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禁新想法(挺好的智能门禁可别成)

发布日期:2025-01-22 09:06:23     作者:贱人就是矫     手机:https://m.xinb2b.cn/sport/zob462784.html     违规举报

新通道无人走 新设备黑着屏

挺好的智能门禁可别成“鸡肋”


科煦园小区大门敞开,门禁成了摆设。

人脸识别出入小区,再也不用带出入证;无接触的状态下,测温、开门一气呵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少社区都在积极探索“人防 技防”的立体式防控模式,不仅能减轻“人防”压力,还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其中,居民们感受最直观的,就是很多小区门口都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不过,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有的小区门禁完成安装已有数月,至今没投入使用;有的系统能正常运行,可几乎没什么人走。“挺好的智能门禁可千万别成了鸡肋,沦为摆设啊。”对于市民的担心和疑惑,记者展开实地调查。

苇子坑甲1号院门禁尚未启用,被绳索拴住。

科煦园小区

智能门禁通道为啥没人走

位于科学院南路的科煦园小区包括951号楼和952号楼两处独立院落,所对应的出入口分别为西1门和西2门。由于部分居民楼临街,在疫情期间,两处大门之间还设置有一排隔离栏杆,围起来一段小路供两栋楼的居民来往通行。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科煦园小区改造了这两处大门:原有的黑色铁栅栏门没变,但栅栏门紧挨的北侧墙垛被拆除,利用不到两米的空间宽度,工作人员在这里加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的外观和原有的西门风格一致,也是黑色铁栏样式,只是高度比西门略矮上一些。

新安装的智能门禁,其中一侧设置着人脸识别摄像头,门内有一个开门按钮,门上还张贴有“进出随手关门”的提示标语。2月22日下午,记者采访时体验了一下,人脸识别摄像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者靠近屏幕识别框后,显示个人信息读取不成功,系统自动识别为“陌生人”,并且提示需联系管理员验证。

张贴在附近的相关通知显示,智能门禁已经正式启用,早在今年1月9日,社区已为小区这两栋楼的居民集中办理了门禁卡,住户可携带身份证,物流人员可携带单位证明、核酸检测证明、14天行程码及个人承诺书进行办理。不过,多位居民都反映,一个多月过去了,智能门禁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使用的人寥寥无几。

这到底是为何呢?原来,因为原有的两处西门没有彻底关闭,居民们不用“刷脸”仍可以通过原来的大门进出,根本用不着智能门禁识别。记者在小区观察了多时,竟无一人通过智能门禁进出。“嫌麻烦”“图方便”,无论是居民,还是快递及外卖员,所有人都是经由原来的大门进进出出,而装了智能门禁的小门反倒备受“冷落”,没见有人愿意再多花时间,经过相对“繁琐”的开门程序从这里通过。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小区智能门禁确实早已投入使用。对于门禁通道为什么没有人走,该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将会联系物业,对大门的开放情况进行适当管控,合理引导居民通过刷卡的方式进出小区。

宝汇苑小区

设备早安装至今仍黑屏

毗邻南三环的宝汇苑小区,之前也加装了门禁系统,不过显示屏一直黑着,迟迟没有投入使用,而且居民不知道何时办理门禁卡。一些居民开始担心起来:“加装门禁系统是好事,但是这么长时间没动静,会不会成了‘半截子’工程?”

2月23日,记者来到宝汇苑小区南门。大门的西侧是机动车通道,安装有停车起落杆;东侧可供行人通行。大门敞着,外面装有摄像装置,不过是黑屏状态,里面的一根门杆上印有“刷卡区域”的字样,还有相应的刷卡标识,中间位置还写有“微信扫码开门”的提示,但屏幕同样黑屏,进出的居民络绎不绝。多位居民告诉记者,门禁系统安装完成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周边的几个小区也是同样的情况,都没有投入使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种情况,也没见任何通知对此事进行过说明。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钱花了,最后事儿不了了之,白白浪费公共资源。

记者向属地西罗园街道进行询问。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提升小区的安全度,在街道的主导下,辖区内的多个社区都安装了门禁系统,“但并不是安装以后,就能很快投入使用。”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硬件设施已经安装完毕,但人脸识别、测温等软件设施还处在调试阶段。包括施工、安装及调试等项目,由于涉及到多个第三方公司,所以调试过程拖得有些久。

“信息采集尚未启动,我们将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将人脸录入与门禁卡的办理方式相结合。”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在研究外卖、快递人员如何办理门禁的相关情况。另外,有些社区内部还有学校等公共场所,安装门禁后如何制定开放政策,目前也正在商讨细化中,“等一切都准备就绪了,门禁才会启用,在这之前,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居民的解释和沟通工作。”

苇子坑甲1号院

安完门禁用绳索拴门

数月前,丰台区东铁营大街周边的多个小区也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记者走访发现,这些门禁的运行使用情况同样不理想,有的处于黑屏状态,有的录入了相关信息,却也无人使用。

苇子坑甲1号院是一个老旧小区,新加装的门禁系统格外显眼。不过,人脸识别装置却黑着脸,所对应的那扇门则被人用绳索拴了起来。门上的通知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开门及接收通知。看到记者在读通知,一位老人凑了上来:“也没听说要办门禁卡,建的是挺好,要是用不了,那就可惜了。”另外一位居民说,小区虽然有大门,但是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开放式的,人进人出,畅行无阻。去年,小区为了疫情防控,门口搭起了一顶帐篷,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查验出入证,从寒冬到酷夏,吃住在帐篷里,十分不易,这些辛苦居民们也都看在眼里。后来,帐篷撤走后,小区门口出现了智能门禁,但是一直没启用。

“我们这个小区要启用智能门禁,恐怕有不小的难度。”难在哪里?这位居民继续说,“有了智能门禁,也就意味着小区将来要封闭式管理。小区建成有30年了,一直是开放式的管理,院里没有固定车位,大门也没人看管,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谁先到,谁才能抢到停车位。智能门禁上岗后,小区的停车问题恐怕就是首当其冲、难以协调的问题。能停的车位数也就30多个,让谁进不让谁进呢?”

马路对面的苇子坑1号院,以及与之相隔百余米的苇子坑2号院,同样安装有这种门禁。这两个小区的门禁系统看起来似乎可以正常运行,人脸识别的同时,还可以显示实时体温。居民还可以通过呼叫房间、呼叫手机号、呼叫物业以及微信小程序远程开门等多种方式进入。记者通过查询发现,小区所有的房间号都已录入系统。

不过,这些门禁系统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由于是开放式小区,大门建设不够完善,新加装的门禁系统“孤零零”靠在一边,反而显得有些突兀,更没人会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小区。“听说将来会在门口加装停车杆,可能得等到那时候,门禁才能使用吧。”一位居民说。

东铁匠营街道回复表示,苇子坑1号院是老旧小区,2020年8月,安装了步行门禁系统,但由于该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大门宽度不够4米,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无法安装车辆进出设施。为尽快让小区具备物业管理的基本条件,该小区物管会于2020年底牵头引入物业管理公司,洽谈物业进驻问题,目前还在洽谈中。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后,将尽快对大门进行加宽改造,同时完善人车分离电子系统。

此外,苇子坑甲1号院、苇子坑2号院也是老旧小区,2020年8月丰台区为小区安装门禁系统,但苇子坑甲1号院的系统一直未投入使用,苇子坑2号院系统中居民刷脸只显示体温和健康码,门始终无法正常开启,属地社区已联系人脸识别及门禁安装公司进行调试,预计3月份可正常投入使用。

记者手记

智能门禁不是安完就完事大吉了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各小区大门值守的“人防”力量逐渐撤场,越来越多的小区转向“技防”手段,通过加装人脸识别等门禁系统,增强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但智能设备上马,绝不是一劳永逸,更需要防疫意识、防疫管理“双在线”。

加装智能门禁已成风潮,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管理方对加装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周详地预判,适应小区的具体实际情况,让智能设备的应用更可持续。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这轮安装智能门禁的,绝大多数都是老旧小区,大部分也都是在破拆部分围墙及栅栏之后,才挤出一小块地方进行加装。

有的小区“先天不足”,本来就没有门卫保安员,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出,光指望一道小门,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小区因为管理的原因,难以平衡好进出车辆的大门与门禁的关系,导致加装好的门禁成了摆设……停车问题,快递、外卖小哥进出问题,都应该是管理者需要通盘考虑的。“技防”,绝不是简单安个设备就完事大吉了。

记者也了解到,有的小区出于方案细化的原因,新加装的门禁系统还没有马上投入使用,这样的等待肯定是值得的。智慧防疫模式,既要有硬件设施,还得有接地气的设计操作方案。门禁系统物尽其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不让它们成摆设、受冷落,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

实习记者 孙延安 文并摄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sport/zob46278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运动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