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头条号专注于历史、国学、古典文化艺术相关内容,定期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方便阅读后续更多精彩内容。
先来谈谈谥号,所谓谥号,是在国君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评定的称号,或褒或贬,以示盖棺定论。谥号制度一般通行于权贵阶层,国君的谥号由大臣朝会议定,而大臣的谥号则有国君赐下。据《逸周书.谥法解》记载: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逸周书.谥法解》
这便是周礼大系中谥法的原本规矩,意思也很清楚,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德的标志。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得到大名号,道德低下的人得到小名号,道德行为出于自身,而名号则来自于别人。
逸周书
与谥号相关的还有一个庙号,庙号,则是国君死后其灵位专室在太庙的序列称号,与生前的行迹功业关联不是很大,所依据者主要是辈分与灵位专室的位置。庙号制度从殷商开始,太甲庙号为太宗,太戊庙号为中宗,武丁的庙号为高宗。
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国君死后的定位名称,人但呼其号,便是已逝国君。历经春秋数百年礼崩乐坏,战国之世的礼法已大大简化,对国君称号的确定,比较注重朝野公议对国君生前业绩的褒贬,而轻忽国君在庙堂的辈次排列。在这种风习之下,战国时代国君的王号大多只有一个,并且很少拘泥于繁杂的形式,以实际情形论定,大部分国君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秦孝公、魏惠文、齐威王、赵武灵王等等。而到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之后,始皇帝索性连谥号庙号都一起废除了,只按照国君的代次从始皇帝而二世三世直至万世。到了西汉开国,西汉王朝又恢复了谥号和庙号制度。流传到后来,谥号制度越来越奇葩,以二三十字的“长谥”来专一颂扬帝王的丑剧,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使原本体现天下公心而由朝会公议褒贬国君的谥法,慢慢演变成了匪夷所思的恶制。这是后话。
下面再来谈秦王嬴稷的谥号来历和解读。刚开始,太史令会同其他大臣拟定了一个“襄”字。所谓襄者,高也,成也,辅助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驾车的上等辕马。“襄”与“骧”通,襄者骧也。据《诗.郑风.大叔于田》所云: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诗.郑风.大叔于田》
两服,中央驾辕两马。两骖,两边拉套马。上襄就是上等好马。也就是说,襄为驾辕之良马。应该说,这个襄字与秦王嬴稷一生的行迹比较切合。秦王嬴稷的前半生事实上是与其母亲宣太后共同主政的,虽处辅助之位,也算得上是两马共辕。后半生则任用范雎、白起亲政,大战六国摧枯拉朽功业大成,驾辕之良马当之无愧。
诗经
然而,细加揣摩,单独一个“襄”字还不够,至少还有以下几个缺陷:
其一,无法彰显秦王嬴稷秉性功业之威烈。其二,无法破解秦王嬴稷死于六月炎夏的“恶死”凶兆。古时一般认为六月去世不吉利。于是又加了一个“昭”字。这个昭字有四大意蕴:
其一,昭从日,大明之光威烈赫赫。其二,昭为彰明显扬,昭著天下。其三,昭为明辨事理,孟子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此之谓也。其四,这一个最为切合,秦王嬴稷宗庙之室排序在左,正是“昭”位。关于昭位,这里再多说几句,战国时期,以太庙灵室排序,始祖居中,其后分“昭穆”之位两列:二、四、六诸代父室在左(东),曰“昭”;三、五、七诸代子室在右(西),曰“穆”;秦王嬴稷为嬴氏嫡系传承第二十八代,其宗庙奉祀之灵室正居左昭位,自然切合一个昭字。
于是秦王嬴稷的谥号便诞生了,“威烈昭彰天下为襄”。
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