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成语典故58个(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发布日期:2024-12-22 02:08:47     作者:神都救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nfr517858.html     违规举报

“量入为出”中的“量”为衡量的意思;“入”指收入;“出”指支出整个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商丘成语典故58个?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商丘成语典故58个

“量入为出”中的“量”为衡量的意思;“入”指收入;“出”指支出。整个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

这一成语出自西汉时经学家、礼学家商丘人戴圣的《礼记·王制》:“冢宰(即太宰,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制国用,必于岁之杪(miǎo,指一年的末尾),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lè,余数)。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不受私丧的限制)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国家管理财政的官员在编制下一年度国家经费的预算时,一定要在年终进行,因为要等五谷入库之后才能编制预算。编制预算要考虑国土的大小,年成的丰歉,用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作依据来编制预算,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开支。祭祀的费用,占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遇到父母之丧,虽然在服丧的三年内不祭宗庙,但天地社稷之神却照祭不误,因为天地社稷之神比父母还要尊贵。丧事的开支,用三年收入的平均数的十分之一。丧事和祭祀的开支,超过了预算叫作“暴”,决算有余叫作“浩”。祭祀的开销,丰年不可铺张浪费,荒年不可节俭从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备,叫作储备不足;如果没有六年的储备,叫作储备危急,如果没有三年的储备,国家就不成为国家了。耕种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余粮。耕种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余粮,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来编制预算,这样,即使遇到水灾、虫灾、旱灾凶荒的年头,老百姓也不至于饿肚子。然后,天子的膳食才会顿顿有肉,而且吃饭时可以奏乐。

《王制》认为,国家一年的总预算要通盘考虑,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同时防备各种自然灾害也必须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做到即使遇到荒年社会也不至于混乱,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古代的农业社会,人们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几乎没有,丰歉多凭只能由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决定,靠天吃饭,天灾是难以控制的,因此,政府财政收支一定要全面考虑,做到未雨绸缪,合理打算。预算以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数为考虑依据,征税多少要考虑是丰年还是歉年,丰年时,可将收入的一半确立为三十年每年的征税额度;当年的支出要估计到来年的收入情况,予以防范,切不可大手大脚。此外,管理者要长远打算。在丰年时不考虑来年有歉年发生,祭祀、吃穿支出无度,到时候因财政赤字再增加赋税,必定会造成民众的极大负担,甚至容易激起民反;如果丰年时政府不奢侈浪费,就能节约大量经费,这样即使来年歉年,赈济时就有保障。

《礼记·王制》是集中讨论政治活动之礼的著作,因为说得至情至理,后来成了儒家经典。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的两千多年里,《礼记·王制》都程度不同地影响了国家政治社会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制》的主题是在维持王道理想和封建制度建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和程序,使封建之礼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可作为纠正政治弊端的根据。由于《王制》中的一些观念符合当时人们的理想,所以不但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在儒家思想传播到国外后,不少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以此为蓝本。《王制》倡导的思想也成了后世一些思想家制度创新的灵感来源之一,尤甚是在中国制度变迁和思想演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量入为出”是治国的方略,也是治家的方略,行之有效,因此便成了成语。

例句: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五》:“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nfr51785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4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