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攀爬高山而找寻出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发布日期:2025-01-22 01:31:39     作者:小豆豆自恋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oal272129.html     违规举报
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个敢于挑战命运的女孩书写的传奇人生作者 强哥和你聊电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国作家写的励志题材的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靡全美,该书上市首周便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的位置!而34岁的作者——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名字也随之家喻户晓。她一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甚至连著名的比尔盖茨也对她的作品赞誉有加!


随后,这部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被分销到世界各地,但凡是读过此书的人,无不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所感动。起初,我刚听说这本书时,脑海里闪过的念头就是——这肯定又是一本被炒作起来的书!类似这样的事,以前发生的太多了,很多畅销小说之所以卖得好,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同样的套路,可当你买回来读过之后就会感到,真的是言过其实了!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买了一本回来,想看看里面到底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会有如此巨大的魔力让人们为其疯狂!带着这种疑问,我开始仔细的阅读。读过之后我发现,这的确是一本佳作!作品朴实无华,作者在行文时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有些文字甚至略显粗糙,但就是这种娓娓道来的一份淳朴和自然,才让我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有些事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丝毫没有刻意勾画的痕迹。


所以,在全民读书日里,我着重向大家推荐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下面就请和我一起来领略此书的艺术魅力,和作者赋予它的现实意义吧!

新时代形态下的旧时代原生家庭

完美的原生家庭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尊重。

1986年,在美国的爱达荷州的一个偏远山区,我们的主人公塔拉出生了,她是全家最小的一个孩子,在她的上面还有六个哥哥和姐姐。从塔拉开始记事时起,她就知道父亲是个虔诚的摩门信徒,每天晚上他都会给孩子们讲《圣经》里的故事,仿佛只有《圣经》才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唯一寄托。

父亲告诉孩子们:不要相信政府,更不要总想着去上学,学校就是个阴谋项目,大山外的世界充满着危机,不久的将来,还可能会爆发战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劳作,多多储备食粮、枪支、弹药,以备不时之需,或许还可以自保。在父亲这种思维的不断灌输下,塔拉对大山外的世界既感到好奇,又有些恐惧。她无法判断父亲话语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她只能像个听话的小绵羊,任由父亲和哥哥姐姐们的随意支配,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依然埋藏着一颗不安分的种子。


你无法想象作者所处的年代是20世纪,而她们的家庭却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偏安一隅,不问世事,不愿与人交流,只愿活在自己所营造的小世界里,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宁愿思想落后也不想出去冒险。

塔拉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生活了17年,父亲终日相信末日即将到来,而助产士母亲始终维护父亲,变得唯唯诺诺,不敢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们能选择的只能是在父母的阴影下默默长大。17岁之前,塔拉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固定的,早早结婚生子,和母亲学习帮人助产,然后在山区中重复父母的生活,就像她的姐姐一样。


十字路口抉择人生——我要“飞”出大山!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17岁的塔拉,生活的平淡且乏味,亦如没有灵魂的躯壳,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哥哥虽然很疼爱她,可警示她外面世界险恶的做法,却很难让人接受——羞辱、谩骂、殴打,甚至把她的头强行按到马桶里,只为告诉她人心不古!当塔拉的被一根铁钉所伤,血流不止时,父亲只是轻描淡写的让她快去找母亲包扎,而塔拉在奔跑的过程中看着铁钉从身体里滑落,她感到的是无助和迷茫,难道这就是上帝送给她的人生吗?塔拉的思想正在困苦中挣扎,她需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好在命运似乎要为她拉开一道光的裂缝——塔拉的三哥通过自学考试上了大学,并将教育的概念第一次灌输到了塔拉的脑子当中。哥哥的成功似乎让17岁的塔拉有所顿悟——原来,人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生的!她想尽快逃离这种困苦又闭塞的生活,她相信山外面的色彩一定会比这里更加绚烂,父亲所传达给她的理念并不真实,她想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记忆的东西!于是,塔拉鼓起勇气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家,去上学!

然而,她并不敢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在这个以反政府为信条的家庭当中,她这么胆大的行为无疑意味着背叛!于是,她偷偷背着家人学习,在父亲的冷嘲热讽下,去学习那些普通孩子早就学习过的功课。那时候,离她的入学考试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个从没上过一天学的孩子来说,这简直称得上是一种折磨!


但塔拉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彻底融化了困难,即使父亲为了防止她学习,而不断地给她安排活计,但她依然咬着牙坚持着,哥哥的榜样告诉她——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塔拉终于拿到了她向往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可父母显然是想阻挠她。是选择留守家庭,还是追寻“理想国度”?需要这个17岁少女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择!

塔拉也曾怀疑自己做的究竟对不对?这种扔下家人为代价,重塑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合理?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家人和自我之间又该如何选择?最终她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我要振翅“飞”出这座大山!


​艰难求学路,历经磨难,终于凤凰涅槃!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塔拉上学了!可刚刚走出大山的她对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什么对于她来说都是神秘而新奇的!和普通人相比,她显得格格不入,同学们喊她是“异类”。她不知道什么叫论文,她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提大屠杀,她不知道为什么上完厕所要洗手……她如同像是一刻野草,突然被移植到了一间装潢华丽的花店,与周遭的事物极不和谐。

在这种矛盾当中,她开始回想从前的自己,也认识到,想要摆脱过往的无知,只能通过教育来实现。在坚定内心想法之后,塔拉一步一步努力前行,她的毅力和天分让她的重塑之路越来越明晰。剑桥硕士、哈佛访问学者、剑桥博士、文学家、历史学家,她就好比正在从人生的金字塔底向上慢慢爬升,虽然步履维艰,但心中梦想的火焰却从未曾熄灭!


多年的苦读和奋斗,让她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原生家庭却使她内心倍受挣扎!父母因她求学而与她决裂,兄弟姐妹认为她是背叛者,原本应是手足的亲人,却突然间成为面目可憎的仇人!

但相较于一个人的理想而言,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终归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些让你痛彻心扉的人或事,这是自然法则,更是人生铁律!浴火重生,方得凤凰涅槃!


小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文书名来之不易

“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我说,“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

实际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励志小说,它更像是作者孩童时代的自传。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教人改变自我,敢于向命运挑战,实现自我救赎。塔拉的故事给了很多受原生家庭束缚的孩子们启发,不管你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只要你想“飞”,你都能“飞”往属于你的那座山。

书中所提到的教育,不仅仅指的是狭义上的学校,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教育。当你想改变时,当你付出行动时,你就在进行着自我教育。塔拉在书的结尾对这个“教育”进行定义:一个全新的自我。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除了该书的内容之外,它的书名也很具有令人遐想的空间。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Educated:Memoir》,如果粗略翻译的话,将会被译为——《受教育:回忆录》。显然,这样的书名无法承受这么励志而又伟大的故事。

该书的中文翻译者任爱红老师说,翻译这个书名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令人为难的就是这一步。原书的名字非常简洁有力,一个词就写出了这本书的价值,然而将它翻译成中文却有些难。她曾经考虑过翻译成《教育改变人生》,然而,这样太像一本典型的成功励志学教程。在纠结了大半年之后,她突然想到《圣经·诗篇》中的一句话——“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而后便决定采用这个名字,现在看来,这个书名定得相当成功!


结语:教育可以改变人生,但更需要勇于挑战自我!

读罢此书,我掩卷沉思:主人公塔拉的成功靠的是什么,教育在她的人生中占据了多少比重?我所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对每个人影响都是不同的,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像塔拉一样,但也可能让人继续当个普通人。

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给每个人的是看待世界的视角,让人不至于一辈子在一方小天地当中坐井观天,让人有想要出去看世界的欲望,让人有选择人生的权利,教育是给人更开阔的视野,给人平等对待世间一切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接受的教育,那么他就接受了自我,他的世界将更加有激情,他的世界将变得不确定,给每个人重塑自己,改变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但教育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中又并非是主导,成功的最大诱因还是基于自己的主观,虽身处逆境,却敢于与命运抗争,敢于为理想而飞蛾扑火,即便可能因此而失败,也要为自己在精神层面树起一面旗帜,这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人生!

本文由强哥和你聊电影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oal27212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