自己去请罪就可以了。这叫“刑不上大夫”。

而“礼不下庶人”,是说“礼制”是王公贵族们专用的干部待遇,和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礼是他们的特权,百姓不仅得不到,还必须高度自觉去维持王公贵族们的这种特权,保障他们应有的享受。

这就是孔子终生追求的,也是他一直在为既得利益群体维护的、等级权利、和待遇规格。


朱熹是南宋人,南宋与大周朝相隔了1千4、500年。宋朝的时空条件和政治环境都和大周朝无法相比。因此,孔子所倡导的“周礼治国”也就不合时宜了。

朱熹与时俱进,把“复礼”的“礼”, 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把原先的“周礼”、礼制和行为礼节,变成了他所说的“理学”。

朱熹理学认为,儒家的“礼”,代表的是天理。即使孔子倡导的“仁”,在朱熹看来:仁,无非也是天理

所以,朱熹把孔子的“礼制”,演变拓展到为“天理”。把 孔子的“克己复礼”,也演变成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他认为,包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在内,都应当把遵循天理,做为君子“修身”时、首当其冲的第一要务。

朱熹说:遵循天理、回归天理,战胜自己、克制私欲。只有“存天理、灭人欲”,才能安身立命、修身成仁。


当然,孔子所说的“以礼治国”的“礼”,才是儒家的原始思想。

孔子曾经总结过自己一生所推行的理论,用他的话来说,叫“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孔子认为,像周公当年所设计的这套“周礼”,是最完美的治国之道。孔子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替古人、替周公做记录官和推销员而已。

在原始的《周礼》中,当然也包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之礼,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要“食不语,寝不言”;参加宴请时“席不正,不坐”等等,都是指人际交往、日常行事的礼节、规矩。

这些规矩,这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巨大,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

不过,有些礼节、规矩就太过分了。

比如,孔子就曾经称赞过自己的婶婶是个“知礼”的人。孔子婶婶是个寡妇,丈夫先死了,后来儿子也死了。但她哭老公和哭儿子不放在一起哭,哭也要按规矩来,她上午哭丈夫,傍晚才哭儿子,不乱哭。孔子说,这样哭,才符合礼制。


在所有的礼节规矩中,最让后人垢病的,大概就是“三从四德”吧。

三从四德,是专门为女人设计的规矩。在君臣、父子、夫妻这三者关系中,君王是臣子的纲,父亲是儿子的纲。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叫纲。

纲是纲纪。儒家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三纲,是维持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纲领,是一切行为的行动规范。

第三个纲,是“夫为妻纲。”古时候的女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总纲领、总纲纪,就是“三从四德”。

三从,“从”是听从、顺从。在家从父(听父亲的,父权至上),出嫁从夫(听丈夫的,夫权至上),夫死从子(听儿子的,儿子是男人,男尊女卑,体现的是男权至上的原则)。


四德,第一是妇德,儒家认为女人应该保持的妇德是“贞”和“顺”。贞,是坚守贞操,守身如玉。

“顺”,《礼记》中说的“婉娩(免)听从”,对公婆、丈夫等人要谦恭有礼,做到听话顺从,还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这些思想,造就了中国女性千百年来的悲哀。中国古代的男性统治者们,还变态地发明出一个专门针对女性的荣誉证明,叫“贞洁牌坊”

古代每个朝代都会为这些贞洁的女人写一本《烈女传》,记录她们是如何保持贞操的。

但是,如果现代有些女性看完烈女传,估计想死的心都有。

比如明朝有一个女人,丈夫死在外地,他一个人把丈夫的尸体从外面背回家安葬,路上想住客栈,伙计不让她住,拉着她的胳膊把她往外推。这个女人觉得自己的贞洁被沾污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贞洁,结果把自己的胳膊给砍掉了。

四德的第二德,是妇言。妇言的意思主要是叫女人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乱讲话。女人说话一定要少、恰当的话才能说。“妇言不贵多,而贵当(恰当)”。

因为男权社会的男人们认为,“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意思是,长舌妇是亡国罪魁祸首)。又说“利口覆家邦”(利口,是话多的女人。能言善辩的女人是会颠覆一个国家的。)

这听起来这些话很不合情理,男人把国家搞亡了国,却把责任推给女。说是因为女人的话说得多了,所以他才亡国的。

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国家名叫后蜀国。后蜀国在成都建都,最后一个皇帝名叫孟昶()。宋太祖赵匡胤去攻占后蜀国,孟昶()不战而降。他个妃子,名叫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个有名的才女,很会写诗。赵匡胤命令她写有首诗,花蕊夫人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七言绝句,诗名叫《述亡国诗》,“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大意是:

后蜀国的君王孟昶(),在城楼上向你竖起了白旗;我一个妇道人家,被他关清冷的后宫里,对你们的事情一点都不知道。

守卫后蜀国都城,有十四万将士,他们脱下铠甲向你投降。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热血男儿!

你看,花蕊夫人这首诗写得多直白:是你们男人,自己不是男子汉;把国家都弄灭亡了,还说是我们女人有问题。

四德中的第三德、妇容:孔子主张重德轻色,他说做丈夫的,对妻子应该“贤贤易色”,就是说男人要看重女人的品德,而不能“重美色轻素质”;

但孔子同时又要求女人,不要天天打扮,把自己整得花枝招展,因为“冶(野)容近乎诲淫”(冶,是陶冶的冶。冶容,是刻意修饰、打扮自已。“冶容近乎诲淫”,诲,是隐诲、暗示的意思。一个女人如果刻意打扮自己,这种行为等于是在勾引男人,引诱男人发情)---在孔子看来,男人出轨,也不是男人的错。


最后一个德,妇功:这是说女人不要把自己当花瓶,男人有男人的事,女人有女人的事,男主外,女主内。一夫不耕天下为之饥,一妇不织天下为之寒。(男人不种地,家里就要挨饿,女人不织布,家人都没衣服穿)

所以,女人的位置很重要。男人在外打拼,挣钱养家;女人在家里相夫教子,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到位。女人不能懒,也不能蠢。古代最受人嘲笑的女人,基本上是属于既懒又蠢的女人。

这就是“三从四德”。三从四德同样是儒家所说的“礼”,所包括的内容。


谢谢大家。

我是陈竹友

这里是一百讲坛:友说国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gcc33660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