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书源后怎么用(一本书的说明书)

发布日期:2025-02-02 04:58:02     作者:如烙印般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yba305706.html     违规举报

对于很多爱读书的伙伴而言,家里面会堆积很多的书,而且大家还在不停地添置新的图书。在我们选的这些书里,有好书,也有坏书。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选书,选了书以后应该怎么读,读完了以后这本书又该何去何从?

有人会觉得很惊讶,这些问题也需要思考吗?读书不是一件很随性的事情吗?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不也挺好吗?

的确,每个人读书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有效地掌握阅读的技巧,既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领悟到书里的精髓,何乐而不为呢?

《书的使用法》就是一本书的使用说明书,它让我们极大限度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在过度追求速度的时代,进一步开发了阅读的深度。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知名的“阅读大师”出口治明,他是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学校法人,立命馆副总长、董事。即便是在创业最繁忙的阶段,他也能够每周阅读3~4本书,迄今为止,他已经阅读书籍过万册。

这本《书的使用法》,就是他从自身的常年阅读经验出发,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如何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知识,提升自身修养的方法。当我们想要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时,我们应该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如何“与书交流”并高效地“使用书”。


1、 如何选书?

首先,我们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兴趣是探索的动力,而且是源动力。当你去做那些能够让你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你会非常地有干劲,此时不管是你的思维还是你的体力,所迸发出来的能量都会爆棚。

我朋友的小表弟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念得是外国语学校,对英语的要求极高。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在练习武术,从幼儿园中班一直练到现在,并拿了不少奖。

我朋友说:“你知道吗?真的特别搞笑,每次家族聚会,他都会被家长叫出来,翻两个跟斗给大伙儿看一看,这情景像极了耍猴。”

我问他:“小孩不感到尴尬吗?”

他摇了摇头:“他自己可自豪了!武术方面他是既有天赋又有兴趣,就是英语怎么也学不好,天天被她妈妈追着打,前段时间还闹离家出走,过了两天才找回来!”

由此可见,兴趣是多么地重要,它可以充分地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感觉,跟别人拿着鞭子在背后使劲儿抽你,完全不同!

我们选书也是如此,首先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是散文,是诗歌,还是小说或者是纪实文学?书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想读什么书,都行。


2、 如何阅读?

当我们选完了想要读的书以后,就开始进入了读书的环节。通常情况下,我们每次选书都会选出好几本,它们会组成同一个系列。

比如:我们读三毛,会选她的几部散文集,或者别人写的关于她的故事,她的前世今生等等,这算是一整个系列。

或者我们想要读悬疑的小说,会选择好几本不同作者写的小说,一本一本地往下读,这也算是一个系列。

再或者是研究课题类的,比如我最近在研究火星,我就会找很多关于火星的知识的书回来,一本一本地研究,这也是一个系列。

作者提出: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应该至少选择7~8本书,然后从最“厚”的那一本开始读。先读“厚书”,掌握该领域的大致轮廓,再读“薄书”,系统性地整理先前积累的知识。


3、 如何“与书交流”并高效地“使用书”?

其实,当我们拿起书在读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和作者交流了,所以我们只需要沉浸式阅读,完完全全地去享受我们的阅读时光就好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本书都是好书,在我们选择的书里面,一定会出现一定量的坏书,那我们读了坏书会怎样,会变傻吗?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有了坏书的存在,才能够凸显出好书的价值。

当一堆书里有一两本书值得你去反复看,反复思考,那就够了。其实,如果你不去读很多很多的书,没有那个量的积累,你根本就无法分辨,哪本书是好书,哪本书是坏书。

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我们从书中学到的知识积极地分享给别人,在分享的过程中,既加深了记忆,还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列了一个“本书内介绍书籍一览”的目录,里面是这本书里面作者自己提到的书,我觉得太赞了!

想要知道如何高效阅读,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的使用法》吧!

END.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yba3057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