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云平台综合评价入口 云上打卡最美海岸线

发布日期:2024-12-22 12:55:48     作者:絕版東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gwc147059.html     违规举报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山东省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目标任务、贯彻落实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的生动实践,全面回顾山东沿海各市在经略海洋特别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的重大成就,11月25日-27日,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省内各市各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协办的“云上打卡最美海岸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6日讯 曾经,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0年,这里的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如今,肩负“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使命的山东,又一次逐梦“深蓝”。

山东“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奋力向海图强,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而近日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则从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到2035年,山东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

从奋力“向海图强”到建设“海洋强省”,是山东开创经略海洋新征程的战略选择,更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等战略实施。

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山东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

【01】向海图强,其势已成

在很多人眼里,相比海岸线最长的广州和海域面积最大的海南,拥有3300多公里海岸线的山东似乎并不具有发展“海洋牧场”的绝对优势。

可事实却是,山东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105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4处,占全国的40%;并且早在2017年,山东全省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达到21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城市之一,烟台是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最多的城市。根据公开数据,烟台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处,其中国家级14处,占全国总数1/8,数量居全省首位。

如今这里的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耕海一号”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有机结合,构建了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


图/大型海洋牧场“耕海1号”在烟台投用

如果说“海洋牧场”让众人看到山东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情,那么科技助力下现代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则成为山东“向海图强”行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是在烟台,如今已经形成了以中集来福士、蓬莱巨涛重工、蓬莱大金等为骨干的海工装备制造集群。作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出自这里的海工产品已走向北美、南美、巴西海域、北海冰区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际主流市场高度认可。

而在距其不远的青岛,也诞生了多个世界最大、中国第一的海洋工程装备,全球最大40万吨新型矿砂船、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P70等世界顶级产品的建成交付,成为其实力的一则展示。

在滨州,渤海湾一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无棣海洋贝瓷、鲁北盐场、脊岭岛盐田虾、海缘海马等一系列的一村一品、一县一品,海洋有机产品、特色产品畅销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品牌滨州建设越来越强。在自我革新、艰苦创业的基础上,滨州涌现出了友发、渤海、海源、科勒海等一批投资创业的企业巨头,沾化、无棣、北海逐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人才创业的沃土。

在科技支撑下,同样往前奔跑的还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无论是已经成功上市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海洋药物“GV-971”,还是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抗肿瘤药物BG136,都成为山东经略海洋道路上璀璨耀眼的“钻石”。

在科学谋划定位的棋局上精准落子,巩固、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的同时把功夫下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山东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一步步壮大新兴海洋产业。

【02】前瞻布局,创新驱动

从奋力“向海图强”到建设“海洋强省”,不仅是目标的升级,更是观念的更新,其勇毅来自背后的创新驱动力。而其外化表现,便是一系列国之重器的产生。

在去年3月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成果汇报视频会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任务的消息令人振奋。实现这个任务的便是由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2号”。

作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图/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事实上,“蓝鲸2号”只是山东蓝色海洋动能的一方侧影。今天的山东沿海城市,正在发起一场关于海洋动能转换的革命——借助人才和科创的巨大力量,积极抢占海洋关键技术领域制高点。

《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坚持创新驱动”被列在其发展基本原则的首位。根据《规划》,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山东要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全省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数字海洋,积极抢占海洋关键技术领域制高点。

向好的苗头已经显现,从一些数据指标上能清晰看出山东沿海城市的“科创”动能非常强劲。

在青岛,目前已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近30个,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机构占全国1/3以上;拥有涉海两院院士20余位,占全国总数的近70%。根据《2021年海洋科技指数》报告的中国大陆海洋科技指数排位中,青岛稳居首位。

而山东的其他沿海城市,也利用各自产业优势打造科创研发中心,涌现出一批海洋发展的领军企业。

在潍坊,致力于开发、制造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等产业的潍柴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产品系列最全、功能覆盖面最广的船舶动力供应商;东宝重工研发生产的观光潜艇、蛙人输送艇、水下智能平台及载人潜水器,填补了国内民用潜器领域空白。

在日照,日照港达的挖泥船和山东冠卓的船用装卸臂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名单;洁晶集团主导产品褐藻酸盐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是世界上最大的褐藻酸盐和印花糊料生产商……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以创新驱动为底色,构建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山东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出发。

【03】海清湾蓝,“贵”在生态

深红色的碱蓬簇拥成为一块块的“红地毯”,大片的湿地里芦花飞雪,草丛间飞鸟云集。

在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便是此时此景。

2021年10月,视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强调,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如果把风景与潜能比喻成山东海洋发展这枚硬币的两面,可以发现,它的两面共生共存。这也是任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回答的命题——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图/黄河三角洲湿地

青岛西海岸,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绵延280多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上,有着诸如齐长城、琅琊台等诸多历史古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旅局局长任宪雨看来,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海洋元素相融合,是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的机遇。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山东沿海城市的共识。山东全面实行湾长制,扎实抓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清海湾蓝”的画卷正在山东沿海各地铺展。

在日照,海龙湾退港还滩生态修复整治项目恢复了1882米的生态岸线,再造46万平金沙滩的同时,周围海域水质提升到国家海水二类标准,成为新晋旅游打卡地。

在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长岛,生态旅游魅力初显,先后荣获“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金奖”、“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蓝色海岸,“贵”在生态。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威海交出一张成绩单,“我们在挖掘盐生植物经济价值同时,正加紧制定海藻养殖碳汇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进一步发挥蓝色碳汇价值和潜力,助力威海打造碳中和先行样板区。”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说。

发力不止必有回响。山东用“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随之而来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更成为山东绿色发展海洋生态的真实写照。

【04】以“海”为媒,东西互联

最近几年,对地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山东,正在以“海”为媒构筑起对外开放“大格局”。

这其中,港口成为山东实现陆海联动的重要支点。

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外贸大港,青岛港有着明显的海运优势。从东南亚、日韩入境的集装箱,经过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转运至中亚和欧洲,成为如今一条最便捷的物流通道。

“我们的货物大约用时6天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相较于选择海运经由苏伊士运河运达欧洲港口,再转运至中亚地区,中欧班列能节省2/3的时间。”山东胶运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汪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说。

据胶州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455列,同比增长42.6%,国际班列集装箱到发3.7万标箱,同比增长72.2%。


图/始发自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的中欧班列,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其实对山东来说,沿海城市的优势十分明显:这里是距离日韩两国最近的中国省份,是日韩在中国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这里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双向桥头堡等。

而如何放大区位优势,创新机制合作,逐渐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成为最近几年对重要议程。

突破固有思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发展,如今在山东沿海有许多生动案例。

在烟台港,来自东南亚的木片集装箱堆放有序。随着满载着木片集装箱的“烟台-桓台”木片散改集“海铁联运”新模式班列日前从自贸烟台首发,标志着以“港口 航运 铁路 陆港”全新模式搭建的烟淄东西双向物流大通道正式开通。

依托烟台港优势,烟台瞄准大宗散货核心,已开通至韩国、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非洲的班轮航线,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港口保持着通航和贸易往来。

而对 2019年完成整合、成就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团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来说,如何构建“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的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是其一大发展思路。

如今,山东港口成功把“出海口”搬到西安、兰州、郑州、乌鲁木齐等内陆城市,先后增加班列16条、班列总数达72条,布局内陆港14个、总数达21个,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按照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培育内引外联大产业、构筑互联互通大门户、搭建先行先试大平台的思路,山东牢记嘱托,将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正在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gwc14705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