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型(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

发布日期:2025-02-02 04:01:05     作者:这钕孓眞乖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zdy113245.html     违规举报


腔隙性梗死 概述

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节、丘脑和桥脑等部位,形成腔隙状梗死灶。

部分病灶位于脑的相对静区,无明显的神经缺失症状,放射学检查或尸解时才得以证实,故称为静息性梗死或无症状性梗死。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的20%~30%。

腔隙性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最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

病变血管多为深穿支动脉。

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栓子阳新血流,导致供血区的梗死。多次发病后形成多个病灶。

腔隙性梗死 病理

病灶常位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37%、丘脑14%、尾状核10%)脑桥(16%)和内囊后肢(10%),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较少发生。

病变血管可见:

透明变性;玻璃样脂肪变;玻璃样小动脉坏死;血管壁坏死;小动脉硬化。

腔隙性梗死 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半数以上有高血压病史。

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

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一般无头痛、颅高压和意识障碍表现,许多患者因影像学检查发现。


















课件视频详解 → → 腔隙性脑梗死和分水岭梗死——【视频】

END—— 观看更多精彩实用学术知识视频,可私信我回复 999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zdy11324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