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是怎么来的(世界矾都因矾而生)

发布日期:2024-12-22 04:43:19     作者:恋你成瘾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hzv219182.html     违规举报

福德湾古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整个村落沿鸡笼山自然山体而建,坐南朝北。如今因矾而生,因矾而兴,也随着因矾而衰。



我们是上午抵达的福德湾村,天气不错,沿着小道往前走,就来到福德湾村口。福德湾老街周围是民国时期的炼矾遗址,炼矾窑高大的烟囱林立,全部砖石结构。



福德湾村位于“世界矾都”苍南县矾山镇南侧,依鸡笼山北坡而建。老街依山而建,长100多米,宽3米,两旁建有1到2层高的民房60余间,建于明末清初,木构或砖木结构,为矾山产矾历史文化发祥地。曾经两根大烟囱,如今就剩下一根了。



福德湾老街,还有个“爱心茶”供应点,一年四季免费向路人提供茶水,67岁的王宝贞老人是从婆婆手中接过这副担子,同时还肩负着照顾家庭的重担。她一坚持就是30余载,30多年变幻了世事,但不变的是王宝贞那颗行善的心。炎炎夏日,一杯茶瞬间心里暖暖的。



沿着小道往前走,古村不大,现在依稀有开了一些店铺,还有慢慢起来的民宿,相信不久的将来,福德湾会越来越好的。继续沿着老街往里走,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正坐着,看到我们在拍她,微微露出头,脸上布满了皱纹,我想皱纹也见证了福德湾村从兴到衰的历史过程吧,真的是岁月催人老。



福德湾老街地处鸡笼山,街道沿山坡而建,全长200米,始建于清末民初,村内,60余座民宅散布其间,沿山坡而建,多为木构或是木石结构。妹子看到美丽的福德湾,不禁微微一笑。




民居用料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矿石垒砌而成,变废为宝,颜色五彩斑瓓,吸人眼球。后檐驳坎多用废石叠置而成,屋面常设开窗,采光、通风所用,稍间屋面多为三坡面,薄砖曲线砌筑而成。最早的石屋和石墙至今有百来年历史。



由明矾产地福德湾出发,担负着明矾运输和村民生活出行的挑矾古道、村内街巷保存完好,其多为石板铺设,以人力肩挑,穿越重重大山,到达可通水路的藻溪、赤溪、前岐、沿浦四埠头,再销往世界各地。福德湾村内段古道在明中期至民国时期是明矾出村的主要通道,现古风犹存,但已成为矾山城建区群众清晨、傍晚登山健身壮体场所。



走到半山腰,来到一处比较开阔的小广场,这里有做些小买卖,可以喝喝茶,坐着聊聊天。



因为这些民宅而形成了一条长约100米的古民居老街,成为矿工的生活区。听当地人介绍,老街上的古民居建筑始于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也曾重修过,但还是有一些民宅的保存情况不容乐观。



这个居民区至今还居住着一些老矿工。 建筑活泼、朴素自然,与地形结合紧密,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具有浙南典型山地民居特色,她又与炼矾旧址相辅相成,成为矾山产矾历史文化发祥地,见证记载工人生产生活的历程。



爬到山顶,看见一处历史比较悠久的房子,民居建筑从山上到山下随采炼区废弃、兴建而变化。村内传统民居及历史建筑纯木构建筑较少,砖石混合构造居多,具有距工作区近,分布相对集中,构造简约,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村内主街以老街为中心,亭仔脚街、石板街、南山坪街分别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向外辐射,村内巷道蜿蜒,与主街接壤,交错弯绕,四通八达,别俱韵味。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hzv21918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