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们必看的紫砂知识与常识(紫砂手记紫砂第四讲)

发布日期:2024-12-22 10:12:52     作者:君被红颜弃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vbg380370.html     违规举报

江壶事,茶中解,感谢你收看《紫砂手记》第四期。

大家好,我是江小壶,是宜兴丁山老街上一枚陶器店掌柜。闲来无事做一档玩壶弄砂的佛系紫砂节目。


这第四期我来聊一聊关于紫砂这样一件茶器的身份定位,到底是“茶器之首”,还是仅仅作为一件古旧的老茶具,完全不匹配这个时代,是个在淘汰边缘的小物件。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了,大家别急着反驳,我会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分析紫砂这器物是否有价值。首先是它的功能性,物件使用并常用才能体现价值。第二它的稀缺性,替代性产品多、或同类产品很多,那么这物件必然价值比较低,反之则价值斐然。第三它的社交属性,一个物件在人与人之中能流通、能谈论那么这物件一定是有群众基础的,不至于被淘汰。


紫砂首当其冲就是功能性,先从它的物理结构来探究一下,紫砂是不施釉的茶器,利用泥料本色来烧制,这种方式能让紫砂内壁形成内外双通的双气孔结构,之前文章打过一个比方,双气孔紫砂犹如人的肌肤,里面的水保持住,无法渗透出来。但内部气流却能向外流通。紫砂就有了透气的特性。双气孔的好处有很多,保温的的同时,没有“熟汤气”(煮茶过久,让茶叶变味),最大程度的保留茶叶的本身香味。而且目前这种双气孔结构的透气性是可以通过技术工艺调节的。



上一篇文有人在原矿问题上有所争议,文末回复说”紫砂不追求原矿,追求什么?”大家脑海里对“原矿”的理解是指从丁山本地山上挖下来哪种紫砂矿,就炼成哪种泥。对配方泥、调砂泥嗤之以鼻,其实从业内来讲,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市面上99%不是纯正的原矿紫砂泥,但抛开这个标准,以透气性、光泽度、可塑性、质感来讲好泥料还是有非常多的。因为工艺在发展,原矿泥某些缺点在大众买家眼里是不允许的,比如客户看得见的:紫砂表面的铁质多,紫砂冬天易炸裂,紫砂吐黑。做壶人遇到的则是:紫砂烧制易炸裂,泥料风干慢,同一块泥料可塑性不稳定。而利用配方泥、调砂一方面可以改善紫砂最终烧制质感、表面平整度,甚至可以提升紫砂的功能性、色泽等。典型泥料有:朱泥利用半生料,收缩率减少,不易炸裂。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福君配比的玉砂料,透气极佳,而且出现茶垢、油污,甚至可以回炉重新烧制焕然一新。(一般刚出炉紫砂原矿料遇水后,重新烧制百分百炸裂)。今后对紫砂矿料这款另开章节详解,请持续关注。今日之探讨紫砂的功能性。


说完功能性,紫砂的稀缺性,又有哪些呢?我觉得紫砂太符合稀缺性的天时地利人和了,说道天时,紫砂泥、或者说好紫砂壶均产自宜兴市丁蜀镇,可以说全球独此一家,绝无分号。地利,紫砂壶作为泡茶载体,茶叶必须生在在红土弱酸性土壤中,而宜兴早在唐朝就是阳羡贡茶的产区,从全国来看产茶区周围必然传统陶瓷业比较发达,为紫砂将来被发现奠定了地理基础。


再说说人和,紫砂发展差不多500年左右,但这门手艺不但没有失传,反而更为兴盛,紫砂有四大类壶型“表面线条美的光器;表现自然美的花器;表现线条与自然结合的筋纹器;表现恢弘气势的方器”,千种的壶样,就有万种制作工具。万种工具的制作手法更是派别林立,五花八门。紫砂的工艺也融合了它的实用性与装饰,把出水的部分做成了壶嘴,“直流出水猛、二弯流出水不眨花,三弯流出水线条美”;把防烫的部分做成壶把,把小巧的做成细把;把瓜果器型做成藤把;把装饰的做成提梁把;如此系统的工艺;在陶瓷工艺里也是头一份的。有幸真该来丁山逛一逛紫砂,小江也愿意与走一遭紫砂工坊、看看各类壶型。


最后,说说紫砂的社交属性,中国人以礼待人,以人情交往,凡是要讲究体面关系,而紫砂茶道在礼节上并不输其他茶器,而且紫砂颜色内敛,不夺目、不招摇,在茶道里更为百搭,不像艳丽的瓷盖碗,颜色不和谐就会显得略俗。加上紫砂保温好,和朋友近距离交谈喝茶,至少味、香、气是不会很快散去的。茶道中还最注重底蕴,紫砂壶身留白处可陶刻、可书画,如今紫砂定制化的陶刻,书画也挺风靡,简单的可把自己茶室的名字、自己的名字手刻在壶底。复杂的可以把你灵感由名家进行书画创作。小江最近也是在帮几位壶友专程定制了几把这样的壶。文化让紫砂披上了一层韵味,在社交上紫砂作为重要人士的礼物,紫砂也担当不可或缺的厚重角色。


综上三点分析,我觉得紫砂虽然市场鱼龙混杂,但是其核心本质的功能性、稀缺性、社交属性,依然是无可代替的茶器首选,不知道客官觉得如何呢?喜欢小江的可以关注我,有任何紫砂疑问均可私信交流。下期再见。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vbg3803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