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表达的基本条件(呼吸是怎样影响体态)

发布日期:2025-01-10 11:15:58     作者:谁叫我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jeh363196.html     违规举报

呼吸、姿势和体态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三者协调工作,并且互相影响。由于涉及到肌肉之间的连接,一个系统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另外两个系统。如果一个人的步态发生了改变,那么他的呼吸方式也会改变。如果一个人由于损伤无法正常地站立,那么他的身体姿势以及呼吸都会随之改变。实际上,呼吸、姿势和步态并不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三者是同一系统的三个部分,我们都被称为活着的、有行走能力的、有呼吸的人类。三个系统都依赖于重叠的肌肉组织,这些肌肉组织根据身体的需求改变其功能。除去呼吸、姿势或步态的正常功能,整个系统就会因为肌肉功能的改变而变得不同。


呼吸

呼吸的过程包括了肺部的气体交换。氧气从外部进入,通过鼻子,顺着气道进入肺部,然后分配到我们的细胞中。在正常的细胞功能中,氧气的作用是产生能量。我们的身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或处理剩余的废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呼出多余的二氧化碳。

将身体作为泵

我们的日常状态是由意识之下发生的泵送机制所帮助的。我们可以将人体看作一个大的动力泵。我们所有的身体功能都需要泵送:呼吸、循环、淋巴引流、消化、排便。人体需要泵发挥作用。

我们的整个身体每天被呼吸泵送机制活动大约23000次和28000次。在吸气时——无论是在休息或是运动状态,我们身体的骨骼会随着我们身体腔的扩张而向外旋转,使空气进入。

当我们吸气时,胸腔都会外旋和扩张。胸部由于左右膈肌和肋间肌的肌肉作用而膨胀。胸腔的扩张降低了胸廓间的压力(压力随着容器内空间的增大而降低),并允许空气进入肺部。呼气时,骨骼向内旋转,从而减少胸腔的容积。这个过程可以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

在呼气结束时,呼吸机制在下一次吸气前短暂暂停。这个固定的内部旋转位置就是正确的起始位置,这是我们的身体在每次呼吸后应该恢复的状态,显示身体处于休息的状态。

但是在习惯左侧向前、内侧旋转和右侧动力链主导的动作模式中,肌肉过度活动避免了这一正常的呼吸过程的发生,因为它使得我们的胸腔不能正常地扩张。胸腔的两个区域都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能扩张,而两个区域保持“开放”,因此永远不能回到内部的休息静止状态。

人体的运动


姿势是我们的身体通过判断周围环境而形成的位置。姿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使我们是静止站立的,实际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或者可以说我们并不是完全处于休息状态。

我们的肌肉仍然保持着张力,因为它需要对抗地心引力的作用。这些对抗重力的肌肉通常被称为伸肌,位于我们身体的后部,主要是背部。此外,我们的肌肉还在运动,因为呼吸的过程从未停止,正常的呼吸需要膈肌和肋间肌的肌肉活动。

我们可以有一种不同的思考生命的方式:人类不是具有移动能力的生物,人类实际上就是在运动的。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身体仍然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液体被泵入,血液在循环,细胞再死亡,再生,并四处移动。所有这些运动都需要肌肉活动(虽然不一定是骨骼肌收缩)。

姿势的定位作用


我们可以把身体姿势看成不同位置的。站立是典型的姿势,但是也有坐姿、跪姿、卧姿。这些姿势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肌肉活动。即使是最舒适的躺下休息的姿势也需要呼吸,呼吸就需要肌肉活动。

身体姿势也需要人体的“方向感”。人体自身会朝着某些方向“定位”,人体有它习惯性面对的方向,通常我们是习惯面对前方。但是我们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和颈部,会根据对外部的感官感知而进行自我定位。我们的感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会无意识地使身体朝向不同的方向。通过身体的姿势、根据外界环境的吸引力而转变方向。我们的身体姿势不仅仅是简单的“直立,双肩向后”。有这种片面的观念是由于大家忽视了身体本身的动态特性。身体位置时由大脑控制的,它将外界的感官知觉与它所调节的有机体结合起来。去哪里、做什么、如何有效地完成动作,这些促成了我们身体姿势的变化。

我们为何会移动呢?

步态是在行走的过程中体现,向前移动需要肌肉的活动。我们需要生存,获取食物维持身体能量。尽管在当今社会温饱问题较容易解决,但是我们为了健康必须保持活动的状态,并且保持直立向上的身体姿势。

身体两侧具有不同的模式

我们身体左右两侧通常不是完全平衡的,就像大脑的左右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并不完全一样。这不是一件坏事,不对称是我们身体的固有特征。换句话说,我们大部分人生来就是左前内侧链主导和右侧手臂链主导的模式。无论我们习惯用哪只手,天生就是右侧主导的。

在开始运动时,我们需要选择使用哪一侧,如果身体左右两侧是完全平衡的,那么会怎样做选择呢?必然有一侧会作为主导侧,另一侧作为跟随侧。大部分人都是右侧主导的,右侧的肌肉更多。右侧的横隔膜相对于左侧会略大一点、也更坚实一些。

当我们失去左侧活动能力时

当我们习惯性使用左侧向前和右臂主导的模式时(右腿站立支撑),久而久之会出现一些问题。

当左侧的运动能力下降,就会使用左侧肌肉代偿活动。我们不能够使用左侧髋关节和腹肌维持身体左侧的稳定性,就会更多地使用左侧的屈髋肌群和下背部肌群。

当我们尝试使用左侧腿直立支撑站立时,不使用肌肉进行代偿的话会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呼吸、身体姿势和步态是互相影响的。它们互相依赖,所以我们不能只改变步态的机制而不变化体态和呼吸。它们都由大脑发挥作用,对相同的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一旦我们在走路时出现了代偿,身体姿势和呼吸上也会出现代偿。组织肌肉也是一样的,代偿的程度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训练时要注意避免只进行单侧的训练(如下图所示),在使用左侧腿支撑站立时触碰右脚尖,同时保持呼吸和放松。


将步态看做有规律地前倾、抓地稳定过程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行走的过程就是我们身体有节奏性的“向前跌倒”和随后的“抓地、稳定”,每一次一侧腿活动。这是前馈,意味着大脑会根据之前有组织的跌倒经验,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反复。向前倒、抓地,反复循环。

当出现意外的情况,比如不小心碰到了石头、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台阶的最后一阶时,身体可能会立刻紧张。当意外的事情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做好准备。这个时候必须设法稳定下来,否则就会摔倒或受伤。这会导致绊倒或绊倒,或任何类型的非计划的、非步态的运动,以应对外界的刺激。

步态是无意识地组织和发生的,我们不会刻意的思考如何走路。有时候过度思考如何走路反而更容易出现同手同脚,而不是使用对侧的手臂和腿。

肌肉对抗

在步行期间,我们的骨骼会通过肌肉的运动相互向反方向移动。这种扭转运动使得肌肉对立,肌肉力量需要通过平衡力来对抗,以保持步态的平衡和节奏性。这也就意味着左侧和右侧身体必须保持对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没有肌肉代偿性活动的情况下直立行走。左右两侧需要相互对立地工作,正是这种对立产生了和谐,使我们身体中线周围的肌肉力量保持平衡。

如果肌肉不能保持适当的对立,左右两侧不能互相补偿,那么就会形成一侧比另一侧占主导的动作模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左前内侧和右侧主导动力链的动作模式,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肌肉的代偿活动。

这种肌肉代偿活动会影响到那些辅助呼吸、身体姿势和步态的肌肉。所以无论好坏,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其他环节也会随之改变。

肌肉群

·非代偿的呼吸需要膈肌的活动

·非代偿的直立稳定姿势需要对抗重力、对侧肌肉的对抗以及感知地面的能力

·非代偿的步行需要额状面内左右两侧动作的交替转换

如果我们变成了左侧向前内侧活动,右侧主导动力链的动作模式,那么会有以下影响:

·当骨盆向右侧倾斜时,左侧肋骨外旋,就不能获得左侧横隔膜同位区。

·失去左侧腹肌的对抗能力

·失去左侧额状面是因为我们“感知”左侧地面的能力减弱了,因为我们的重心固定在了右边。

这样我们在呼吸、站立和行走时都会出现代偿性肌肉功能。以下我们提到的肌肉都会由于骨盆、胸腔以及颈部的位置而引起功能变化。因为它们为了维持身体姿势被迫出现了代偿。

左右两侧横隔膜


横隔膜不是指一块肌肉,它是双侧的。并且横隔膜的左右两侧是不同的。右侧横隔膜更大、更强、更厚,与脊柱的连接点更低,这为它提供了优越的机械杠杆。左边的横隔膜正好相反。它相对更小,更弱,更薄,更高的附着点,因此力学优势相对较小。

重要的是,两侧横隔膜都附着在腰椎上,所以每次随着吸气横隔膜下降(向下移动),对脊柱的拉力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较大的右隔膜的拉力使我们的腰椎向右倾斜。

骨盆会随着腰椎的方向移动,长期下来会使得骨盆和腰椎都更倾向于向右。腰椎和骨盆朝向右侧是因为右侧横隔膜的影响会造成一些持续性的肌肉代偿活动,使呼吸、体态和步态发生改变。

这一模式对横隔膜功能的影响包括:

·左侧膈肌减少了其作为主要呼吸肌的作用,而增加了其稳定姿势的作用。

·右侧膈肌继续作为主要呼吸肌工作。

屈髋肌群


左侧屈髋肌群会被过度激活,腰肌和左侧膈肌由于左半侧骨盆向前倾而抬高。考虑到这两块肌肉在本质上是同一块肌肉,因此这是很自然的,它们是连在一起的,在解剖过程中不能把它们单独分离开来。


另外,左侧的阔筋膜张肌作为股骨内旋的肌肉是处于过度激活的状态,由于骨盆向前旋转,左侧的股直肌也会抬高。

骨盆前倾会引发腰大肌过度紧张,还会导致:

·身体前侧的身体重量转移至身体左侧

·左胫骨内旋,左侧“假”内旋

·左侧膝关节在扭转时会出现疼痛:股骨向一个方向,而胫骨却朝另一个方向

·左侧股骨会向外旋转,为了能够直立行走

·前髋关节囊松弛,左腿外旋时间延长会导致韧带被拉长

·左侧髋关节周围肌肉薄弱无力引起左侧骶髂关节疼痛

巧合的是,这也是腰大肌不会引起骨盆前倾或骨盆侧倾的原因,腰肌是受损的,右侧横隔膜的责任更大。

在右侧,髋屈肌可能会很紧,但原因不同。他们被过度使用来支撑身体站立,失去了部分臀部力量。在左侧前内侧主导的动作模式中,右侧的臀大肌和臀中肌是非常薄弱的,因为它们不能够完全推动左侧身体重心。当我们不使用这些肌肉时,就会失去肌肉力量。右侧屈髋肌的代偿活动会引起右前侧髋关节的疼痛和紧张。

腰方肌


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右侧或者左侧的腰方肌处疼痛。当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知道腰方肌只是“受害者”,是因为它们处于受碍的位置。这就像有人强迫我们进入一种不愿意参与的情境中,这时候就会使我们感到压力。

腰方肌会对右侧横隔膜发出反应,“不要再继续采用这种错误的模式了,我们无法继续承受下去了”。右侧横隔膜不配合,继续径直向前,将肌肉拉向右侧,腰肌因此而受损。

右侧的腰方肌在其额状面内处于高度紧张的位置,正确的腰肌应该在正确的步态姿势中保持活跃,因为当我们的重心在右腿上时,它有助于稳定骨盆、脊柱和胸腔。

当我们的身体重量在左腿上时,右侧腰肌应该“放开”。但由于我们是在左侧前内侧链主导的动作模式状态下,骨盆从未向左侧倾斜,因此右侧腰方肌也没有停止活动。在手臂摆动时,右侧腰肌可能会被过度使用,当我们尝试通过肩的伸展将右臂向后时。

由于骨盆的位置,左侧的腰肌也会感到疼痛。更多的疼痛问题是由于腰椎伸展(过度拱起)、过度向左或向右引起的。

另外由于骨盆不断地被拉向右侧,我们左侧腹部肌肉对立能力下降。左侧腹肌变得薄弱,左侧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内收肌、股后肌群和臀中肌也都变弱,而这时腰方肌可能就不得不更多地发挥维持脊柱/肋骨和骨盆稳定的功能。

胸锁乳突肌


一旦左侧腹部的同位区消失,左侧膈肌停止作为主要呼吸肌参与,我们就会进入右侧动力链主导的模式,右侧肋骨和胸壁会被压缩。我们右侧胸壁的这种压缩状态妨碍了右肺的充气功能,所以我们的呼吸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胸壁不能正常扩张,我们如何让空气进入呢?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颈部,尤其是右侧的胸锁乳突肌。使整个胸腔直立向耳朵的方向上抬,这样使更多空气流通。当我们对氧气的需求更大时,比如运动时,这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但是如果一直将胸腔抬高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右肩撞击综合征,右侧肩胛骨不稳定

·右侧肋间肌和腹肌过紧

·呼吸困难

·头部/颈部前倾

·颈部由于不断地参与胸腔上抬活动而出现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由于右侧颞下颌关节和胸锁乳突肌长期牵拉所致,这种牵拉会使得右颞下颌关节相对于左颞下颌关节向前移动

·错颌牙(牙齿接触不良),由于右侧下颌转向前,我们的咬合就受到影响了

·由于颈部和下颌肌肉的过度激活而引发头疼。右侧斜方肌、右侧胸锁乳突肌、咬肌和右颞肌都过度活跃。

·胸廓出口综合征,因右侧胸壁受压,第一肋骨和锁骨受限

·由于颞骨和蝶骨的关系发生改变而引起面部不对称

·由于颞骨对称排列的问题引起内耳位置发生改变,一些平衡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视觉系统发生改变

因此可以说,过度活跃的胸锁乳突肌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但它并不是主动活动的,一切只是因为它们被置于一个“无法关闭”的状态。

解决方法


我们需要考虑通过姿势修复的方法解决问题,以重建骨盆、胸腔和颈部的位置,使身体不再代偿。想要合适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所有的结构必须是朝向左侧的

·步态过程中特定阶段的问题需要被解决

·我们需要保持适当的呼吸

·颈部必须保持放松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的话,我们可以激活左侧肌肉活动,适当限制右侧肌肉活动。比如:

·解决两侧髋关节屈肌过度活跃的问题

·使过度激活的腰方肌放松

·使右侧过度激活的胸锁乳突肌放松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

·激活左侧股后肌群和不对称的臀肌

·激活左侧内收肌、左侧臀中肌和左腹内斜肌以重建左侧额状面的稳定性

·将左脚放于地面或墙面,感受左脚触地的感觉,这些都为左右脚交替步态奠定基础

所有的环节需要同时发挥作用,因为呼吸、姿势和步态都是一回事。​​​,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jeh36319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