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打的诗人辛弃疾(历史上最能打的文人)

发布日期:2024-12-22 11:27:33     作者:敷衍欺骗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gtt522286.html     违规举报

历史上为成就大事业,在前期忍常人不能忍的人物不在少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妇孺皆知。


提到辛弃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辛弃疾的词,他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被称为“词中之龙”。

如果你对辛弃疾的认知只是认为他是一名文人的话,那就太狭隘了,辛弃疾的毕生梦想是冲锋陷阵驰骋沙场。

一、辛弃疾名字的由来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不过他出生时国运不济,宋朝的领土很大部分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出生的这片土地在当时已经成为金人领土。

辛弃疾的爷爷很崇拜汉朝名将“冠军侯”霍去病,用现代词语来形容就是迷弟,于是就给辛弃疾取名为“弃疾”,这个名字同“去病”有相同的意思。

大概从那时起,辛弃疾戎马一生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二、辛弃疾的少年壮志

辛弃疾的祖先就是善于鞍马骑射的武将,因此辛弃疾的基因中就有果敢勇武的特质。


再加上辛弃疾从小就是在金人铁蹄肆意践踏宋朝土地的环境下长大,在年幼的辛弃疾心里,他的祖国永远是那个在江南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因此抗击金兵收复宋土成为他想要为之奋斗的毕生心愿。

这个心愿在辛弃疾21岁的时候,出现了可能实现的曙光。当时他带领数千人投奔当地耿京的起义军,而且受到耿京的赏识在起义军中担任要职,带着起义军的士兵四处征讨金兵。

令他猝不及防的是,起义军中出现一名叛徒张国安,张国安不仅杀死了耿京,还带着一众起义军投奔了金军。

当在外地同金兵作战的辛弃疾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怒于是带着50名勇士冲向了金兵大营,誓要活捉叛徒张国安。即使金兵有五万人之多,也没能挡住辛弃疾,张国安被辛弃疾生擒。


经此一战,辛弃疾的名号打响,一战封神,成为当时世人眼中的少年英雄,一时风头无两。

三、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无奈

年少便有这样的成绩,本应该受到南宋的嘉奖和重用,但是辛弃疾生不逢时,他没能像霍去病那样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也许是宋朝向金人跪的时间太久了,导致宋朝上下都惧怕战争,也惧怕辛弃疾这样一个从金人的领土上归来的宋人。

最终朝廷只给辛弃疾安排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文职,这个职位与辛弃疾的抱负可谓是相去甚远,于是他便将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写入词中。

尽管文职非他本意,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文职工作也做得十分出色。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当时因战火牵连而生灵涂炭的滁州经济振兴;三个月剿清江西周围的匪患等等。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浇灭他抗金的热情,因为宋孝宗也表现出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辛弃疾在担任文职期间多次给朝廷上书,为抗金北伐出谋划策并希望朝廷能允许自己带兵抗金。

可朝廷中的主和派投降派容不下辛弃疾这样的人,懦弱的南宋却容不下他,更容不下他抗金北伐的梦想。主和派投降派联合起来不断弹劾“异类”辛弃疾,在这重重压力下,辛弃疾无奈解甲归田。

为官二十年,辛弃疾尝遍了人生的各种忧愁滋味,理想的火苗还被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浇灭,看着自己报以热切希望的南宋朝廷腐朽堕落,自己却无能为力。

这其中的愁苦无人倾诉。从前的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四、最痛苦的莫过英雄迟暮

辛弃疾,一名将帅之才,却被现实逼成了一个词人。就在一个与平常无异的一天,朝廷的一道旨意下达到辛弃疾家中,这是一道他梦寐以求的旨意,让他可以指挥南宋正规军。

但命运却没有眷顾他,此时的他已经68岁了,可即使到了弥留之际躺在床上的他还在大喊着“杀贼、杀贼、杀贼”。毕生夙愿近在眼前,却可望不可及。


辛弃疾,那个时代南宋的逆行者,纵使在那个时代遭受打压四十年,依然不改自己的英雄本色和爱国心。

他是南宋史上武力值最高的文化人,也是文人里最能打的。相信如果文臣和武将的身份能够选择,他一定是毫不犹豫选择武将,驰骋战场收复失地。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gtt5222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