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特产米糕(有我儿时的记忆)

发布日期:2024-12-22 04:22:04     作者:别约在梦中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rke458364.html     违规举报
时间匆匆,马上又要离家远行了,隔壁的小房间里,年迈的父亲母亲还在帮着收拾行李。带着小半车的“杂物”回来,离开时却要载着满满一车甚至是强挤着才有空间摆下的各种土鸡蛋、咸鱼、咸肉……

但无论要带上多少东西,父亲母亲都不会让我落下家乡的糕——虽然已经很多次地告诉他们,这糕我们几乎不大吃了。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怀宁县。知道并熟悉这个地方的上海人可能不多,但如果说起曾生长在这个小地方的人,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两弹元勋邓稼先、篆刻大家邓石如……还有那个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抒情诗人海子。


此外,让这个小县城在省内声名远播的还有糕。说是糕,其实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怀宁贡糕。201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还正式批准“怀宁贡糕”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标志产品。

对于贡糕,小的时候除了用嘴知道了其“糕片密实,有弹性,口感香甜、柔软绵爽、入口即化”,还略微知道其之所以被称之为贡糕,是因为是用来进贡的。


爱好历史的父亲对贡糕历史了如指掌,特别是当孙子们环绕膝下的时候,父亲很愿意讲给他们听,而我也正好在一旁边听边度娘完成了对怀宁贡糕历史传说的了解:相传宋朝时,王安石到天柱山游玩,一直仰慕他的家乡石匠听说后,特地送来一些糕给王安石品尝。王安石吃完后,对色香味俱佳的糕赞不绝口,并随口而出“奇哉,妙哉,真乃‘顶雪’也”,“顶雪糕”便从此传开了。后来王安石回京,怀宁老百姓又送给他一担“顶雪糕”,王安石将一部分献给了神宗皇帝,宋神宗尝后龙颜大悦,发下一道圣谕,将“顶雪糕”封为“贡糕”,怀宁地方年年进贡……


传说虽已久远,但是父亲的孙子们却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虽然每次他们都吃得很少,长辈们也经常会提醒着“糕甜,不能多吃”。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说,贡糕一直是家乡人拜年、馈赠朋友最好的礼物。更重要的是,糕谐音“高”,收到的人来年会“步步高”,就像江浙一带喜欢年糕一样。

说到拜年,我的家乡,特别是我的父亲依然保留着不少的传统。比如对父亲来说,拜年最好是在双日子,也就是逢偶数日子,而且是上午,下午和单日子一般是不拜年的。最重要的是,拜年送的礼物的数量也要是偶数的。这个时候贡糕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少了就多放一盒,多了就少放一盒,很容易就凑成偶数了。


因为这些原因,贡糕一直是父亲拜年的必选礼物,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父亲经常会托人多备一些,而收到贡糕的人多半是不会自己尝的,他们也要带上这个特殊的、精致的、有着历史传说的礼物去拜年。以至于以往每逢过年,父亲送出去十盒二十盒贡糕,到最后又会收到相同数量甚至是更多的贡糕——这当然把我们这些小孩乐坏了。

如今,吃的东西越来越多,拜年送礼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但父亲依然忘不了贡糕,依然会提前买回不少。不同的是,父亲再也不用到处托人去买了,家乡的超市每到年关,肯定会把贡糕摆放在显眼的地方,方便回家省亲的、买拜年礼的,以及外来客购买。


出门离家时,父亲和母亲执拗地走到楼下,一定要亲眼看着我发动车子。车子启动时,我瞥了一眼放在副驾驶座位的贡糕,共8盒,整齐地码放在大盒子里——对于两位老人来说,8盒糕寄托着他们对在外工作的孩子的最好祝福;而对于我来说,年的味道一直没变,浓浓的,播撒不去!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rke4583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