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豆会生虫吗(户外有毒植物科普)

发布日期:2024-12-22 07:29:09     作者:不忍归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ksf337623.html     违规举报

#清风计划#户外有毒植物科普:相思豆


学名及别名:

相思豆(Abrus precatorius L.),别名相思子、美人豆、鸳鸯豆、红豆、红漆豆、赤小豆、土甘菜豆、观音珠、鸡母珠(台湾)、相思藤等。

PS:特别要说明的是,我写的全部是有毒的“中草药”,所以具体品种请以术语和图片为准。


来源:

本品为豆科(Leguminosae)木质藤本植物相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为红黑经典配色,“红漆豆”(漆,指黑色)的称呼最为形象。

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分布于亚洲热带。

中国南部亦产。种子有剧毒,常用为中药材。


成分:

种子有毒,含有相思子毒蛋白,又称为相思子素(Abrin)和相思子酸(Abric acid)。前者含球朊(Globulin)和眎,以球朊最毒。另有报导认为含两种毒蛋白,一种叫Abrine,另一种叫Abraline。

相思豆主产南美热带地区,外形美丽,且有寄情相思之美意,所以秘鲁等国的旅游景点多有售卖,但最近科学家发现,这种艳丽的相思豆含有相思豆毒素,只要误吞3微克即可丧命,碰触眼睛等处,均可致伤,现已被国际恐怖分子用于恐怖暗杀行动。

相思豆的毒素在化学上要比蓖麻毒素的毒性更加强大,蓖麻毒素曾经被保加利亚秘密警察使用,仅仅在伞尖上涂了一点,就足以暗杀持不同政见者格奥尔基马尔可夫。

目前已经有3条纪录证实:相思豆毒死了美国的一些儿童,孩子们将其吞下致使中毒丧生。


毒理作用:

相思豆毒蛋白所含之球朊毒性最烈,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往往引起强烈的炎性病变,临床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动物实验具有凝血作用,过量也可以引起溶血现象,产生血色素尿。

叶、根、种子都有毒,以前有用叶、种子作为堕胎剂而内服中毒的纪录。

一般用量0.8-1.5钱,过量和体质虚弱者易引起中毒。


临床中毒表现:

误食后首先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往往引起肠绞痛、剧泻带血,有的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如心跳慢、脉细弱、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数日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皮下出血、齿龈出血,逐渐呈现呼吸性窒息而死亡。

PS:目前没有已知的解毒剂。


急救处理:

1、首先用高锰酸钾洗胃或灌肠,以排除毒物;

2、10%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必要时少量输血;

3、每日服苏打5-15克,以防血色素或其产物在肾中沉淀;

4、对症疗法:吸氧、中枢兴奋剂、人工呼吸等。


相思豆种类:

被称为相思豆或者红豆的,至少涉及三种植物。上文所说的相思豆是一种常用中草药,被无良文玩商炒作为了最常见的“相思豆手串”。

带这样的剧毒植物种子,难道是想说明:相思有毒?

实际上大诗人王维笔下的“红豆”应该是指Ormosia hosiei和Adenanthera pavonina,是常绿乔木,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1、红豆树(Ormosia hosiei):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2、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豆科。落叶乔木。花小,白色或淡黄色,成狭窄的总状花序。荚果成熟时弯曲旋卷。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用材。种子用为装饰品。


民间习俗:

1、爱情:少男少女用五色线串相思豆作成项链手环,佩带身上,心想事成,佩带手上,得心应手,或用以相赠,增进情谊,得让爱情永久。

2、婚嫁:男女婚嫁时,新娘在手腕或颈上佩戴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偕老。

3、夫妻: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红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4、祈福:用许过愿的相思红豆佩戴身上,称为如心所愿,相思红豆树代表显达富贵。

5、平安:农历年中有较差的月份,佩戴红豆可以祛邪避讳。用来做成饰物(如项链、手链等),别具风格,质朴自然、寓意深长;亦可嵌附在卡片上拼成象征性图案、字或直接装入信封中捎给朋友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ksf3376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1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