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生的态度(梁启超4岁忧国忧民)

发布日期:2024-12-22 09:38:08     作者:一笑泯千愁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qrk344842.html     违规举报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1873年2月23日)

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

谁也没想到

这个看似平凡的孩子

在后来竟成为了

足以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人物

他拥有多重身份: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史学家、文学家

也拥有各种字与号:

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

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他走上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或许是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

就不是平庸的

1

四岁便知忧国忧民

从四岁起,梁启超便开始跟着祖父识字。而他的祖父除了教他认字以外,还会给他讲许多文史知识和故事。

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他们忧国忧民的心思、舍生忘死的品格、坚强不屈的精神,都在这时进入了梁启超的脑海中。

于是四岁便知宋亡明灭的梁启超,与许多同龄人相比,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这种带有爱国主义倾向的教育,对后来梁启超的思想变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梁启超书法)

2

黄金大道上的转弯

在梁启超生活的年代里,知识分子只有不断研究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才有可能取得功名。

同大多数人一样,梁启超最初选择的也是这一条路。他少年中举,早早进入学堂读书;也曾因为得到主考官的赏识,拥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

而他却因为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放弃了这条“黄金大道”,选择走上一条充满曲折与坎坷的救国救民之路。

这其中的原因,少不了小时候祖父给他种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萌芽。

3

机缘巧合的知遇之恩

1890年,梁启超赴京师参加会试。回途中路过上海,看到了上海制造局翻译的一些西方书籍。好学好奇的梁启超自然翻阅了这些书籍,从此对西方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因机缘巧合,通过一位名叫陈千秋的人,结识了曾以布衣上书、提倡变法的康有为。而“认识康有为”这件事,可以说是成为了梁启超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康有为)

当时康有为名声非常大,梁启超对他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行为都非常敬佩,以至于“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

第二年,梁启超、陈千秋等人邀请康有为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这是维新派为宣扬变法思想而创办的学堂。

康有为讲学期间,梁启超更是被他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及为国家命运前途着想的变法理论折服。他日夜勤奋学习,几乎可以说是全盘接受了康有为的思想学说。


(梁启超协助康有为编写《孔子改制考》等书)

而万木草堂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梁启超了解到天下大势与民族危难,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同时也让他涉猎许多中西方书籍,大大开拓了知识面,为日后形成的丰富思想奠定基础。

4

激昂愤慨的公车上书

1895年春,梁启超和康有为一同进京参加会试。当时清政府正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群情愤慨。

于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决定联名数千名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他们要求当朝拒和、迁都、实施变法。尽管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了,却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之后,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以“变法图强”为号,宣传维新思想,从此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

而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在维新运动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他不仅为《万国公报》、《时务报》撰稿,宣扬维新思想、阐述变法理论,还大力介绍西方文化,提出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解决中国政治的根本问题。

5

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

梁启超是个十分擅长用简明流畅的文字来讲道理的人,他的文章常常带有饱满的感情,所以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

久而久之,他的名声日渐远扬,就连著名学者严复也曾这样评论他的文章:“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

尽管在后来,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阻挠,也因为中国日渐严峻险恶的局势,以及清政府的无能为力而难以继续,在历时103天后以失败告终。但梁启超在维新变法中所作的贡献,着实是不容小觑的。


6

他是维新志士,也是维新勇士

事实上,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想要实行变法是很难的,毕竟前路有太多的阻碍,但我们依然要感谢维新志士的勇气和毅力。

正是因为他们领导了维新变法,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才得以被推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同时,爱国知识分子的热情、民众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的愤恨也因此被激发。维新于是向着改革转化,为十三年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文章来源:道德经解读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qrk34484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2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