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十四航天员二次出舱(神十五航天员首次出舱)

发布日期:2024-12-22 08:54:52     作者:罪有应得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xfj352610.html     违规举报

来源:央视网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北京时间10日0时16分,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密切协同,

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目前,航天员费俊龙、航天员张陆

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

9日17时10分,

航天员费俊龙

从问天气闸舱门成功出舱。

之后,

航天员张陆也顺利出舱。

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

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也是航天员费俊龙、张陆

首次漫步太空。

出舱任务期间,

航天员邓清明在舱内进行支持工作。

费俊龙、张陆首先进行的是

梦天舱扩展泵组的安装工作,

完成安装后,

费俊龙通过大小机械臂组合臂开始进行转移,

张陆借助舱外扶手进行自主转移。



出舱活动中,

费俊龙、张陆还完成了

脚限位器安装等一系列任务。

中国航天员中心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

整个过程,

程序执行正确,

操作也很到位,

表现出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三名航天员密切配合,

圆满完成这次出舱任务。

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后,

2月10日0时16分,

航天员费俊龙、张陆

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根据计划,

后续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展多次出舱活动。


神十五有哪些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此前发布的消息,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任务期间,

将重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

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

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实施3至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

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

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

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目前,

能量粒子探测器、等离子体原位成像探测器等载荷

已完成出舱安装,

全面验证了舱外载荷安装流程

和空间站货物气闸舱、转移机构等

部件的功能性能。


据介绍,

空间站货物出舱安装任务

由载荷转移机构、货物气闸舱、内外舱门、机械臂协同配合,

通过在轨航天员或地面操作,

将需要出舱的货物送出舱外,

根据任务需要

也可将舱外的货物送进舱内。

突破掌握此项关键技术,

可大幅提高舱内外货物交换效率,

减少航天员出舱次数和工作量。

按计划,

后续还将持续开展货物出舱安装工作。


神十五来“验房”

神舟十五号

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的载人飞船。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

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意味着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

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

出发前,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曾这样介绍此次任务:

比如说房子盖好了,

最终能不能住,

能不能正常使用,

使用得好不好,

我们责任很重。

针对这次出舱任务,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总师邹雪梅表示,

对于此次舱外转移范围比较大的新的情况,

测控系统采取了三颗中继星接力跟踪三个舱段等方法,

确保整个出舱过程天地链路的顺畅。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表示,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完成以后

第一次跨三舱的大范围作业,

航天员携带大型物品

从太阳电池翼和舱体之间的空隙经过,

为了保障整个任务顺利完成,

事先进行了充分的仿真和分析,

目前工作都是正常的,

所有既定任务都按计划完成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

目前我们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神舟十五号乘组两个月来

完成了梦天实验舱所有机柜的

解锁,设备安装以及测试,

目前已经陆续在开展实验工作。

另外,

神舟十五号乘组也完成了

首次货物气闸出舱,

为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xfj35261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1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