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经典十篇(字字珠玑言之凿凿)

发布日期:2024-12-22 02:18:33     作者:撒浪嘿呦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hgp535047.html     违规举报


读好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气质。

我们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都藏于自己的气质之中。

本期书单关键词:【散文集书单】,领略没有焦虑、没有迷茫,只有幸福和惬意的慢时光。

1《人间草木》


不开心的时候,多去菜市场感受一下人间烟火气。

汪曾祺先生是一个真正用心生活的人,就连菜市场之类的市井小巷,都写得如诗如画、温暖人心。

在这本《人间草木》散文集里,草木春秋、虫鱼鸟兽、故里风物,这些普普通通的人间烟火,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竟然生生地击中了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2《雅舍谈吃》


梁实秋也是一个生活大家,一枝妙笔把生活里的美食味道全写尽了。

不管生活多忙、工作压力多大,也不要忽视美食的乐趣,认真对待一日三餐。

3《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一直是当代中国最好的女性散文集。

她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生活点滴趣事的描述,每一句都是对新疆最生动的诠释和最温柔的触摸。

所有一切的细小美好和普通生命,都在李娟的朴素笔触中,以最坚韧的力量扎根荒野、源源涌流、生生不息。

4《赋得永久的悔》


鲁迅文学奖第一届散文获奖作品。

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真与朴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

《赋得永久的悔》讲述了在季先生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

5《山居笔记》


鲁迅文学奖第二届散文获奖作品。

继《文化苦旅》后,余秋雨再展风华,将历史、地理、文化、美术完美融合,造就了这部著作。

余秋雨写作期间,大部分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集体宿舍完成的。

由于香港中文大学在山上,所以这部作品就有了山居的说法。

6《瓦尔登湖》


隐居在瓦尔登湖畔林间小屋的梭罗,一直过着怡然自得的与世隔绝生活。

他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住着自己造的蜗居,与大自然和谐而愉快地相处。

梭罗对这些简朴生活的尝试,目的是探索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问题。

之后,他把两年多的隐居生活,写成这本《瓦尔登湖》。

透过诗意一般的文字和生活,相信我们即使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一样可以返璞归真,心向自然。

7《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它不是历史书,却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它虽然是散文集,却兼有现实斗争性和深邃思想性,蕴含着鲁迅先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8《我与地坛》


轮椅虽然禁锢了史铁生的肉体,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是异常坚强。

《我与地坛》写的虽然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以及与苦难抗争的乐观。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但指引我们只有实现精神上的富足,便不再纠结于过去,不再为失去无法释怀。

9《撒哈拉的故事》


平平淡淡最是真。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俗事缠绕,我们越来越渴望心灵的安静,或许平平淡淡才是我们最终的心之所向。

我们与其说爱她的文字,不如说向往她的灵魂。

三毛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这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所有渴望旅行的人。

10《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不仅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也是最会读书的人。

他的一生读了很多很多书,也写了很多很多书评

这本《毛姆读书随笔》就精选了其中一些书评文章,让我们感受毛姆读书的快乐。

读书和生活一样,不要太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快乐。

1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就像是一个逍遥自在、洒脱悠闲的休闲文化倡导者,传达着天人合一、享受人生的愉快哲学。

他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就像是在喧嚣的尘世里建起一座闲适的天堂。

引导我们如何享受人生、享受家庭、享受自然、享受旅行、享受文化,力争幸福,不负人生。

12《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不只是漫画入神,散文作品一样温暖人心。

《缘缘堂随笔》作为丰子恺的第一本散文集,也是他儿童题材的散文集。

从童年养蚕、中秋赏月吃蟹,到和邻居哥哥一起钓鱼,每一篇回忆都是充满了天真闲雅的情怀、无私细致的关爱和稚趣横生的现场感。

13《背影》


“你站在这里别动,我去给你买个橘子。”

《背影》里的这几句话,成了火遍全网的段子。

但是,父亲拎着橘子,爬过月台的蹒跚背影却萦绕在我们脑海,挥之不去。

朱自清的散文就像是浓郁的美酒,散发着醇厚的馨香,只要读上几段,就会让我们陶醉。

14《一个人的村庄》


生活在农村的人,故乡都是一个小村庄。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村庄都一样,但又各不相同。

在《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里,作者刘亮程用了一整个夏天,

来雕琢一人、一马、甚至是一群小蚂蚁,所有细节和感受都那么自然、那么纯真。

15《素履之往》


“素履之往,其行天下。”

木心先生的《素履之往》就是他学贯中西、一世才情的集中展示。

在他的笔下,诗词歌赋被他解读成山水长画,让人流连忘返。

在他的笔下,老庄、司马迁被幻化为千年风韵,让人不禁神往。

16《日日是好日》


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品味。

这本《日日是好日》,虽是一本茶道学习日记,但是茶道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在煮茶时要专注,只能听见水声,不能有其它杂音。

比如沏茶时,不需要过多思索和犹豫,跟着感觉走,手会知道怎么做。

17《让心灵更自由》


冯骥才说:精神上越丰富,越追求简单自由。

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做过的事,都会成为生命的累积。

当我们精神上富足,便不再为得不到耿耿于怀,不再为失去无法释怀。

在《让心灵更自由》这本书中,冯老通过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提醒我们即使面对纷繁聒噪的世界,也要留一间心房、寻一己热爱。

18《悲伤与理智》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散文集。

1972年,布罗茨基由于在地下文学杂志上发表诗作以及与外国人来往,被苏联当局变相驱逐出境,之后移居美国。

《悲伤与理智》文集中收录了作者作为流亡诗人前后的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等内容。

尽管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

布罗茨基的散文不仅是关于诗的散文,它们也是用诗的方式写成的散文。

19《皮囊》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

作者蔡崇达出于对故乡福建海边小镇亲人们的血肉情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刻在骨肉间的故事。

透过一个个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还是割舍不了的亲情。

虽平凡、微小,却包裹着每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心。

《皮囊》这本书,其实真正启示我们是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20《我们仨》


《我们仨》是由杨绛先生回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的散文集,温暖动人、哀而不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本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最后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它带给我的不只是感动,更是思考。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着烦恼和忧虑。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hgp53504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9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