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董四竺氏宗祠(独家奉化岳林寺)

发布日期:2024-12-22 08:58:02     作者:伤落在阴霾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vbn119561.html     违规举报


岳林寺山门


岳林寺弥勒塑像

岳林寺、布袋和尚与后畈村董氏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

根据大堰镇后畈村于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十月编撰的连山《董氏宗谱》记载:唐末进士、山东泰安府东平州监察御史董公讳甄,因遭遇地方兵祸,为避乱携家带口一直南下,最后来到奉化连山后(厚)畈这块风水宝地定居,成为大堰后畈村董氏的先祖。这也是定居奉化最早的一支董氏。

董公讳甄越一传至四世,仁郞公生文德、文昉、文彬、文藻四子,后文昉、文彬、文藻,分别徙居广平、龙游、台州。至十世,庆云公徙居中峰(董家);至十四世,鸣谦公又徙居埠头(栲溪、横山)。

后畈村全貌


后畈村入村口凉亭


后畈村下沙潭


后畈村大道地


后畈村董氏宗祠


后畈村永芳庙

最近,笔者在再次仔细阅读大堰镇后畈村连山《董氏宗谱》时,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岳林寺 县东五里有崇福庵,浚董氏舍基创建,遂称曰寺。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曰大中岳林寺。崇甯三年,董氏捐建崇甯阁,塑布袋和尚像,亦塑董氏像于阁旁。董氏后舍田二十亩,以助香供之资。”



后畈《董氏宗谱》记载的岳林寺、普慧寺

这段文字用现代的话应该是这样说的:岳林寺:县东五里有崇福庵,是用董氏捐赠的地基创建的,后改称崇福寺。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额曰:“大中岳林寺”。崇甯三年(公元1104年)董氏捐资建造了崇甯阁,塑布袋和尚像,亦塑董氏像于阁旁。董氏后又捐田二十亩,以助岳林寺供香和日常开支之用。

在因建造横山水库而从埠头(栲溪)移民至沈鲍村的董氏后人董國培家中珍藏的編撰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的栲溪《董氏宗谱》,同样记载着有关岳林寺、普慧寺的一些内容。

关于后畈《董氏宗谱 . 岳林寺》这段文字,经查阅、考证光绪《奉化县志》、《奉化市志》和有关资料等,已经为我们理清和佐证了以下一些史实:

一是崇福庵当时位于县城溪东五里,也就是现在的桥东岸路岳林广场、图书馆以南一带。根据光绪《奉化县志 . 寺观上》(卷十四)记载:“大中岳林禅寺,县东北五里。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始创,溪西(大概在现在的桥西岸路西、岳林路两侧的位置),名崇福院。唐相李绅书额,……。大中三年(公元849)閒曠禅师徙建溪东。”

二是岳林寺的前身叫崇福庵,在大中三年(公元849)閒曠禅师徙建县城溪东五里时,由后畈村董氏六世孙董评捐赠地基创建的,后来崇福庵改称崇福寺。根据光绪《奉化县志. 寺观上》(卷十四)记载:“僖宗时(公元873——888年)有僧游寓,常携布袋,人称欢喜和尚。”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在崇福寺东廊石上作《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圆寂。

三是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也就是在布袋和尚圆寂98年时,宋真宗赐额曰:“大中岳林寺”。自此,崇福寺正式更名为大中岳林寺,奉化人遂以布袋和尚就是弥勒化身来进行供奉,从此,岳林寺成为弥勒道场。

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在布袋和尚圆寂181年后,宋仁宗赐御制书札,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

四是至崇甯三年(公元1104年),也就是布袋和尚在崇福寺偈毕圆寂后187年,董氏又向岳林寺捐资,住持昙振大师建造一阁,并塑中国第一尊布袋和尚像于阁中,亦塑董氏像于阁旁,后宋徽宗赐此阁为“崇甯阁”。从此,布袋和尚名声大显,弥勒化身之说传遍全国,天下各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五是宋徽宗赐此阁为“崇甯阁”以后,董氏又向岳林寺捐田二十亩,以资助岳林寺供奉香火和日常开支之用。


光绪《奉化县志 . 寺观上》(卷十四)记载的岳林寺、普惠寺

为了考证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十月编撰的连山《董氏宗谱》第九十九页记载的关于岳林寺那段文字的真实性和历史背景,笔者不仅查阅了大量史料,而且同宗教界的一些朋友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还先后专门拜访了奉化市文物室史学研究者和岳林寺住持净仁法师,并与他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考证。


岳林寺住持释净仁


后畈村大道地管门石兽


后畈村大道地的石牌楼大门框脚

在考证史实,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大家基本形成了如下共识:

一是我国所有民族将编撰家族《宗谱》都作为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做的,它所记载的不是小事、琐事、个体事,一定是有关该家族的大事、要事、家族事,而且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程序后才能入谱。而且,后畈董氏支脉埠头(栲溪)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编撰的栲溪《董氏宗谱》,又续记了有关岳林寺、普慧寺的这些内容。因此,岳林寺之所以会累次出现在《董氏宗谱》的记载中,它肯定与董氏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董氏家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是不可能在《董氏宗谱》中专门列“岳林寺”那么一款的。

二是后畈董氏于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编撰连山《董氏宗谱》时,距布袋和尚圆寂(公元917年)为332年,距崇甯三年(公元1104年)董氏捐建崇甯阁为145年,时间跨度都不是太久,而且《董氏宗谱》所记载的时间、地点、内容与光绪《奉化县志》所记载的基本吻合。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距今767年),董氏家族完全没有理由和必要去杜撰、假造那些史实。因此,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十月编撰的连山《董氏宗谱》记载的和埠头村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编撰的栲溪《董氏宗谱》续记的关于岳林寺、布袋和尚的记载,应该是真实可靠的。

三是连山大堰后畈村董氏从捐建崇福寺、崇甯阁,后来又“舍田二十亩以助香供之资”,密切关注和连续不断地大笔捐助岳林寺的建设和发展。在唐末,奉化县城东北有洪村、张村等十八个自然村,当时称“妙林十八村”,是长汀村的前身。后畈村董皓、董评兄弟俩还在长汀村的洪村自然村捐建了普慧寺,后又捐田八十余亩以给寺院“赡饮食之”。因此,后畈董氏同岳林寺、布袋和尚肯定有着某种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四是岳林寺住持昙振大师在崇甯三年(公元1104年)塑造中国第一尊布袋和尚像于崇甯阁时,同塑董氏先祖像于阁旁,让人们供奉。在寺院内塑造其他“俗人”的像,一般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该寺院或寺院内的高僧有着非常不一般的特殊的历史渊源关系;二是对建造该寺院和弘扬佛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也许才有那样的可能。而当时岳林寺住持昙振大师在建造崇甯阁后,塑中国第一尊布袋和尚像于阁中,却亦塑董氏像于阁旁。

五是查阅所有关于布袋和尚的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在五代梁时有一天,县城东北八里长汀村张重天在村东南县江转弯处的“洪郎潭”见漂来一个坐在柴禾(竹筏、木板、木筒)上的孩童,将他收养为义子,取名“起此”,氏族不详。由于他在长汀村长大,自号“长汀子”。“起此”出家后取法号“契此”, 因他常携布袋,所以人们称契此为布袋和尚。后来,人们普遍认为他就是弥勒的化身。那么,该孩童到底是从哪儿漂来的呢?

奉化在古时就形成了东江、剡江、县江三大水系。东江发源于葛岙与宁海县交界之薄刀岭岗,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葛岙、尚田(东南)、尚桥、西坞、白杜、南浦、方桥,与剡江之水汇合后,称奉化江,经甬江入海;剡江发源于奉化与余姚交界之秀尖山,自西向东北流经斑竹、班溪、溪口、萧王庙、江口、方桥,与东江之水汇合后,称奉化江,经甬江入海;县江发源于连山董李大公岙第一尖上,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董李、大堰、万竹、楼岩、尚田(西北)、城区(龙溪)、南浦、江口,至方桥后汇入东江。

从奉化三大江的流域来看,东江、剡江之水都没有流经奉化县城,只有县江才流经城区。在古时候,连山人就有利用县江流水和自然落差,结伴放竹排、树排的习惯,将连山的毛竹、木材、柴禾、皮毛、草药等等山货通过县江水路送到大桥、明州交易,换回油、盐、酱、醋和布匹等等生活日用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造横山水库前。在县江城区段改造前,大桥沙滩街至直街旁还保留着连山地区大堰、董李、万竹共同所有的“连山会馆”(现龙津尚都西大门)。


县江大堰至常照段(丰水期)


县江南溪至埠头段(枯水期)

因此,布袋和尚要从东江、剡江流域漂流至长汀的“洪郎潭”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是从县江流域的董李、大堰、万竹、楼岩以及尚田(西北)一部分区域,才有可能漂流至县城东北长汀村旁的“洪郎潭”。而连山大堰董氏祖先居住的后畈村,就在县江流域大堰段旁边,正好符合漂流至县城东北长汀村旁“洪郎潭”的条件和可能。

综上所述,从后畈连山《董氏宗谱》、埠头栲溪《董氏宗谱》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论证来看,岳林寺、布袋和尚与大堰镇后畈村董氏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历史渊源关系。至于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关系,董氏族人正在广泛搜集、严谨考证、认真整理有关史料和征集董氏家族的口口相传,并撰写有关文章。


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


后畈村全貌

2016年2月

参考资料:

1、后畈村连山《董氏宗谱》

2、埠头村栲溪《董氏宗谱》

3、光绪《奉化县志》

4、1994年版《奉化市志》

5、2011年版《雪窦寺志》

6、奉化市政协文史委《人间弥勒》

7、长汀村张嘉国《布袋和尚长汀子》

作者:华山老道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vbn11956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5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