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诫子书的理解和看法(诫子书的逻辑一定是围绕)

发布日期:2024-12-22 09:45:46     作者:底线李江平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har183512.html     违规举报

文|王小弘


都说诸葛亮的《诫子书》说理逻辑严谨,表达平易近人,但一线语文老师却纷纷吐槽很难讲,主要困难正是内在逻辑理不顺,只能讲讲字句翻译,说说每句话各自的道理,就不做整体性分析了。到底是文章本身太深奥,还是后人想得太复杂?这短短的86个字,怎么就把人绕昏了呢?

文章很短,先录于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一般来说,书信这种形式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想对对方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需太讲究。但此文显然包含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儿子又年纪尚幼,少不更事,当下说不明白,便想留封书信给儿子立下一个家训,于是字斟句酌,力求言简意赅,既要将自己的毕生经验和学术思想浓缩提炼,也要努力写得通俗易懂,字句之间无不蕴含着作为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内容来看,当属一篇议论说理的短文。

既然是议论说理,那只要弄明白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核心论点建立说理逻辑的,文章也就很好懂了。但奇怪的是,关于此文逻辑的讨论文字多如牛毛,却总是让人越看越乱。


基本上对此文公认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然后从立志、治学、惜时三个角度来论证。

看起来好像很清爽的样子,但一进入论证推理,就乱掉了。常见混乱有四:

其一,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解读,认为此句核心是“静”,也就是说此文主要就是论述“静”的意义。但“俭”与“静”何干?于是就说这里的“俭”不是“节俭”,而是“节制”,这样不单可以强说“俭以养德”是为了表达“静以修身”,还可以与后面的“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彼此呼应。

问题来了。第一,“静以修身”和“俭以养德”为何是主次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第二,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证明“俭以养德”的论点,却为何放在“治学”和“惜时”之间,导致文章的思路不顺畅?

其二,对“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解读,认为这两句就是在证明“静”的意义,只有静下来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但问题又来了。第一,在前面观点中,“静”是用来“修身”的,“明志”、“致远”是一种怎样的“修身”?第二,后面的“非志无以成学”中的“志”是对应论点“静以修身”还是对应“非淡泊无以明志”这个论证内容?这是什么议论逻辑?

其三,对治学一段的解读是“静学以广才,有志以成学”,认为这是证明“静”的一个实例。

还是有问题。论证“静”干嘛要扯上“志”?“静学”与“有志”是什么关系?“广才”与“成学”是什么关系?

其四,最后对“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解读是“惜时”,是从反面论证“静”。

仍然有问题。“惜时”与“静”如何能形成逻辑关系呢?“静”与“惜时”之间的关系很松散,很难理解“不惜时”就是“不静”这样的推导。形成直接推导关系的两个意思应该直接相关才好,否则就没有道理了,比如妈妈说“你完不成作业就不给吃饭”,这绝不是有逻辑的推导关系,而是强权的威胁,是不讲理的表达。


为什么形式上貌似清爽,进入内部逻辑分析就混乱了?很多一线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此文时理不顺,大多是因为认可了形式上的清爽,却忽略了形式上的清爽也可能是个假象。

也就是说,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做此文核心论点的话,立志、治学、惜时三个角度与此论点构成的论证逻辑比较牵强。不能因为这篇文章开头有一句很漂亮的“静”话,后面又写了立志、治学、惜时三个方面的内容,就认为这些内容必然是为了证明一个“静”字。


作为一个父亲,感到自己将无法陪伴孩子成长,面对这残酷现实时,想要对儿子说最后的几句话,应该是捡最要紧、最有用的话来说才合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固然十分有道理,却是比较宽泛的大道理,这样的大道理高高在上,通常需要人生大量积淀来垫起生命的高度才能够得着,很难说有什么实际意义。诸葛亮临终前只想给年幼的儿子讲一个大道理,这看起来不太符合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用心,也不像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智者的理性。

什么道理更实用更直截了当呢,就是“要好好学习”。

如果把此文分成这样三个层次,来建立一个基本逻辑,就会发现逻辑简单明了,而写此信的目的也十分明确:

①为什么要学习?因为老爸希望你成为君子。

②应该怎样学习?学习一须静,二须志,不得淫慢险躁。

③不学习会怎么样?就会年驰、意去、不接世,成不了君子了。

对应的内容是: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为什么可以这样建立逻辑呢?下面来简单整理一下。

第①个内容其实就是说了两个大道理,以解释何谓“君子之行”。“君子之行”就是君子的操行,这是说诸葛亮希望儿子成为的君子是个什么样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君子操行之一。这句话要从整体来理解,如何修身养德,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不过诸葛亮认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才是正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君子操行之二。很多人把这句理解成只有做到淡泊,才可以明志,只有做到宁静,才可以致远,这样解释非常牵强,难道不淡泊就明不了志了?要结合君子的意义来理解,这里意思应该是“明淡泊之志,致宁静之远”,方为君子。诸葛亮原本卧龙岗散淡之人,随了刘备后一辈子辛苦折腾,屡陷险境,他从骨子里会希望儿子将来像他一样折腾吗?对于一位历经沧桑的父亲而言,希望儿子修身养性安稳一生,才更符合其心境吧。

说学习的事,为什么要先讲两个大道理?其实这是跟孩子讲道理再平常不过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孩子考试失利,比较沮丧,你要劝他振作起来,通常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你这次虽然失败了,但只要找出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下次就可以做对了。来,我陪你一起来看看这次的错题……”你看,这里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个大道理,他是你对孩子劝慰找的依据。这篇短文也一样,到底该怎样学习呢?诸葛亮先找两个大道理来做依据,但是诸葛亮并不是直接引用别人的大道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考浓缩成了简练表达,这个很牛。这两个大道理是君子操行,要通过学习来成为君子,那就按这两个大道理的逻辑来进行学习吧。

把第①个内容的内涵和逻辑都理顺了,后面的内容就顺理成章,没什么难点了。

第②个内容关于学习,顺着大道理的逻辑告诫孩子:成为君子,就需要静心学习提升自己的德才,学习不能以功利为目的,要心怀淡泊之志专注于学习本身,才能“成学”。何谓“成学”?就是毕生所学都内化成了“君子之行”。如果把“成学”理解成通过学习最后达到“功成名就”,那就与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相去甚远了,内在逻辑就乱得一塌糊涂。

第③个内容,“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八个字,通常都被理解成时光飞逝,转眼就老了,意志也没有了,然后接着后面就说对社会没贡献了,穷困潦倒了,想努力也来不及了。于是得出“惜时”的结论。但是,“惜时”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间难以形成逻辑关系,对“学习”而言倒是顺理成章的。不过,如果仅仅是讲“惜时”,与前面讲的大道理没有呼应,文章的结构就不完美了。而且,照这样理解,仿佛最后诸葛亮要恐吓一下儿子:不好好学习,穷死你。这与开头提出“修身养德做君子”是矛盾的。所以,这第③个内容除了从学习的意义上来理解为“惜时”,还是有更丰富的意味的。

这里的“遂成枯落”和“悲守穷庐”是比喻的说法,比喻什么呢?不妨这样来理解:“年与时驰”是“无静”,“意与日去”是“无志”,“无静无志”而“遂成枯落”,一棵树的生机没有了,一个人的生气没有了,“君子之行”没有了。“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则是说一个人倘若不能有君子之智,那大多没法领会世间情意,不免会悲惨地陷入精神贫困,那又怎么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呢?


这样总体来看,《诫子书》的“诫”,并不是泛泛而论讲大道理,而是有明确的目的:劝告儿子用心学习,争取能成为一个君子。诸葛亮清楚得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未必能带来幸福,真正的幸福力量来自于内在,来自于“君子之行”。一个常常为大事“夙夜忧叹”的丞相,回到父亲的角色时,希望儿子以后能够宁静淡泊,过上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日子,这就是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

《诫子书》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不是一个丞相写给天下人的忠告。诸葛亮对儿子叮嘱的话,“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直回响在一代代中国父母的耳畔,从此,叮嘱子女要努力学习,也成了一代代中国父母的必修日课。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har1835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