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到兵团从哪年开始 还记得当年我们乘坐过的56次列车

发布日期:2024-12-22 07:34:40     作者:等你值得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kbj218624.html     违规举报

上世纪50、60年代,除了56次沪哈列车,还有一趟52次沪乌列车,同样承载着援边、援疆知青的历史痕迹和难忘记忆。上海赴黑龙江务农的知青,乘坐的就是这趟列车。56次(上海—哈尔滨)次列车太熟悉了。 那个年代就是直快!56次,52次,79次都是有故事的列车。还有一趟54/52次列车,是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从发出到终点路途需跑一个星期,当年,每逢年底返城时,知青们聚集哈站,滨江站,三棵树站等候乘车返城,如今回忆起那些事情,仿佛就在眼前。只见发车时车上车下哭声一片,犹如生死离别,看得人心酸。


那时候,上海到东北只有这一趟,是到三棵树的。最厉害的是上海-乌鲁木齐51-54次,火车中午开,早上就有人送行李了,要是在候车室等上车,行李架都满了,火车停在靠近虬江路那一边。新疆实在太穷了,探亲一般要几年一次。上海回去,从大米,面粉,卷子面,煤球,煤饼统统带过去。


知青战友们:有谁坐过54次?知道它是从上海发往哪里的吗?我曾经在这趟车硬座车厢,用两张报纸,在座位下面睡了一天一夜。

当年上海 — 乌鲁木齐的往返车是51/52 — 53/54次,是上海在新疆的几万知青的回家通道。我在兰州工作,年轻时回上海探亲基本上也只坐这趟车,其艰辛和不易还历历在目。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现在已有朝发夕至的高铁了,真的是大大方便了回沪探亲访友的旅客。

还有那个上海到乌鲁木齐的52/3,54/1。四天四夜。一路300多个站点!不过这个特快不是每站都停的。


八九十年代58次也是很多乘客,那时候很多人回上海探亲家过年,行李架上,硬座地下铺纸壳子都睡过,过了天津人就少多了,在哈尔滨是下午四点多发车第二天上午十点到天津,下午两点到济南,第三天早上七八点到上海(过了长江就见到绿色了),返哈是早上八九点发车第二天下午四五点到哈,不过返哈的车经常会晚点。


我曾经就是去了黑龙江插队,3年后回家探亲我们全家去老北站去送他们也是乘的是56次到三棵树,那时一张车票只能购二张站台票,就找关系先进入站台上,那时我记了很清楚火车的窗户打开后我哥哥先把我从窗口里塞进车厢里叫我先爬进去抢行里架上的位置,火车要开前大家都急急忙忙下车人人都是满人大汗。太有体会了

那个时候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卧铺票,那时买卧铺票要是干部还要介绍信的。这种车票当时我用过涂改液修改过日期,反复用过几次,后来就不买车票了,哈尔滨上车只要往南开就坐,管它开到哪里。


这些列车,蒸汽机车头,硬座车票,80年代数次乘坐56次,全程近50个小时,坐到两脚肿胀。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人满为患的冬季夜晚,座位下铺张报纸睡在地板上,正好享受边上的暖气。还有就是列车员在上海采购的大包、小包集中锁在厕所里,待到接近哈尔滨时,从车窗扔出去,下面有人接应。想当年乘56次上下车一直是从窗户进出的百十来斤的行李先托人放入火车头进站后再倒过来。知青时坐过这车,哈尓滨至上海42小时不到,73年提速到39小时,一个知青的回忆。

当年的火车票分两种形式,在火车站售票处拿到的是硬纸板式的卡片式车票,在火车上购买的车票是软纸手写的车票。所以,现在“占座”、“抢座”的老头老太太之所以心安理得是有历史渊源的。。脑海中又想起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日子过得真快啊!18岁下乡28岁返沪,至今已72岁了。不说了。


那些年每年一次回上海探亲路途坐车的真实感受,因为一年一次探亲,知青们大多选择春节时节回上海,买火车票是比较困难,有些知青为探亲方便结识了铁路上工作的当地人作朋友,有了这样的朋友,回上海的旅途坐车就方便了许多。此文写得比较客观,不过插图的火车票不是当年的样子,那时的火车票是硬纸板的那种窄窄的长方形的!



那个年代是硬纸板的车票,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74年回来时从上海把我独自一人送上回镇江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自己拿着火车票找坐位,邻坐旅客给我水果吃,我也把上海亲戚让我带回家的礼品之一苏州苏糖拿出一点给人家,他们没吃,我又收到黄书包里中途有列车员时不时的拎着铜水壶来回给旅客们添水,那个年代的人很友好、很热心、很有人情味儿!


三棵树站是我们知青人生必须经过的路!这一路充满着我们的艰辛与泪水!记住你它永生不会忘!上海和三棵树(哈尔滨的一个小站),把我们一个枢纽一等编组站,整成一个小站。

58/5,56/7次,158/5,156/7次,三棵树一上海直通快车(以前直快是跨多个铁路局直通普通快车的意思),县城站几乎都停,运行时间较长,哈一沪为2夜1日,沪一哈为2日1夜,后升级为58/5/6/7次特快,是哈尔滨铁路局的标杆列车,是当时哈尔滨运行时间最长,距离最远的一趟车。

那年代,交通不发达,火车也落后,真是难忘的回忆!知青专列,亲身经历才会在记忆里永远抹不掉。当时知青的那份执著、豪爽、兴奋甚至机灵劲,真是让人赞叹!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kbj21862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3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