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说的贼溜(贼拉格路杠杠滴)

发布日期:2024-12-22 01:41:45     作者:只想一直醉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udf237440.html     违规举报


本 文 约 557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要说全中国哪个地区的方言“肚量”最大,吸收了诸多外来语却又浑然一体、自成一派,带着谜之整体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非东北方言莫属了。不信?你来数数下面这句东北方言有多少个出处?

你送我的嘎拉哈掉进马葫芦里了,

架不住我背兴啊!

我要是扒瞎就去蹲笆篱子!


得分点一:嘎拉哈

这是一个满语词,意思是用羊拐骨或者猪拐骨做成的玩具,学名髌骨。嘎拉哈有四个面儿,两个宽的面叫“坑儿”“肚儿”,两个窄的侧面分别叫“砧儿”“驴儿”。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这个小物件是东北孩子、尤其是女孩的主要玩具,他们通过抛、接、扔来改变嘎拉哈四个面的方向,东北人称“chuá”嘎拉哈。不过对于当代小孩儿来说,嘎拉哈已经不再是稀奇玩物。在2017年的电视剧《无证之罪》里,嘎拉哈成了破案的重要线索之一,可以说是编剧“文艺复兴”了一把。


嘎拉哈。来源/电视剧《无证之罪》截图


得分点二:马葫芦

万万没想到,马葫芦这个词汇来源于日本;万万更没想到,这个词的意思是“下水道井盖”。在日本,窨井盖写作マンホール,读作Manhōru,来源于英文中的manhole。音译到东北,可不就成了“马葫芦”?


得分点三:笆篱子

“笆篱子”看起来土不拉叽一个词,其实是森严壁垒的监狱。这个词来源于俄语——полиция(读作politsiya),跟英文police同源。所以,东北人说“蹲笆篱子”就是去坐牢的意思,外地人可别误解成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其它的得分点,还有“扒瞎”——来源于满语“巴损养额”,原意是指爱说梦话之人,后来东北民间用扒瞎形容人扯谎、胡说;“架不住”“背兴”则来源于北京官话,意为“禁不住”“倒霉”。

辽阔的大东北,历史上汉族移民或被迫到达、或熙熙攘攘前来、或闯关越卡蜂拥而至,千百年来不曾止歇。东北汉族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和周遭外国人密切接触,创造了独特的东北方言。一方面,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融入了近邻俄罗斯、日本及朝鲜语言文化;另一方面也融合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同时加入了移民地区的语言习惯。东北方言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分不同层次形成的,是多元文化经过碰撞后形成的产物。

正如同东北菜中那道著名的“大乱炖”,豪爽的东北人看似不讲究食材之品种、不注重工序之繁复、不在意烹饪之手法、不雕琢菜名之精致,但“大乱炖”却能以其醇厚、朴实、包容而广受民众喜爱,流传至今。东北方言,也一样。


东北一锅出。摄影/pengs,来源/图虫创意

从东北“十大怪”唠起

在东北,除了众人皆知的“二人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文化习俗,人们称之为东北“十大怪”:

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叨烟袋,

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

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鞋脚上踹,

吉祥喜庆黏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

捉妖隆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十大怪”反映了东北的习俗,其背后也记录着东北方言,例如“东北硬核版”摇篮——“悠车子”、来源于满族的“嘎拉哈”、由满族饮食习惯中的粟米文化流传下来的“黏豆包”、满族宗教信仰中巫师萨满所表演的仪式“跳大神”等等。


山东杂粮包。摄影/麋鹿96,来源/图虫创意

当然,这些“旧十怪”仅仅反映了过去贫穷落后的东北农村,到了现在已经成为老人们茶余饭后讲给孩子们听的笑话。但东北方言却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也反映了汉民族迁徙的轨迹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历程。

西汉扬雄所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将当时的汉语划分为十二大方言区,东北被划归为“燕代方言区”。秦统一中国后,燕人活动区域从燕山以东到辽东半岛及至朝鲜半岛北部、松花江南岸。秦汉、魏晋、唐宋时期不断有鲁、冀、豫、晋等各省人口流入东北。随着人口的流动,不同方言之间互相影响、整合,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新方言。元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以来,汉民族及少数民族南北流动,特别是明清以来、关内失业的农民大量流入东北,又促成汉满融合的良好局面。

自古以来,东北就是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交汇地。历史上汉族居民长期与女真族、契丹族、扶余族、高句丽族、蒙古族、满族等不同少数民族共生共存。因此,东北方言是东北少数民族和不同种族语言融合的结晶,不同民族的语言特征在东北方言中至今都能找到相应的痕迹。

例如,女真语没有“zhi”“chi”“shi”三母,辽东话(沈阳语)受此影响,也失去了这三个声母,这种特点直到现在依然有所表现。辽宁的抚顺、锦州、鞍山、营口等部分地区现在仍存在zh、ch、sh与z、c、s不分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东北人会成为跟四川人相匹敌的“平翘舌不分患者”,宋小宝那句“瞅你这损色(sǎi)”也成了网络著名语音包。


宋小宝台词“瞅你这损色(sǎi)”。来源/电视剧《屌丝男士》截图

另外,女真语没有“r”,受此影响,辽东话中原声母为“r”的音发生了零声母化变为“y”,最典型的就是“东北人(yín)”“锅包肉(yòu)”。

满语对东北方言的影响就更加明显,比如一些东北方言中的特殊词汇:

哈什蚂:一种蛙,可以油炸、酱制,雌性哈什蚂腹内有脂肪状物质哈什蚂油,可做中药药材,为满语hasima的汉语音译。

哈巴(狗):一种狗的名字,来源于满语kabar。

童年零食“萨其马”:满族的一种糕点,由糖将油炸短面条等黏合做成,来源于满语sacima。


萨其马。摄影/我是小助理,来源/图虫创意

清宫戏里的“阿玛”“额娘”:源于满语中的ama、eme,在辽宁北镇一些地区仍有这样叫法。

甚至,东北方言里还有不少地名也来自少数民族:“齐齐哈尔”出自达斡尔族、“卡伦湖”来自锡伯族、“昌图县”来自蒙族、“佳木斯”来自赫哲族。

跨民族、跨国界、跨时代,

东北方言的源头“老鼻子了”

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北接俄罗斯,东临日本、朝鲜,拥有绵长的国境线。这三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融入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之中,对东北方言形成有重要影响。东北方言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语言系统,东北人民在与俄罗斯、日本、朝鲜进行贸易往来的同时,积极吸收外来语言文化,丰富了东北方言体系。因此,东北方言中存在许多音译词和外来词。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施行垦荒政策,许多中原汉人向北移入东北地区,也有俄罗斯移民进入东北地区。

随着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沙俄政府大量招收华侨工人,一部分人进入俄罗斯地区,寻找发展的机会,这些华侨工人深受俄罗斯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日渐俄罗斯化。这时期,铁路也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所在地的哈尔滨,无疑受到极大的影响。老巴夺烟厂、哈尔滨啤酒厂、华英油坊、秋林公司、华俄道胜银行、圣尼古拉教堂和铁路工业学校(后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经济、文化设施相继出现在哈埠,俄罗斯语言和文化不断渗透进来。


中东铁路遗址。摄影/yousufu韩,来源/图虫创意

渐渐地,一些常用词汇的音译俄语说法便渗入了哈尔滨人的口语及官话中,其中不少沿用至今。例如:

俄语中的“市场”——базар(bazar),演变为东北方言“八杂市儿”;

哈尔滨秋林公司生产的立陶宛风味的蒜味红肠——Литовскаяколбаса(LitovskayaKolbasa)在东北简化为“里道斯”;


沈阳秋林公司旧址。摄影/摄影厨子程序员,来源/图虫创意

俄语黄油масло(maslo)在东北被称作“马斯拉”。

还有非东北人也如雷贯耳的“布拉吉”(连衣裙)——платья(odevat'sya)、“伏特加”(白酒)——водка(vodka)、大列巴(面包)——хлеб(khleb)等,不胜枚举。

随着日本在1905年结束的日俄战争中获胜,以《朴茨茅斯条约》为契机,日本获得了我国东北的南部,即长春以南的势力范围。来华的日本移民带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并在东北方言中逐渐得以汉化。

比如东北常说的“打邮便”,便是日语中“郵便物”(Yūbinbutsu)的音译,意为发邮件;

大连话用“晚霞子”指称白衬衫,来源于日语“ワイシャツ”(waisyatsu),也是英文white shirt的音译;

日本人放在床上的草垫子“畳”(Tatami),到东北有了一模一样的发音“榻榻米”;

甚至现在东北人们常用的“抠搜”“杠杠滴”,在日语里也能找到一样的表达和含义:“こそこそ”(kosokoso,意为偷偷摸摸)、“がんがん”(gangan,以拟声词形容厉害的样子)。

民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同时,民国政府在东北地区的垦荒政策为朝鲜移民进入东北提供契机。朝鲜民众移入东北地区促进两国语言的接触,朝鲜语也渗透到东北方言中。朝鲜语在东北方言的遗留比日语和俄语少,但也有重要的作用。

朝鲜语在东北饮食文化上的体现比较典型,至今在东北方言中仍存在朝鲜传统食品,比如打糕、冷面、辣白菜、拌饭等。东北方言中也存在一些由朝鲜语音译而来的词汇。如歌曲《阿里郎》——아리랑(alilang)、花名金达莱——진달리(jindalli),还有东北话里的万能副词“贼拉”——同样来源于朝鲜语제일(jeil),意为特别。


朝鲜族风味面食:打糕。摄影/海峰,来源/图虫创意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移民杂居、商贸交易、战争侵略、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进而带来不同语言的交融渗透。处于中华文化辐射圈外围的东北,在语言官话等方面并没有很系统的规范,这也造就了其强大的语言吸纳能力。方言化的汉语成为了东北地区的通行语言,但在与其它民族的特有文化接触时,为了双方的便于理解,东北人民采取音译的方式直接使用其它民族的语言词汇。这就使得东北地区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其人民包容、不排外的性格特点在语义内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开放的性格,

造就了“国际范儿”的方言

《三国志·魏书》中这样描述东北人的生活:“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黑吉辽广袤的土地,养育着千百万东北人,他们世世代代上演并传承着渔猎、游牧、农耕文化,因此,彪悍粗犷、耿直开朗、单纯豪爽更是东北人精神的主色调。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淬炼了东北人民质朴豪爽的性格,也造就了形象生动的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的单音节词以动词居多。与双音节词相比,单音节词音节短促且充满力量,描述动作更具形象性。如典型的万能动词“搥”“整”“造”“打”等,它们除了可以表达普通话中常用的含义外,还拥有更丰富的语用意义,可以泛指普通话中若干动词所表示的含义,并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例如,“整钱”可以表示“要钱、取钱、借钱、骗钱、偷钱、抢钱”等多种意义。

而东北方言里的多音节词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方面则更加生动,并富于节奏感。尤其是东北方言里的四字词语,让外地人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又不得不感叹其生动形象、夸张惊人、俏皮幽默。例如下面这个网络段子,堪称东北大兄弟炫文化、凑字数之典范:

我家这修道暴土杨长,打车回家得武武玄玄,天冷冻得我鼻涕拉瞎,费劲扒拉的上车,司机鸡头掰脸地问我怎么走,我回答的吭哧瘪肚,司机听得稀里马哈,车开的急了拐弯,最后在犄角旮旯停车,得儿喝的让我下车,我嘶嘶哈哈的走回家,我爸问我鞋怎么埋了咕汰,我把这事讲的突鲁反仗,这事有点水裆尿裤,让我心里疙不溜求,我破马张飞的发誓下次一定厉害点,再见到那司机一定把他七吃咔嚓,我爸让我别毛愣三光,至今想起我还气的得得瑟瑟。

——源自网络

这些东北方言里的四字词汇,用两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格路”。没错,就是中国历史上首枚冬奥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获得者——高亭宇,对自己性格的形容词。“格路”翻译成英文,用“very special plus”都无法表达出其不拘一格之程度。


高亭宇,对自己性格的形容词为“格路”。来源/央视采访视频截图

不过国历君提醒各位“精神东北人”:如果想要彰显自己的“格路”,可千万别学了破马张飞、五马长枪、扬了二正、吭哧瘪肚、五脊六兽、虚头巴脑这类新奇无比的东北四字口诀,就在日常说话时像串糖葫芦似的连着可劲儿说,不然,真·东北人只会说:你这人真Der!

东北一直都是众多民族生产、生活的所在之地。民族间的交替与融合,文化间的接触与影响,构成了东北地区多元的民族和国际文化,造就了东北人包容、不排外的性格特点。

东北方言植根于民间,来源于日常。即使是外来语的引用,也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东北人民的认知加工,展现着东北人克服漫长严寒、难行地势等恶劣自然条件背后积极向上、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拥抱多元文化、轻松面对现实的文化包容能力。


松花江美景。摄影/北方游狼,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 唐聿文编.东北方言大词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04.

[2] 王世凯,杨立英著.东北方言与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

[3] 于为.东北方言形成中的文化接触与文化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11):142-146.

[4] 杨丽娜.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89-90.

[5] 董苗苗,李光杰.从多元文化看东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9):39-42.

[6] 刘秀慧,白庆新.从东北民间艺术看东北语言特色[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11):84-87.


END

作者 | 念缓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udf23744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