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诗有八种情感(如何用诗歌表达思念)

发布日期:2024-12-22 04:59:56     作者:忆小玲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jvu122217.html     违规举报

公元744年,或许是历史上很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算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因为当人们提及这一年的时候,往往会联系到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李白和杜甫相遇的这件事情上来。


李白画像

这一年李白离开长安,他一路向东,先到达洛阳,然后沿河而下抵达汴州。正是在此次旅行中,43岁的李白遇到了32岁的杜甫,其实,此次与李白相遇的还有一人,他就是高适。

此时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风华正茂,但也为作诗而殚精竭虑,李白的豪放洒脱的性格和声名远播的诗名,让这两人仰慕不已。他们视李白为心中偶像,两位一路跟随李白,寻仙问道,对于这一段优哉游哉的相逢和山水之乐,李白曾写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这次问道之旅一直到深秋时节才因为李白南下而告一段落,问道虽然没有达成所愿,但杜甫不失风趣地以诗记载了这件事:“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行旅途中,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阅历、不同经历的三人各自讲述着自己的见闻趣事、对事物的认知看法,他们交流探讨,切磋技艺。他们三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聊。他们携手同游,从登高望远,纵情吟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三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珍视友情,重相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李白杜甫、高适也不例外,因为此次出游未能进行,所以他们相约来年再度相聚,携手同游。这一次因为高适临时有事而未能赴约,而杜甫很早就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了,他们两人去了很多地方,最后还拜访了一位隐居的道士范十。

杜甫在诗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就记载了这件事。但诗中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两句比他们寻访道士的事迹更有名。


杜甫画像

这次相聚让两人的友情更加深厚。虽然此后杜甫奔赴长安,开始了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李白虽然在游赏名山大川上步履不停。

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友情, 他们诗书相寄,问候故友,李白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则回信“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当李白听说李白被流放夜郎,他写《天末怀李白》中用“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来表达对故友的担忧与牵挂。听说李白在流放途中生病了,远在北方的杜甫做梦都梦到了故友的身影,他一连写下了两首感梦之作。


杜甫因为许久未收到李白的回信,他担忧故友,因而在《不见》诗中,用悲惋的口吻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李白寄给杜甫的诗还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沙丘城下寄杜甫》二首,其中都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之情。


不管身在何处,时空的距离并没有阻遏他们的友情。相反,因为形格势禁、因为时空阻隔,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反倒更加浓烈。

一首首饱含着牵挂、问候的诗歌就像维系友情的丝带一样,飘过千山万水,跨越山川河流,温暖了彼此的心田。杜甫和李白诗歌相赠,他们的友谊也成为诗歌史上的一段美谈

杜甫对李白的赠诗,既包含着对李白诗歌特色的评价,又表露了对李白的深切思念。杜甫在诗中多次提及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才能,他十分赞赏李白的诗,这种赞美之情是自然而然的,也是真挚情感的流露。


杜甫画像

在《春日忆李白》这首诗中,诗人对李白诗歌的评价和对李白的情感表现得尤为明显,原诗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盛赞李白诗歌的卓然不群与无与伦比,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李白再次相逢,举杯畅饮,阔论诗歌的情怀。


全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在极力称赞李白诗歌出类拔萃,而对李白的思慕之情集中体现在尾联

首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大意是说:李白的诗作无人能及,他的诗思潇洒飘逸,豪放不拘,诗风超群,不同凡俗。

杜甫在首句称赞李白的诗冠绝当代,诗人以气贯长虹的语气表明对李白诗歌的肯定,第二句又是对第一句说明,诗人的意思是是说他之所以无人能及,在于他思想情趣的卓尔不群,因而李白写出的诗超凡脱俗,出类拔萃,无人可比。洋溢着热情的语言中是诗人对李白诗歌溢于言表的赞美与讴歌。


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大意是说:李白的诗作清新之处超过庾信,俊秀飘逸之处超过鲍照。此处杜甫提到了诗歌史上两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庾信,一个是鲍照。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以文才闻名。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

后来庾信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诗”的代表作家。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庾信·诗意图

庾信的诗赋将两汉以散文入赋变为以骈文入赋,使赋更具有形式美,将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中国赋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庾信还开唐人以诗入赋的先河,唐代王勃、骆宾王的骈作皆受其影响。六朝骈文盛极,而庾信可谓集大成者。

王勃《滕王阁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传唱千年的名句,但这两句诗却是王勃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清新的诗风由此可见一斑了


鲍照·诗意图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有《鲍参军集》。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在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鲍照的五言诗、七言诗成就很高。尤其是鲍照的乐府诗,往往蕴藏着深厚纯美的内涵,有着高远的境界,塑造出奇险、生动的形象,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杜甫画像

回到诗中,杜甫用诗名显赫的庾信和鲍照来与李白作比。但诗人在这里明显并不是要表达李白的诗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而是盛赞李白诗歌的成就在清新方面超过了庾信,而在俊逸方面又胜过了鲍照

这种意义正好与首句“白也诗无敌”的主旨相契合。这两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要夸赞一番。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诗是何等仰慕。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推崇,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古语有言“爱屋及乌”。诗人对李白的推崇由此及彼,由其人到其诗,但杜甫并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颈联中伤离别的叙述来补充说明这一点。这样的诗歌技巧,不仅简洁,还避免了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连,曲折变化。


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大意是说:我在渭北独对着春天里的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时分的云彩,我们天各一方,只能以诗歌遥寄相思。

这一联中,诗人以自己和李白各自的立足之地为切入点,展开叙述,“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漫游的江浙一带。

细品诗句,“春天树”和“日暮云”不仅对仗工整,诗人叙述的口吻也是自然而然,未作任何华丽的修饰和色彩的描绘


如此平实的语言,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这恰恰是平中见奇的体现。因为诗人把不同的地域和时空巧妙地融合进同一时空中,情感成为了联系两者的纽带,这就自然而然地将全诗的情感表露了出来。

也就是说,当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李白在江东也正思念着渭北的杜甫。而杜甫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望,惟见远处的树色。这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了两人的离愁别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突然想起一句很感人的话语:“当我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徐志摩也说过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这句话不光用于表达爱情,也可以表达友情,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所有美好的情感。

而杜甫的这两句说无疑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与注解,因为杜甫已经确定无疑地将答案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那就是:当我思念你的时候,你也恰好正在思念我


回忆是思念的忧愁。这两句诗牵连着身处南北的两位挚友同样的情思,诗人回忆起初次相遇的种种美好情景来,这让他惆怅百转千回。

往事历历在目,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一时间涌上诗人的心头,有温馨的回忆带来的点点慰藉,也有伤感的离别带来的点点苦涩。

这两句诗看似平淡,语言朴素无华,实则每个字都是诗人情感的再现,是诗人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真诚所以感人,这两句诗也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前面的三联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自然引出了尾联中诗人的殷切希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两句大意是说:什么时候你我才能再次相逢,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快意人生啊!

与挚友李白把酒论诗,这是杜甫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诗人以美好的期盼与希冀收束全诗,正与开篇句首尾呼应。“重与”的意思就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诗人为眼前的不得相逢而惆怅万分,同时诗意也升华了诗人对挚友李白的的思念


纵观杜甫的这首诗,全诗以对李白诗歌的评价开篇,以期待两人的在此相逢收结。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情感线索,那就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诗人把对李白和对李白诗歌的倾慕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结合得水乳交融。

全诗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承接转折,行云流水,自然而然。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李白与杜甫的相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闻一多甚至把他们的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

郭沫若也曾说:“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在此,我抛砖引玉,借用闻一多和郭沫若的话语,用他们的话重温并记录公元744年我国诗歌史上的那段美谈,那次美好的相遇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jvu12221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