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古诗(国庆节读一首爱国诗)

发布日期:2024-12-22 09:39:27     作者:諎誤簦待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nag517119.html     违规举报

提起盛唐的边塞诗,禁不住让我们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那"亚相勤王敢辛苦,誓将报主静边尘"的勇敢;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无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爱国的中华儿女为国洒热血、献青春。而在晚清末年,一位勇敢的民主战士又唱出了他心中的豪迈: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匈奴出玉关。

只解为国沙场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晚清乱世,国家腐败,对内残酷压榨,对外屈膝卑恭,中华民族处于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出自豪门望族的一介书生徐锡麟弃改良从革命,他"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徐锡麟赴东洋前,出游东北,察看地形,面对日俄在中国土地的角逐、瓜分,他内心悲壮,感慨万千,成就了这首近代诗歌史上最慷慨激昂的"边塞"诗。

首句就以豪迈的气势把读者引入了边塞,让人们领略了雄壮的从军气魄。出征就要充满信心的高唱军歌,就要一定战胜敌人,就要一定凯旋归来。这是对送行人的安慰,更是对自己和战友们的鼓励,没有悲伤,唯有激昂。

次句补充了出征的目的,一个"誓灭"淋漓显见出征的信心、决心。为了保家卫国,怎能畏惧困难,怎能畏惧牺牲?


三句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一个"只解",强调了心中所存的唯一念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难之时,为国捐躯是无上的荣光,也是必须的选择。

尾句从反面表现了诗人的浓浓爱国之情,既然为国捐躯是人生的幸事,那么就不必在乎尸骨归于何地了。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东汉大将军马援。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在平定边境的战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威震南方,荣封为"伏波将军"。


三年后,马援得胜还朝,亲朋好友争相祝贺,他的朋友孟翼也来恭维了他几句。马援不悦道,先生素有计谋,怎么不说些指教我的话呢?当年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疆拓土,也不过只得封地数百户,我今战功根本无法和路将军比,却得封地三千户,赏过于功,我心中有愧啊!先生应该在这方面指教我才是的。

见孟翼不说话,马援又说,今匈奴不断侵扰,我将向朝廷请战。一个有志男儿,就应该战死疆场,不需棺椁敛体,只用马革裹着尸首回来埋葬就行了,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呢?马援的话让孟翼很受感动。

不久,马援便主动请缨,前往北方抗击边敌。


东汉建武24年,武陵想单程率众叛乱,朝廷出兵镇压,结果却全军覆灭。马援再次挺身而出,光武帝考虑他年岁过大,马援便上马表演了骑术,以示自己雄风不减当年,就这样62岁的马援领兵远征。建武25年,在今湖南沅陵县壶头山,马援疫死于军中,兑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千百年来,"马革裹尸"的事迹震铄古今,而徐锡麟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则更显示了一个近代革命者的坚贞情怀。


1907年7月7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在起义失败后,遭清朝统治者杀害于安庆,心肝被挖,惨烈牺牲,时年35岁,也践行了他"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铮铮前言。

今天,当我们举国欢庆这个美好时代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那些如徐锡麟一样为民主英勇捐躯的仁人志士,一定不要忘记那"只解为国沙场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无数先贤英烈。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nag51711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6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