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为啥死在马嵬驿(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5-01-22 08:16:04     作者:遗漏不要紧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hzy286844.html     违规举报

(说历史的女人——第794期)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前线将士苦战,而朝廷方面却在拖后腿,奸臣忙着弄权,皇帝忙着享乐。结果可想而知,朝廷军节节兵败,安禄山的叛军终于打到了家门口潼关。这时候,皇帝唐玄宗终于慌了,问题已经严重到不容他再去醉生梦死地享乐了。但奸臣杨国忠却不慌,为何呢?因为他似乎早已料到朝廷军会兵败,或者说他潜意识里是希望叛军胜利的,不然他为何怂恿唐玄宗下令不该出战的哥舒翰带兵出战呢?想来杨国忠的目的险恶是可见一斑的,弄权,捎带误国,真是两不耽误。


既然目的不纯,当然就知道后果很严重。所以,当叛军打到朝廷门口的时候,朝廷面临的问题就是搬家了。总不能等着被叛军给俘虏了吧。那么迁移,又往哪里迁呢?杨国忠也把这个事早已谋划了,他给皇帝唐玄宗的答案是:“幸蜀。”

为何要“幸蜀”?原因很简单,第一蜀地是杨国忠的老家,第二是在杨国忠发达之后,对蜀地没少经营。说白了,蜀地乃是他杨国忠的地盘,到了他的地盘他的话语权就更大了,甚至就能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所以才极力劝皇帝把朝廷搬到那里去。

一时慌了神的唐玄宗哪里还有什么主意,只能接受杨国忠的建议“幸蜀”。在公元756年的6月13日黎明,唐玄宗带着宫妃、皇亲等人,在禁卫军的保护下撤离帝都长安,往蜀地逃命而去。

但历史的偶然总是犹如一出戏,杨国忠安排如此周密,把皇帝一行前往蜀地的路线,甚至到了蜀地的吃喝拉撒都派人安排好了。可是,他却白忙活了一场,原因是到了马嵬坡,他就不用再走了,当然不用再走的并非他一人,还有他那同族妹妹杨贵妃。那么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杨国忠被杀,而无辜的杨贵妃为何也必须死呢?

先说在马嵬坡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唐玄宗是仓皇逃离长安,所以这性质就是逃命。既然是逃命,那么携带的物资也不会十分充分,皇帝的生活品质都开始暴跌,禁军等士兵、随从的生活就更加不可想象了。

饥肠辘辘加疲惫不堪,再加上背井离乡的怨气,很快就在禁军士兵的心中聚集成了一股无名的怒火。这股怒火到了金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市西,即马嵬坡,或马嵬驿,就变得无法掩饰,有点火星四溅的意思了。

当然禁军士兵的动态情况,皇帝还不知道,杨国忠也不知道,最先知道的当然是他们的上司。当时的禁军将领叫陈玄礼,他听到士兵们在发牢骚,甚至聚在一处咒骂。

陈玄礼知道这很危险,一方面是逃难,一方面是补给不足,士兵随时出现问题都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因此,想要保住这支禁军不出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士兵的怨气寻找一个突破口,或者一个发泄的渠道,让他们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出去,这样不安定的因素就可以暂时消除。

士兵的怨气在于不想离开长安,不想抛家舍业逃命,不想饥肠辘辘地呆在马嵬坡这鬼地方。因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有了,那就是找到怂恿皇帝离开长安的人。此人不难找,人人都知道那是杨国忠的主意。

所以,陈玄礼就把士兵聚起来,说:“我非常理解各位兄弟们的心情,可是我们今天被迫来到这里,天下被弄成这个样子,罪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国忠。如果杀了此贼,各位认为怎么样?”

禁军部队是异口同声,想杀此贼很久了,就算死也不后悔(史载:“念之久矣,虽死无憾!”)。

这样,陈玄礼心里就有底了,他先去见太子,再去见唐玄宗。可是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陈玄礼在里面向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禁卫军已经开始向杨国忠行动了。


结果,不等皇帝唐玄宗的批准,禁卫军已经自作主张把杨国忠、乃至其子等人,全部诛杀。杨国忠之死,是马嵬坡的第一个爆点,但同时也是一个开始升级的预兆。

有些事,一旦开始,就难以控制,它必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这基本是大多数事件的规律。马嵬坡事件就是这样的,杨国忠被杀后,禁卫军似乎是杀红了眼,因为在同时他们还杀了御史大夫魏方进,宰相韦见素则被痛打一顿,没杀他的原因是这人平常做人比较厚道,算是捡了条命。

这都是不可控的表现,不过禁卫军的胆子变大后,他们还要干一件更大的事。

这更大的事,就是杨贵妃。对,他们要动皇帝的女人。

从远近上来说,杨国忠等人毕竟是臣,杀了也就杀了,打也就打了,当唐玄宗知道这事的时候,也只能认了,对禁卫军说:大家干的都是朕想做的,正好大家做了,也算是成全了朕的想法,你们都是大功一件,都散了回营休息吧。

可是禁卫军却没有回营,而是继续围在皇帝唐玄宗的门外。唐玄宗其实心里是忧虑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他不知道这些禁卫军到底还要干什么。

不放心的唐玄宗只好让高力士去看看情况,高力士来到禁卫军那里,问大伙为何还不散?禁卫军那里给出的答案是四个字:“贼本尚在。”

这就有意思了,“贼本尚在”是什么意思?谁是“贼本”?

禁卫军的将领陈玄礼给出了解释,他说:“逆贼杨国忠既已诛杀,他的妹妹若留下就不合适了。”

这“妹妹”当然就是指贵妃杨玉环了,杨玉环成了禁卫军口中的“贼本”。禁卫军为何如此强逼,原因当然是怕日后遭到杨贵妃的打击报复。因此,禁卫军的目的看来很明确,那就是把今日之事处理干净,既然杀了杨国忠,那就要把跟杨国忠有关的花啊草啊的全部斩除干净,也好为自己留后路。

可是这两个人是有区别的,杨国忠不过是个臣子,而杨玉环则不同,是唐玄宗的最爱。杀了大臣,可以说是为国除贼,可是动皇帝的女人,这性质就不同了。

因此,当禁卫军提出这个要求时,唐玄宗很生气,说了一句话:“朕当自处之。”那意思很明确,我的女人,我来处理,那轮着你们这帮人处置?


可是当时的情势已经走到双方对峙的绝境,禁卫军要杀杨贵妃是为了活命,唐玄宗要自己处理那是皇帝尊严。

僵持不是办法,破局刻不容缓,因此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一个是韦见素之子韦谔,一个是高力士。

韦谔对唐玄宗说得倒是直接,那就是禁卫军已经众怒难熄,如果这些人没有退路,他们会干出什么来,真不好说,这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陛下还是要当机立断。

高力士倒是劝说得十分委婉,他说陛下啊,贵妃娘娘的确没罪,很的很无辜,可是眼下的局势是,贵妃娘娘让将士们有了不安全感,将士们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将士们有安全感,陛下才能安全啊!

唐玄宗又不傻,一听就知道事情症结所在:要么用杨贵妃的死换取禁卫军的安全感,要么留着杨贵妃换来自己的不安全感。

贵为皇帝的唐玄宗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妃子把自己陷于危难境地,就算他愿意,大臣们也不愿意啊。皇帝只有一个,妃子却可以再从天下寻觅嘛。于是,唐玄宗无奈之下,只好批准赐死杨贵妃。

无辜的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见《旧唐书·杨贵妃传》,后《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此种说法)。

杨贵妃死后,陈玄礼出来给禁卫军将士们报告,大家都高呼:万岁。

如此,一场可怕的禁军叛乱危机总算化解。

总的来看,在马嵬坡不过是死了几个人,或者说死了两个要害人物,一个是罪该万死的杨国忠,一个却是无辜至极的杨贵妃。然杨贵妃虽无辜,却是必须死的。因为她的死可以换得禁卫军的安心,其实也间接换得了皇帝唐玄宗的安全。以后,她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复活,尽情展现雍容华贵和妖艳多姿,成为倾世倾城的绝色佳人,也算是对无辜而死的另外一种弥补吧!

参考资料《旧唐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hzy2868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